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這裡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震驚中外的寶貴遺產,甚至有非常多的文化傳統以及文化基因,都是我們所值得驕傲與自豪的東西。
禮儀之邦 孝心先行
甚至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邦之稱號,各方面禮儀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仁義禮智孝、溫良恭儉讓”都是我們的禮儀文化。尤其古代的時候,人們的“孝道”十分重視,尤其是在古代社會人們常說“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
這就奠定了古時候,人們看人的方法就是要看到一個人的人品的話,則會先看她對父母的態度,再決定跟不跟他交往。
甚至古時候發明出了很多有關孝道的俗語,談笑風生間經常會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想必這句話大家都聽過,甚至身邊的父母親戚們都會用這句話來催婚,簡直是父母催婚最厲害的名言警句。
但是這樣就會讓人陷入沉思,既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就有了一個疑問,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另外兩個不孝順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其實是《孟子離婁上》中的一句話。原文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這句話的意思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當然沒有子孫是最不孝順的,其餘兩件不孝順的事情則是家貧親老以及陷親不義兩件事情,具體是指什麼呢,我們一一道來
首先來看:陷親不義。這句話主要就是說如果只是一味地滿足和順從父母的想法,就算他們的想法是不對的,也不加以勸說,最終導致父母犯錯,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孝順的,因為父母錯了,子女有義務去提醒他們。
這就不得不說到,戰國時期,孔子的的弟子曾參。他的情況就是當時犯了點小錯誤,遭到父親的懲罰,結果父親下手很重,拿著大棍子打他,最後差點被打死。
孔子的至此時候,很生氣,則對曾參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你父親的保護。你父親在氣頭上,萬一把你的身體打出毛病留下殘疾,他肯定會自責一輩子,親戚朋友們也會怪你父親下了毒手,這樣他也成了不仁不義之人,這種行為根本就算不得孝順了。
其次則是:家貧親老。主要指的是一個人生活在貧困家庭,但是卻一直不上進,只想念家庭的溫暖,不想著出去奮鬥,也不去求取一官半職。
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孝順的,畢竟給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也是必要的,長期待在家裡肯我們現在老說的啃老族有什麼區別。
最嚴重的則是:無後為大。在古代社會,沒有孩子那就是最大的孝順,中國的傳統思想就是要傳遞香火,既然已經結婚那就必須擔負起興旺家族的重任,一直生孩子,誕育子女。
其實這個思想和我們現在的生育觀念是有一定衝突的,現在人們的思想不算進步,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以及優生優育,無數家庭開始選擇少生優生,甚至是不生孩子。這與傳統的必須生養,甚至生男孩的思想有非常大的衝擊。
當代孝道 值得探討
雖然古代的三大孝道放在今天有點誇張,但是也還有擁有借鑑價值的。總結下來可以結合時代背景,稱為新孝道。
對於剩餘孩子,老人幫忙帶的家庭,育兒觀念出現分歧的時候,儘量說服和幫助老人建立健康的育兒觀念,不要動輒呵斥不滿,嫌棄他們不懂。
還有就是,父母在不遠行,即使因為自身發展原因分隔兩地,也應該多打電話多影片,多找時間陪伴老人,畢竟生養一場,誰也不想孤獨終老。
還有就是經濟方面,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在找父母不斷索取,結婚買房買車,都要老人出錢,事事都要啃老,即使自己有能力也不贍養老人,而是忙著自己享受,無數老人們本該退休養老,卻仍然出來打工貼補孩子,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心寒,多一點理解和包容,不要過多的索取。
除了小編剛才說到的這些不孝順的行為之外,你認為還有什麼行為是值得譴責的不孝順行為?可以發到評論區大家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