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波 杜三文
何銳,生於1917年,原籍四川木門鎮,幼年家貧,舉家流落到現寧強巴山鎮茅坪溝村。6歲時,妹夭母亡, 13歲被迫作童養媳,後不堪虐待而去,以背柴賣草度日養家。
1935年正月,紅軍到達茅坪溝,18歲的何銳勇敢地參加了紅軍,成為寧強縣第一位參加紅軍的女性。長征途中,初任婦女班長。一次隻身追捕逃敵與之博鬥於深水中,她拼盡全力用矛將敵刺死。行軍至金川,加入共青團,任工作隊副隊長。在狗兒卓土鄉做少數民族工作時被敵包圍,突圍中多處負傷,仍忍痛勇鬥強敵,冒死脫身。被定為“二等四級殘廢”。同年7月,長征過草地,升任排長。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敵人追擊中,積極扶助傷病員,代其負重,節食以讓戰友,頑強地越過巍巍崑崙,涉過邈邈草澤,被譽為“紅軍中女丈夫”。
1939年7月1日,何銳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與紅軍幹部袁克服結婚,並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學習刻苦,成績優良。次年“三•八”婦女節獲中央婦委“乙等模範獎”。1943年調任中央衛生部門診部商店主任。當時邊區物資匱乏,她以1間破房15刀麻紙起家,不斷拓展業務,積累資本,收入漸漸增至能供給門診部200餘人的辦公雜支費用。商店經營剛有起色,不幸遭到水毀,於是她帶領店員設攤擺點,努力恢復,她常常女扮男裝深入關中及隴東“國統區”,獨自趕牲口轉運貨物,不久便使該店成為當時延安出色的商店。為此,聯防政治部授予她“乙等模範工作者”獎章,邊區黨報刊其照片,介紹其優秀事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內戰又起,何銳帶病請戰,被分配到冀南軍分割槽司令部四科任副科長,工作竭盡全力。期間,還協同保衛部門破獲科內一潛伏特務案,感召敵人坦白自首。
1946年,關外戰事緊迫,何銳被調往東北。途中交通受阻,何銳又女扮男裝,繞道渤海到達戰地,任吉東軍分割槽管理股副股長。當時股內管理混亂,她帶領大夥整頓治理,使面貌迅速改觀。
1949年,解放大軍南下,何銳任湖北野戰醫院副院長,期間她常深入前沿陣地檢視醫療救護,為改善病員條件做了大量工作。
建國後,何銳調任中央軍委直屬療養院副院長。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時,何銳被授為上校軍銜。其夫袁克服為少將,時任陝西軍區政委。夫妻二人可謂是真正的一對革命夫妻,在數十年的生涯中一直堅持家庭利益服從於革命利益,工作上相互勉勵,共同進步,生活上相敬如賓、相互關愛,堪稱模範家庭。
何銳先後兩次回寧強家鄉看望父老鄉親,待人親切平易,實現了她長征別家時“革命不成功,誓不回家”的誓言。1961年,何銳同志第一次回老家,時任黃壩驛公社黨委書記的謝文毓同志有幸結識了她。
1964年9月下旬,地處巴山深處的三道河鄉黑熊猖獗出沒,時任鄉黨委書記的謝文毓帶領鄉村幹部及群眾深入深山老林開始了打獵保秋戰役。一次,在名叫紅石河的地方,走在前面的謝文毓同志遭到黑熊偷襲,從而致使其頭部、面部、手臂等多處被嚴重咬傷,由於失血過多,謝當時即昏迷,生命危在旦夕。謝文毓同志被及時送到寧強縣醫院搶救,暫時保住了生命。由於寧強縣醫療裝置及醫療技術所限,他的右手胳膊神經被黑熊咬斷導致整隻手無法動彈,若再不及時給予恰當治療將會使他的右手徹底殘廢。於是,謝的家屬便要求轉院到當時醫療條件比較好的西安陸軍醫院。到了西安陸軍醫院,但由於醫院屬部隊醫院,並且患者已住滿,謝根本住不上院,這時謝便想到了在該醫院任代理院長的寧強老鄉何銳。當謝的家屬找到何銳並說明情況後,何銳熱情接待了他們並及時聯絡有關專家為其會診,先後為謝實施了手臂神經吻合手術、面部面板移植等手術。謝在該醫院住院半年有餘,何銳象親人一樣多次前去看望,並送去白糖等慰問品,囑咐他安心養病。為節省謝的費用,她還讓謝的妻子住在她家裡,晚上與她同床同宿一同拉家長。
謝文毓同志說,何銳是一個和藹可親、熱情耿直的人。他先後三次去西安都住在何銳的家裡。何銳待人誠懇,沒有一點兒官架子。她常常給他講一些她在紅軍途中的一些故事:何銳說她原來的名字叫何桂枝,是一個很女性的名字,長征中,戰友們將何桂枝叫成“何鬼子”來戲謔取笑她,她想自己是堂堂正正的革命軍人,最恨的就是敵人鬼子,於是便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何銳,說這個“銳”字響亮、正直,符合她當革命軍人的願望和現實。
何銳及其家人把謝文毓當親人一樣看待,在謝病好回家後還多次去信慰問其恢復情況,囑咐他安心工作、多多保重身體。
1972年,這位從寧強走出去的女上校病逝於西安,寧強縣縣委縣政府派人前去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