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我有時候覺得,孩子的存在是為了給父母製造驚喜的。
前天晚睡前給荔枝講讀了繪本《米米愛模仿》和《米米小跟班》。像往常一樣關燈,我們互相道完晚安,然後開始各幹各事。
一般情況,從荔枝開始打哈欠到完全熟睡,大概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會假裝睡覺,不再跟她說話,而她會左翻右翻,斷斷續續地自言自語。
這種習慣大概可以追溯到1歲甚至更早。在沒有學會說話以前,就開始了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一開始我很不以為然,甚至還覺得她睡前太鬧騰了,但我還是忍著性子聽她說著。
就這樣,一切都在不經意間發生著變化,尤其是在學會說話以後。
她先是說一些身邊人的稱呼:爸爸,媽媽,公公,婆婆,爺爺,奶奶,豆豆哥哥,阿姨,萌萌姐姐,非非哥哥,舅舅,舅媽……
接著她開始說一些書上學到的詞語,比如:腳踏車——鈴鈴鈴,小米姐姐的滑冰鞋——嗖,大大的公交車……
然後是開始有的沒的說一些每天發生的事情的片段。自從9月份去了一趟南寧回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在唸叨:南寧,舅媽給紅包,有毛爺爺……
直到前天晚上,我發現她的講話內容開始有了質的變化。
先是說:爸爸上班了,媽媽上班了,姑姑上班了,舅舅上班了,舅媽上班了……
接著講:(米米是)媽媽(的)小跟班,媽媽不見了,“媽媽!媽媽!”,米米不見了,“米米!米米”,(媽媽)找遍每一層樓,(還是)找不到,(她)慌慌張張地跑出書店找米米,(她看見)戴豬帽子的小女孩,(米米躲在)豬娃娃的懷裡,媽媽緊緊抱住米米,米米也緊緊抱住媽媽……
之後還講了:大孔雀,鱷魚,鴕鳥,烏龜,小松鼠……
我一動不動地聽她扒拉完這一大段,心裡好遺憾沒能把它錄下來。
嗨~你以為我想說的驚喜是荔枝展現出的極大的求知慾嗎?真不是的,荔枝很快進入語言發展的“詞彙量爆炸期”固然是可喜的,但這是成長的必然。
事實上,讓我更欣喜的是荔枝學習新知的過程,很好地驗證了親子閱讀實踐活動的有效性。這種正向反饋將激勵我繼續把親子教育與個人成長相結合,認真踐行“用閱讀養育孩子,用寫作滋養人生”的理念。
002
荔枝的成長變化看似是心智的無意識活動,但其背後是有科學原理支撐的。以前我看不懂她的這種行為,其實是不懂其行為背後的原理機制,換句話說就是做事情看不到問題的本質。在我看來,荔枝的語言和認知發育主要遵循了三大原理機制。
新知識是由舊知識構成和解釋的
我們獲取新知的過程,本質是透過大腦的有機聯想,將新的概念插入到舊的體系中,再透過內化和實踐將之轉化為新的知識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展現的是我們大腦富有想象力的運轉方式所塑造的根深蒂固的學習模式。
第一種學習模式是越熟悉越喜歡。“相關性”是大腦學習和記憶的主要原則,大腦在最具相關性的物品間建立連線,產生了一張由舊知識組成的知識網。
以荔枝的語言學習為例。“爸爸上班了”“媽媽上班了”是經常講的舊知識,“舅舅上班了”“舅媽上班了”是沒有人跟她講的新知識,她的大腦透過把“上班了”這個詞彙,將之與爸爸、媽媽、舅舅、舅媽等具有相關性的稱呼間建立連線,產生了一張由舊知識組成的知識網。通俗理解,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遷移能力”。
搞清楚了這個原理,我隨即明白了,為什麼這個年齡階段的繪本里面會有大量句式重複的故事書。因為這種片段式的語言重複,可以幫助孩子很好地很快地找到學習和記憶的“相關性”。
第二種學習模式是在不同的概念之間強行建立聯絡。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創造性功能,大腦透過在不同事物、概念和場景之間,創造性地建立聯絡,做出新的解釋。
舉一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前天晚上,當我跟荔枝像往常一樣講“火箭——咻,飛起來了”,她忽然蹦出一句說:“萌萌姐姐告訴你(我)的”。因為萌萌姐姐曾經給她表演過火箭是怎樣飛起來的,所以當我再次說到這個場景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已經不再像往常一樣關注火箭怎麼飛的,而是在這兩個不同的場景之間找到了新的連線——“萌萌姐姐告訴你(我)的”,開始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輸出。
高強烈情緒體驗記憶更深刻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通常在如下三種情況下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天災人禍(重大事件影響),福從天降(重大角色轉換)以及學習與成長。以上三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高強烈的情緒體驗。
