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師,我孩子突然暴飲暴食。之前她抑鬱了請假在家,現在她又因為發胖了而焦慮,現在又暴飲暴食……
袁老師認為,您孩子之所以暴飲暴食,可能是因為焦慮所致。而吃零食和玩網遊,是孩子緩解焦慮最簡單最普遍的辦法。
迷上網路遊戲,或愛上吃零食,肯定有不良的後果。
當你的孩子發現因吃多了零食導致體型變胖,就會很著急。
對於一個青春期愛美的女孩來說,體型變胖意味著什麼?孩子比誰都清楚,不用你提醒。因此她會讓自己趕快剎車。
可問題就此變得不可收拾。
越控制越糟糕。現在的恐懼會導致更大的恐懼,現在的焦慮,反而會引發更大和更多的焦慮。
這就是情緒的規律(參閱拙著《情緒心理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大人們吸菸喝酒,很多也是為了降低焦慮。
降低焦慮的手段有很多,有的人去跑步和打球,有的人去唱歌跳舞,去茶座喝茶,還有的人去打牌賭博,甚至還有去吸毒。
其實,很多人都是衝著降低焦慮而去的。
小孩子發覺焦慮,一般會透過吃零食,玩網遊,甚至叛逆、搞點小破壞、甚至攻擊他人,來降低自己的焦慮。
不像大人,透過聊天、喝茶、喝酒。
孩子不懂這個,孩子有自己的一套,這是人的本能。
所以你一定要讓孩子認清到焦慮是什麼,它和暴飲暴食的因果關係又是什麼。
降低焦慮的方式真的很多。
我記得自己在15歲(高一),就用手淫的方式,來降低自己對口吃、強迫和抑鬱的焦慮,後來因為手淫會讓我無精打采,上課沒精神,極大降低了我的聽課質量。
後來我就害怕手淫,怕它會影響我學習,怕它會傷害我的身體。
手淫也讓我覺得自己很齷齪,很自卑。但我又控制不了手淫。
因此手淫讓我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為了降低手淫帶來的焦慮,上大學後,我開始到圖書館尋找這方面的權威解釋,很多都是說手淫不好,大都認為“一滴精一滴血”,長期手淫會造成陽痿……越看越怕,越怕越會控制手淫。越控制,手淫越厲害……進入惡性迴圈。
後來我看到一篇分析文章,說手淫一次,僅相當於爬上三層樓高消耗的能量。並不是“一滴精一滴血”。所以我一下子對手淫後果的評價就降低了,不是那麼害怕了。
我突然鬆了一口氣。
有次在校園的小路上和一個學長聊天,他問我為啥萎靡不振?
我用筆寫在手掌心給他看:因為口吃和手淫。
學長說:口吃我不懂。但提到手淫,我也會,我宿舍裡的所有同學都會。精滿自溢嘛,你沒聽說過?
一聽到別人也會手淫,而且是極其普遍的行為,而不是齷齪的行為,我一下釋然了。
從此不再因手淫而自卑自責,不再因手淫而害怕,不再因手淫而焦慮。
當然也不再會拼命堵截想手淫的慾望和情緒。
既然不害怕了,就不會去堵截。管它手淫不手淫,順其自然。
不久後我的手淫癖(其實就是手淫強迫症),自然而然淡化了。
你孩子開始吃零食是為了嘴饞和降低焦慮,當孩子發現身體受到影響後(比如發胖、脂肪肝,三高等問題),可能就會引起重視(也有孩子照樣我行我素),就會盡力控制吃零食。
然而,當想吃的慾望和怕吃的理性並存時,就會發生心理衝突——強迫思維,就會出現強迫與反強迫。
較量的結果,慾望總是佔領了上風。
當慾望受挫後,就會更強烈,於是孩子反而會拼命地吃。
這就是暴飲暴食。
綜上所述,以前她吃零食,是為了降低焦慮,現在的暴飲暴食,是因為她害怕自己暴飲暴食而拼命控制,反而導致現在不得不暴飲暴食。
降低焦慮有積極的方法,也有消極的方法。
比如運動法,降低焦慮,就是積極的,可以讓人轉移注意力。
玩遊戲,吸毒,吃零食,會讓人下滑和墮落。
然後,人會因墮落而拼命“護法”,想控制自己的慾望卻有控制不了,而感到更大的焦慮。
之前焦慮的是學業壓力或家庭問題,現在焦慮的是沾上吸毒、玩遊戲、暴飲暴食所致的後果(比如肥胖、無精打采等),再後來,焦慮的是暴飲暴食(食癮),玩遊戲(網癮),吸毒(毒癮)無法控制。
最後發展到對所有這些問題的焦慮而感到焦慮。
如何解決焦慮和暴飲暴食的問題?
轉變對待面臨壓力的態度,掌握正確管理情緒的方法。
拙著《情緒心理學》和以往的文章都有詳細的闡述,恕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