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都有許多優秀的女性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內女子的地位也不比往常,女性也用自己的能力證明著自己的強大。而女性的身影也逐漸活躍在更廣闊的舞臺,在政治領域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女性,她們也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吳桂賢,她是曾被毛主席欽點的新中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理,而在上任兩年後的1977年她又向華國鋒請辭,希望能回到基層工廠工作,這究竟為何?後來她去哪了,過得如何?
吳桂賢從毫無背景的紡織女工一步步走到副總理的位置,可見其背後的艱辛。1938年,河南省鞏義縣的一個農民家庭降生了一個女嬰,父母為她取名吳桂賢。由於家中父母都是以種地謀生,一片土地養活吳家九個孩子,家中的生活條件非常貧苦,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在那個年代,子女也意味著勞動力,作為老大的吳桂賢在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養家的責任,但是再忙碌也只有一畝三分地,為了賺更多的錢,吳桂賢選擇進廠當工人。
當時陝西省的西北國棉一廠在進行招工,吳桂賢為自己報了名,但是當時的她只有十三歲,年齡太小並不符合工廠的招工標準。但在她的再三請求下,負責人知曉了她家中情況,最後還是心軟同意了,就這樣她從河南到了陝西。
而在這一批工人中,吳桂賢年齡最小卻最積極,她的熱情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久不懈。她每天對待工作都十分認真細緻,時間長了,工人們都對她印象深刻,領導也知道了這個認真的小姑娘。1958年,她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自此以後她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廠中的評優評先總少不了她的身影。
1965年,吳桂賢被評為全國先進典型,同年又擔任了副廠長一職,從一個小姑娘到共產黨員,從紡織女工到副廠長,吳桂賢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在這背後她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在擔任副廠長後的幾年,她從擔任了廠內多個重要職位,慢慢升遷至省市的領導班子,吳桂賢逐漸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973年,吳桂賢被選為中央委員,1975年,吳桂賢被毛主席親自點名,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並要求她火速進京任職。這一決定可謂是石破天驚,主要是當時環境的特殊性,吳桂賢作為女性,作為年輕的工農兵分子,恰好符合毛主席選拔的標準。她剛三十七歲就要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這麼重要的一個擔子壓在吳桂賢的肩頭,她的內心既迷茫又火熱,她有些害怕自己辜負大家的信任。
但是在周總理等領導人的鼓勵下,她拼盡全力完成任務,在副總理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完成本職工作,而這確實是最穩妥的做法。吳桂賢在副總理的崗位上依舊發揚著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強度很大但是也堅持完成每一項工作。雖然她的任職是時勢造英雄,但不得不承認她自身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
1977年,吳桂賢向華國鋒請辭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希望能回到紡織廠工作,因為她心中知道當時國內情況已經明朗,而她再待在這個位置就不太合適了。在不同的崗位中,吳桂賢都兢兢業業,她出身農村,在工作後依舊非常關心基層人民生活。擔任副總理是她的榮光,但人民對她的喜愛絕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職務,更是因為她對群眾的一片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