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趙佳琪
作為一家奶業公司的銷售負責人,周波最近才開始接觸“主播帶貨”方式,在最初嚐到了甜頭後,他決定在2021年的雙十一發力一把,讓銷售額“飛起來”。只是,這一回,事與願違。
2021年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540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上漲了近500億元。今年的雙十一依舊延續著此前的風格,從10月20日啟動預售開始,到11月11日成交結束,耗時23天。
而這23天中,有不少中小商家成交額實現從百萬到千萬級的跨越,頭部主播直播帶貨的銷售額更是再創新高。根據10月21日李佳琦、薇婭直播戰報顯示,當天,李佳琦直播間成交106億,薇婭直播間成交82億。
以億為單位的數字背後,有商家透過直播帶貨實現了數十倍的飛躍式增長,也有商家積極參加主播線下的選品會,一路突出重圍被選中,本以為這樣就可以順利登上直播舞臺,自此高枕無憂,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
不到最後一刻,他們永遠不知道,2021年的雙十一帶給他們的,究竟是驚喜還是驚嚇。
搭上直播帶貨,線上營收能翻2倍
用周波的話來形容直播帶貨,那就是:“乘上東風了。”
周波所任職的奶業公司規模不大,體量完全無法與蒙牛、伊利等行業巨頭抗衡,但在低溫酸奶這一細分品類可以排到行業前十,有一定受眾群體。
一直以來,該奶業公司專注於線下渠道,主要向分銷代理商、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直接供貨。今年年初截至目前,該奶業公司線下銷售額總計2個億。
但線上平臺,一直是該奶業公司的痛點。“包括天貓旗艦店、拼多多等各類大型電商平臺,最多一年收入在3000萬元左右。”周波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雖然直播帶貨成風口已經好幾年,但該奶業公司的線上觸角也只限於大型電商平臺,從未向直播領域蔓延,“一直沒資源和渠道,也就沒從這方面下功夫。”周波說。
然而,事情的轉機發生於2021年3月份,該奶業公司在1688阿里巴巴採購批發網上的一名分銷代理商,在上海註冊了一家MCN公司,透過這家MCN公司,該奶業公司首次接觸到了直播渠道。
MCN(Multi-Channel Network),一種多頻道網路的產品形態,是一種新的網紅經濟運作模式。正是這個運作模式,改變了奶業公司的運作思路。隨後的幾個月,該奶業公司在大大小小的主播直播間進行投放,包括薇婭、羅永浩、辛巴等頭部主播。
在網際網路分析師葛甲看來,直播帶貨具有兩個功能,即帶貨和傳播,中小企業以及創業企業若想快速開啟局面,選擇直播帶貨是最優的方式之一。
“這7個月,總共找了20多位主播,主要以腰部主播為主。”從今年3月份開始,周波開始奔赴全國各個城市,給主播送樣品以及談合作的具體細節。
據悉,周波帶領團隊投放於直播間的產品有兩款,頭部主播直播間主要投放59.9元的產品,腰部以及小主播主要投放39元的產品,而兩款產品相比,59.9元的產品利潤更高一些。
不過,雖然大大小小的主播找了不少,但在周波看來,還是大主播比較有保障,“大主播直播一場能賣出2萬多單,但小主播,可能一場最多也就2000單,有的甚至只有200多單。”
按照頭部主播15萬坑位費+20%佣金計算,59.9元產品成本價為35元,該奶業公司一場直播的淨利潤在25萬左右。
據周波所說,有其產品參與的直播,一個月最多能有40多場,其中多為小主播,透過參與直播,他們取得的銷量和利潤遠高於他們沒找主播之前。
透過8個月的直播帶貨,現如今,他們的線上總銷售額翻了兩番。2021年,該奶業公司線上銷售總額目標為7600萬元,而這個目標在10月份就已完成。
主播“爽約”,雙十一銷售額大縮水
雖年度總目標已經完成,不過雙十一的誘惑,包括周波所在的奶業公司在內的每一個商家,都無法抵擋,這一次,他們把11月份的銷售目標定為500萬,而11月1日-11日為其重點安排直播帶貨的時間段。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目標,源於10月28日的一場直播帶來的效益。由於今年雙十一的戰線拉得格外長,周波團隊聯絡了多個主播進行不同時間段的直播,而他們直播的重點,主要放到10月28日以及11月9日。
9月23日,周波飛往廣州,聯絡了某頭部主播CC,準備於10月28日開啟一場直播,為即將到來的雙十一進行預熱。而CC也並沒有讓他失望,3分鐘的宣傳時間裡,CC就賣出了將近3萬單,為雙十一開了一個好頭。按照投放頭部主播產品為59.9元的價格估算,這一場直播直接帶來的銷售額近180萬。
於是,周波又聯絡了CC,定於11月9日再度進行直播。這一次,周波的直播預期,是3-5萬單,計算下來的銷售額目標為180萬-300萬,如賣到300萬,基本一天就可以完成11月整月銷售目標的60%。直播的前幾天,周波團隊準備好充足的貨源,全體客服團隊待命,“萬事俱備,只待CC。”
然而,11月8日,卻突然出現了變數。據周波所言,當天,CC突然宣佈第二天的直播取消,“好像是因為排期沒談妥。”而在CC的快手官方賬號、微博上,時代週報並未找到有關於停止這一天直播的官方宣告。
周波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本來合同是於播出前一兩天簽訂,但合同還沒來的及簽訂,直播就終止了。而在CC日後的直播裡,也沒有再安排上架宣傳該奶業公司的產品。
9日的突然停播,顯然打亂了周波團隊的全部部署。而距離雙十一結束,還有3天時間,再聯絡新的頭部主播以便完成雙十一的計劃,已經顯得十分倉促。該奶業公司的雙十一旅程,就這樣潦草收場了。
沒有了直播帶貨的加持,該奶業公司於11月9-11日3天的總銷售額,僅為30萬元左右,與此前預計的“300萬”效果相差太多。這樣的結果,對於低溫酸奶這種保質期較短的產品來說,之前大量備貨的後續處理,成了棘手的問題。對此,周波顯然不太滿意,“其他人的狂歡,我們的落寞。”
事實上,主播突然停播在周波團隊與主播合作的歷史中,並不是個例,“有的主播甚至都不提前通知,說不播就不播了,連個解釋都沒有。”雖然有一些直播簽了合同,但因打官司需要耗費精力與金錢,周波也只能自認倒黴。
同時,在與頭部主播合作的幾次經歷中,周波用“卑微”二字來形容其感受,“個別主播不專業,甚至說錯了產地、贈品數量等,消費者追責時,承擔後果的卻只有商家。”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有這樣的感受不足為奇。著名頂層設計專家、清華大學快營銷創始人孫巍向時代週報表示;“頭部主播擁有較高的人氣流量,因此排隊想和頭部主播合作的企業很多。”
在孫巍看來,中小企業通常和擁有高流量的頭部主播合作的時候,通常要拿出“高坑位費、低價低折扣、高提成佣金“的合作條件,這導致中小企業低利潤或賠本吆喝。“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合作現象,任何市場合作都不存在絕對的對等,擁有稀缺性的一方往往擁有話語權。”
(應受訪者要求,周波、CC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