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聯合宣言讓世界驚喜,“重置中美關係”迎來最大機遇
文/馮虛
在聯合國氣候會議各方為COP26協議的條文爭論不休時,中美雙方在11月10日釋出《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下簡稱聯合宣言)。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COP26主辦國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內的國際政要紛紛表示歡迎。也有一些聲音認為,聯合宣言主要表明了中美雙方對COP26協議草案的共同意志,並進一步落實了最近半年兩國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具體合作共識,但難言“驚喜”。
對此,熟悉中美關係的分析人士指出,聯合宣言之所以讓世界驚喜,是因為其意義遠不止於氣候變化談判本身。宣言一方面落實了9月10日中美元首通話的成果,一方面“為即將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釋放了積極訊號”。就相關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月10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中美雙方正就元首會晤有關具體安排保持密切溝通。
“重置雙邊關係的最大機遇”
今年9月10日,中美元首進行了拜登上任之後的第二次電話通話。在90分鐘的通話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闡述了中方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立場,強調中方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一直積極主動承擔同自身國情相符的國際責任。在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礎上,兩國有關部門可以繼續接觸對話,推進在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經濟復甦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和合作,同時挖掘更多合作潛力,為兩國關係增添更多積極因素。
此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會晤了6個小時,主要議程就是落實元首通話的具體內容。CNN近日從美方官員處得知,也是在這次會晤中,中美雙方就舉行元首會晤達成了初步的、“臨時的”共識。
為推動中美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人類危機,中方再次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在聯合宣言中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努力限制在1.5°C之內”,並新增“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國家行動計劃”的承諾。
一位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報告撰寫的專家對筆者表示,宣言提到“努力限制在1.5°C之內”,最讓氣候變化學界驚喜。他透露,在COP26會期內,包括美國前氣候變化特使在內的一些“巴黎協定談判參與者”,都公開質疑中國不會接受“1.5°C目標”。而聯合宣言釋出當天,COP26與會各國代表正在就協議草案中有關“1.5°C目標”的表態爭論不休。在此背景下,聯合宣言不僅打碎了外界的猜疑,也對協議草案的討論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一位美國國際關係學者則對筆者說,他最看重的是聯合宣言提出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早在4月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克里訪問上海時,中美雙方就已經提出在適當時機建立聯合工作組。之後的半年內,據美國媒體統計,雙方就氣候變化問題展開了30多次不同層級的對話接觸,恢復建立對話機制的時機已經成熟。
“奧巴馬政府時期,中美曾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雙邊對話機制。如今,建立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標誌著這種對話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復。”該國際關係學者對筆者解讀道。他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氣候變化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穩定支柱”,也能促進國際社會在氣候變化領域達成“真正有意義的國際協定”。
這名學者還表示,中美雙邊對話,在國際上也具有標杆作用。“如果中美雙方像在巴黎大會前就達成氣候變化合作共識那樣,在格拉斯哥大會前達成這份聯合宣告,其他國家圍繞COP26協議草案的爭論就會少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繼續透過多種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絡,責成雙方工作層加緊工作、廣泛對話,為中美關係向前發展創造條件”,正是9月中美元首通話達成的共識之一。而近期中美關係其他領域的變化,也符合“加強多層級接觸交流”這一宗旨。
在經貿領域,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1月10日披露,中美就“中國遵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情況”的磋商正取得進展。此前,中美雙方負責官員在5月底到6月中旬進行了第一輪有關經貿的密集對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財政部長耶倫分別通話,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通話。
