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南昌起義的星星之火,到最後揮師大江南北的燎原之勢,不僅得益於共產主義理想順應了歷史潮流,更是因為我軍有一套嚴格的軍事管理制度,使我軍在戰爭中一直保持優良作風,最終成為一支所向無敵的人民軍隊。
1949年5月,上海戰役打響,為了維護使這個城市的經濟文化在戰爭中儘可能的減少損失,我們釋出了一條命令,不允許在城市中使用火炮等重武器,如有違反軍令者,必將嚴懲。
但在實際戰鬥中,有很多敵人的堅固堡壘,給我戰士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在蘇州河一帶的戰鬥中,戰前軍長說:誰敢開炮就要誰的腦袋!而戰鬥打響後,一戰士竟開了一炮。
雖然為順利進軍立下了大功,但卻也要受到軍法處置,但在“虎將”聶鳳智的批示下,這個戰士沒有被殺頭,而是被關了幾天,對他的戰績也不表揚。
這個靈活的處理辦法,既遵守了軍紀,又體諒了戰士的心情,使大家對這位軍長的關愛之情和領導能力大加讚佩。
上海被我軍圍攻,為了保持城市完整,嚴禁使用重武器
1949年,人民解放戰爭已經進入了大進軍的階段,在三大戰役中,國民黨上百萬的精銳部隊被我軍殲滅,實力基本喪失殆盡。
此時在上海,以湯恩伯為首的幾十萬國民黨軍隊,以現代化鋼筋水泥建築為依託工事,妄圖進行最後的頑抗,並希望藉此造成國際糾紛,謀求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出兵干涉。
此次戰役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部隊負責,在策劃進攻方案的時候,為了儘可能的減少城市的破壞,最大可能的保持上海市的繁榮景象。
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副司令員粟裕將軍聯合下令,要求作戰部隊在進軍過程中,儘量不要使用大炮等重型武器,併為此設計的嚴格的進軍路線圖,希望能夠使有“東方巴黎”之稱的這座國際大都市,在戰役過後,在經濟恢復中繼續發揮它的作用。
5月12號,在萬炮齊發節奏中,解放上海的戰役打響了。
27軍在聶鳳智軍長的帶領下沿著延安路和淮海路快速迂迴穿插,很快就攻佔了大量的敵軍陣地、
到25號那天,他的部隊已經佔領了蘇州河以南的所有地域,在他面前的國民黨守軍,只剩下蘇州河這一個30多米寬的小障礙,渡過蘇州河上海市的解放就是指日可待。
但就在這裡,部隊受到了極大的阻擊,並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原來在蘇州河北岸,有百老匯大樓、郵政大樓、四行倉庫等幾座高層建築,國民黨軍隊在這些高樓上構築了碉堡,機槍陣地,依靠位置優勢,居高臨下對我進攻部隊瘋狂的掃射,完全阻擋了部隊前進的步伐。
而且是這支國民黨部隊還是由國民黨死忠分子74軍和交通警察部隊組成,戰鬥意志非常狂熱。
眼看,一波波衝鋒的戰士不斷地倒下,我軍炮兵部隊的官兵是忍無可忍,紛紛將迫擊炮、重型火炮等推到蘇州河邊,並不斷給聶鳳智打電話申請,希望能夠狠狠教訓一下對岸的國民黨頑固分子。
可以說,只要聶鳳智一聲令下,對面的幾座大廈都將化為粉塵。但聶鳳智沒有給大家直接回復,他理解一線部隊戰士的心情,但他更知道軍事紀律的重要性。
他在結束通話電話後,直接從指揮部趕到了蘇州河南岸。看到軍長到來,被敵人火力壓制的怒火沖天的戰士們紛紛圍了上來,希望他能夠下令讓炮兵進行射擊。
看到戰士們的傷亡,聶鳳智心中是非常的痛心,但他卻不敢違反軍令,更不能確定下令開炮之後,會不會給對岸大廈裡面的老百姓造成傷亡。
在這種情況下,敵人劫持平民做人質的可能性也是不能排除的。作為軍級指揮官,他絕對不能意氣用事,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
隨後,他與各級前線指戰員進行協談,在傳達上級命令的同時,並重新規劃了作戰方面,希望趁夜色,進行迂迴作戰,避開國民黨守軍的堅固火力點,在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之後,大家也都理解了軍長的心情,並計算按照新的作戰方案行動。
因為損失慘重,戰士忍無可忍,向敵人打了一炮
