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永遠的精神豐碑。沒有革命先烈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我們要牢記歷史,牢記那些為我們付出鮮血和生命的先輩們!
李海青(1889-1937),原名青山,字丹忱,吳俊升賜名忠義,綠林報號海青,山東武城人。黑龍江義勇軍最早的建立者與著名將領,是察哈爾抗日的中堅。犧牲時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16軍軍長。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李海青率隊星夜北上,怎奈隊伍有人鼓動投敵,李海青憤怒訓斥,逆賊窮兇極惡,開槍相向,李海青最終慘死在中國人的槍口下,那年他42歲。
李紹嘉(1896-1937),廣西玉林人。1937年10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將第8路軍的第154師、第156師合編為第83軍,鄧龍光任軍長兼任156師師長,李紹嘉任156師468旅少將副旅長。該軍組成後,李紹嘉隨部隊由廣東開赴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此次作戰後,該軍退至南京郊區組織防禦,並參加了保衛南京的作戰。奉令於南京城阻敵。十二月十二日城陷,激戰時中彈殉國。
李東光(1904—1937),中共南滿省委組織部部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楊靖宇將軍的親密戰友和得力助手,是中共磐石地區和南滿最早的黨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933年,李東光在磐石呼蘭策動偽軍八連譁變,參加抗日軍。在吉林八區擊潰400餘名偽軍,殲敵連長以下70餘人。在伊通二道溝打垮偽軍騎兵連,繳12支。成功地襲擊敵軍軍用列車10餘次。1937年7月,李東光在與敵人的一次激戰中英勇犧牲,時年33歲。
李友梅(1907-1937),號竹三,橫陂鎮老樓村人。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他由徐州調防上海,參加羅店、寶山戰鬥。在日軍出動海陸空三軍聯合猛攻下,李友梅率領該團血戰半個月,英勇殺敵,使國家寸土不丟。後來日軍一再增兵圍擊,他在9月19日晚的激戰中,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認他為少將,同時建“李友梅紀念亭”於鄉。
李維藩(1901-1937年),別號北屏,山東萊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8軍67師402團團長,抗日將領。1937年8月,率部堅守淞滬羅店陣地,與日軍激戰數晝夜,予敵以重創。戰鬥中李維藩胸部中彈,裹傷繼續指揮戰鬥,抵禦二倍於己的日軍,使日軍受到重創,不敢靠近陣地。後因傷口惡化犧牲。與全團官兵一起殉國。
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那段悲壯的歷史,和那些為我們付出鮮血和生命的先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