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女經四十九章》之“魔元”篇雲波釋義:
【原文】魔者,生之對立也。萬物之然也。谷檀中限,魔之處也。嘻者,動也。瞎者,妨也。
大意是:
魔欲,是生的對立面,它是伴隨著“生”而產生的。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萬物都是如此的。
胃部上方膻中穴的地方,是“魔”流動之處。慾望得到滿足高興時, 膻中就會舒服流動。當慾望得不到滿足時,膻中就會流通被阻礙,而不舒服。
(中醫膻中為心主之宮,欲動則心動,相火隨動,腎氣也動)
【原文】成道之處,未分也。修之持,恆也。人之等,神之消也,魔之動,神之主,魔之達也,神之明也。世之相也,神魔共淡也。
大意是:
修行成道的地方,沒有具體分別。修煉在於要保持恆常恆久之道。
人與人的相同之處,在於如果不能等持平衡,人體中“神”就會被“魔”逐漸消耗殆盡。“魔欲”開始動了,“神性”要佔據主導去平衡魔欲。“魔”在膻中使我們內在氣機不舒暢,壓制它只是權宜,終究不是辦法。只有通達膻中氣機,透過真心自性的明悟的“神性”去引導“魔欲”的通達。世間萬相,神魔共同抵消,而達到平衡。
【原文】天之道也,恆也。魔之度,極之消也。修之,未謂之空也。限也,理也。度也。連生至理至於噗也,幻滅之理至於臺也。
噗:指聲音。就像落水,水花噗哧分裂般。這裡可看作細胞一瞬的裂變,或者一顆種子的破殼而出等。
臺:四方而高者,這裡指超越了事物本身發展的高度。
大意是:天地之道,恆久長遠。魔欲太過了,就會逐漸走向消亡。如果修煉,不是看空這些。要提升“神性”來限制魔欲太過,符合神魔共存的道理,保持平衡和度。
萬物所有的一切,生生之理如同水滴融於水,濺起的水滴如同生命開始的裂變。之所以會消失滅亡,是因為發展到了事物本有的極限。
【原文】尚書天地氣,醒目觀魔星,利也。勿以已約,勿以欲約。靈臺消,天際亂,何苦哉。
大意是:天地之氣就是我們參照的至上之書,清醒觀察內在魔欲的變化,是好的。不要被自己意識的“自我”束縛,也不要被身體慾望所束縛,而被慾望左右。自己靈臺消失,如同自己身內的天地之氣混亂,何苦呢!
【原文】吾以平心,識心,天心觀共變,不以已心唉其成。去如龍蟠勢,收若煙雨消。此為境界也。
大意是:
我以“平等平常”之心,能識物識己的意識之心,隨天地造化規律那個“本體”之心來觀察一切事物的變化。而不是以自我心的想法和邏輯思維去看待萬物生成。
心的運用,去,猶如蟠龍奔湧的動勢;收,若煙消雨散了無蹤跡。這就是心的境界。
【原文】有心不齊,難束也,難縛矣,君何絆?吾以神元觀其勝,吾以功元嘆其妙也。
大意是:
如果心有不平,則難以束縛控制自己的心。被羈絆怎麼辦呢?
我從“本元”觀照到,人的神性起來了自然就能勝魔欲。奧妙啊,我為元神功德感嘆其玄妙莫測也!
(這裡也可以理解為修行之人再努力也沒辦法的時候,可以多做善事積累自己元神功德來轉變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