就在聶鳳智認為萬無一失,剛回到指揮部的時候,一個電話立刻就打了過來,原來有一個炮兵戰士,眼看自己三位老鄉倒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實在是忍無可忍,便私自開了一炮,將敵人的火力點給打啞了。
其餘戰士看到戰機,立刻趁此機會衝過了蘇州河,將百老匯大樓大廈上面的敵人全部消滅,勝利打開了進軍的通道,使上海這座被湯恩伯吹捧的鋼鐵堡壘,在僅僅16內就被完全攻克。
同時還使所有重要的建築和工廠沒有受到大的損害,打破了國民黨希望藉此引入國際干涉的美夢。
從一定程度上講,這位開炮的戰士是為解放上海立了大功一件。
但聶鳳智卻不這樣想,部隊的戰鬥力是靠紀律保證的,沒有嚴格的紀律,就不會有英勇善戰的雄兵,雖然這個戰士在此次戰鬥中功績不小,但他還是違反了嚴禁開炮的命令,是應該受到軍紀處分的。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聶鳳智沒有給這位戰士記功,但也沒有槍斃他,只是將他關了幾天禁閉,以示懲戒了事。之所以這樣處理,是與他的一段經歷分不開的。
聶鳳智審時度勢,靈活的處理方式,贏得眾人欽佩
聶鳳智是湖北黃安縣人,在少年時代,因為忍受不了地主階級的壓迫,早早就加入了革命事業。
從最初的農民赤衛隊員逐漸地成長為第三野戰軍27軍的軍長,從“反圍剿”作戰到後期的解放戰爭,聶鳳智總是根據戰場的形勢變化,靈活的調整作戰方案,甚至在山東戰場上,他還曾經做過“抗命”的事情。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黨依仗自己的美式裝備,妄圖一舉消滅共產黨,並在華北戰場上與我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
為了打擊國民黨方面的囂張氣焰,1948年9月,在許世友將軍的指揮下,華東野戰軍對濟南發動了攻擊。
而此時駐守濟南城的是國民黨的著名悍將王耀武,他認為自己苦心經營的濟南防線固若金湯,決心將華東野戰軍擊潰於城下。
在戰前的動員會議上許世友命令聶鳳智率領的部隊佯攻濟南東線,作為掩護部隊,配合西線的主攻,這個決定讓這位“虎將”心中忿忿不平,雖然他據理力爭,但他的九縱還是被許世友安排為助攻部隊。
回到部隊之後,聶鳳智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沒有將助攻的任務告訴下屬,而是模稜兩可告訴戰士們,他爭取到了“主攻”任務,要大家勇敢作戰,爭取做第一個把紅旗插到濟南府的軍隊。
在他的鼓舞下,九縱士氣大振連破國民黨東線守軍的數條防線,迫使王耀武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補充東線的力量,結果造成東西雙線兵力空虛,被我軍抓住機會,僅僅花費8天的時間,就攻下了號稱“固若金湯”的濟南城,並活捉了國民黨悍將王耀武。
在此次戰役中,作為“佯攻”部隊的聶鳳智,結果蓋過了主攻部隊,成為解放濟南城的第一功臣。
許世友在得知這個訊息後,雖然認為聶鳳智違背了他的作戰計劃,但卻覺得他有膽量,有魄力,能夠在關鍵時刻審時度勢的靈活指揮,功大於過。
在聶鳳智看來,作戰就需要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要有一股大無畏的革命氣勢,因此在接到這個戰士開炮的訊息後,聶鳳智認為這個戰士首先是情有可原,不是故意違反軍紀,並加快了戰爭的程序,減少了人員的傷亡,因此給他了一個關禁閉的處罰。
在革命戰爭年代,部隊想要保持強勁的戰鬥力,必須有嚴格的紀律約束,但在具體作戰時,戰場上的形勢又會瞬息萬變,難免會出現有戰士違反軍令的情況。
那麼如何在成績和軍令之間掌握好平衡,不僅是關係到一個人的性命,更是關係到一隻部隊的後續的戰鬥力,也是考驗指揮官能力的關鍵時刻。
聶鳳智將軍在上海戰役中,對擅自開炮計程車兵的處罰措施,不僅體現了他遵守法紀的無私,也體現了他體恤戰士的溫情一面,成為我軍處理內部事務的典範。
新中國成立之後,聶鳳智被任命為華東軍政大學的教育長,為培養政工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他又發揮自己靈活的作戰風格,根據美空軍的特點,設計出了“打一仗,進一步”的作戰策略,使年輕的中國空軍取得不錯的戰績。
1955年,聶鳳智被授予中將軍銜,後期又任中顧委員,為國防建設出謀劃策,1992年,聶鳳智在南京與世長辭,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