在這種高強烈的情緒狀態下,我們的意識防衛系統基本上是關閉的,在這種狀態下所接收到的資訊和所思所想就會直接進入潛意識,而我們的行動正是由潛意識主導的。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更有體悟:學習無疑是改變人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是有效的。你以為自己學了一大堆的乾貨知識,其實僅僅是“知道”,你以為自己掌握了一大堆的學習方法,其實只是囤積了一堆的資訊。
正如壹心理聯合創始人黃啟團在《圈層突破》中所說的,只有那些能觸動你心靈深處最柔軟部分的文字、音訊、影片和課程,或者一些能真正打動你的名師點悟,才能真正進入你的潛意識,成為生命的種子。
還是以荔枝的語言學習為例。臨睡前,我分別給她講了《米米愛模仿》和《米米小跟班》,其中,使她記憶更深刻的顯然是《米米小跟班》。而在《米米小跟班》的通篇內容裡,使她記憶最深刻的是“米米不見了”。這部分的內容也是我第一次講讀就深受觸動的內容。類似這樣的學習觸動就是“高強烈情緒體驗”。
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夠明白,為什麼親情題材的故事書在繪本講讀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一方面是由於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親人有著強烈的依戀與依賴。另一方面,生活中的感受和閱讀形成互動,能更好地加深孩子的認知,滿足他們的情緒體驗需求。
同時調動多維度感官學習更高效
小孩子1~6 歲之前是感性學習,即是右腦學習。右腦學習最常見的特性是喜歡聽故事。
我之所以每天講讀《米米沒問題》系列的繪本,荔枝也不嫌煩,而且還能大致背誦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原因是每次聽故事,她其實同時在運用視、聽、感三個感官,把故事在大腦中“演活”起來了。
《認知驅動》的作者周嶺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真正的學習絕不僅僅涉及思維這一個維度,它包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所有感知維度。
意識到這一點,我也更能理解為什麼又全面又有情景的認知百科全書,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那麼重要。一方面,孩子需要大量的閱讀來幫助自己理解自然和社會,另一方面,這些事物可以結合孩子熟悉的生活環境很好地展現,讓她能夠在看、聽、嘗、聞、摸等多維度感官同時協調下學習,孩子認知、理解起來也就更輕鬆有趣了。
荔枝前天睡前不斷念叨的各種小動物,也正是我們帶她當天實地去探訪的那些小動物。由此可見,透過實踐讓潛意識的各個感官參與其中,維度越豐富,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
難怪乎有民間大白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家指路”。從這個角度看,這句話的確是很有道理的。這從那些不怎麼讀書卻依然成就很大的人身上就可以窺見一斑,他們儘管很少透過閱讀來進行思維活動,但是他們的實踐經歷很豐富,經歷了很多大事,認識了很多高人,聆聽了他們的言論,得到了他們的指點……
歸咎其源,這也印證了“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因為“紙面知識”是一維的,而躬行出來的認知則是多維的。真正的學習是潛意識的學習,所以,我們不能只盯著單維度的語言和思維,而應該儘可能讓自己的所有感官參與其中,不斷地實踐與練習。
……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對這些學習原理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我自己確實是有這樣的感覺,不僅僅是在養育孩子方面,對個體成長的認知也更清晰了。
當我們透過原理機制徹底看清做一件事情的本質,自然也就有了具體的方法論,有了方法論就會增強我們做成這件事的信心,有了信心就會忍不住走向探索和實踐之路。
以上這些,都是養育孩子給我帶來的認知的驚喜。我相信,在陪伴孩子成長、踐行親子閱讀的過程,還將為我輸送更多的源源不斷的驚喜……
來吧,讓我們共同改變,一起前行:用閱讀養育孩子,用寫作滋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