10月,在中美元首通話後,劉鶴再度與戴琪、耶倫通話,雙方同意開始解決特朗普時期中美貿易談判中“懸而未決的問題”。“我不希望在座的任何人認為我們的磋商沒有取得進展。”戴琪11月10日強調,“我們在對話,我們在工作。”
在人員交流領域,自孟晚舟回國、美國國務院和教育部加強對國際學生的支援後,美國駐華使領館也於11月10日全面恢復國際旅行簽證服務,北京、上海、廣州、瀋陽的簽證處同時開放。同期,外媒稱中方也在為美國等國符合條件的外籍員工家屬簽發邀請函,以便他們攜眷赴華。11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中方將在做好外防輸入工作的基礎上,根據疫情形勢發展適時調整相關政策,積極推動構建健康安全有序的人員往來新秩序。
美方長期以“新冠溯源”問題指責中國的抗疫合作問題,也打開了新局面。11月10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持召開新冠疫情影片外長會,多國外長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參會,討論疫苗公平分配、全球衛生安全等問題。此前宣傳“可能參會”的臺灣當局並未獲得邀請,而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作為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的代表出席會議並在會上致辭。秦剛強調,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的最有力武器。各國應採取科學態度,反對汙名化、政治化。大國要切實扛起責任,帶頭加快向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疫苗,並幫助其培植產能。
基於上述事實,美方分析人士多將中美元首通話視為最近一年中美對話接觸的關鍵節點。在此之前,中美雙方重啟接觸,中方向美方開列了“清單”,雙方互相表明立場,瞭解對方情況,其間也一度進入高層對話頻率降低的“試探期”。而在元首通話之後,中美在多個領域的接觸對話開啟了實質會談,美方也落實了“清單”中的部分內容。
也正因為元首通話意義重大,對於即將舉行的元首線上會晤,美國《政客》雜誌稱“這次峰會是重置雙邊關係的最大機遇。”
美國媒體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相比中美之間的敏感分歧,拜登更可能在峰會上與中方就前述合作事宜達成更多共識,可能包括放寬簽證限制、建立雙邊軍控對話和進一步緩解貿易摩擦,重點是透過這些具體政策“表明從對抗轉向合作的決心”。
11月9日,拜登在給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行年度晚宴的賀信中說,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到解決氣候變化危機的現實威脅,美中關係具有全球意義。解決這些挑戰和抓住諸多機遇需要國際社會更廣泛地團結起來,我們每個人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建設一個安全、和平、充滿活力的未來。他還表示願意尋求更廣泛的聯絡,促進影響中美兩國和世界的利益。
美方“兩面性”猶存
雖然最近一年的雙邊對話成果不少,但白宮副首席新聞秘書皮埃爾對媒體表示,本次元首峰會的重點是“管理競爭”,而不是“尋求明確成果”。分析認為,這一方面是白宮在重大會晤前按慣例降低美國媒體和公眾的預期,一方面也展現出當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
早在9月10日的元首通話中,習近平就指出,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是“繼續接觸對話”的基礎。但在中美各領域、各層級接觸增多的大趨勢下,美方在臺灣問題上卻屢次“踩線”。共和黨參議員們在11月元首峰會前夕竄訪臺灣,或許是在野黨對拜登“拆臺”,但拜登本人及他的高階幕僚在9月後也公開表達了“保衛臺灣”的承諾。
對此,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10月31日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重點強調了臺灣問題在當前中美關係中的重要性。王毅指出,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中美關係造成顛覆性、全域性性破壞。中方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而不是假的一中政策;要求美方把一中政策真正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此後,隨著峰會的日期臨近,拜登政府在涉臺問題上的立場逐漸迴歸傳統的“戰略模糊”。布林肯11月11日參加公開活動時表示,如果中國使用武力改變臺海局勢現狀,美國及其盟國將採取“行動”,但他沒有說明“行動”指什麼,而是含蓄地表示“與中國的關係是我們擁有的最複雜、也是最重要的關係”。
關於拜登對華政策表現出的“兩面性”,前述美國國際關係學者表示,對拜登政府而言,現實問題是“沒有中國的任何(國際)決策都不會那麼有效”。以往,美國總統可以選擇透過與G7等傳統盟友對話或與中國、俄羅斯、印度等非盟友國家對話,來解決實際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但當前,德國、法國、日本等美國盟友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在國際關係事務上的分歧越來越深,一個例證是G7峰會不再能釋出強有力的宣言。
對拜登而言,如果與盟友的“小圈子”對話已經無法主導國際議程,與中國、俄羅斯保持接觸就更加重要。但這位學者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拜登的外交政策、對華政策甚至對歐政策,會與特朗普政府時期不同。“最重要的事實是,他的外交政策完全受國內議程主導,是為了取悅美國中產階級,而不是為了長遠的外交目標。”
這位學者還表示,也正因為如此,不光是中國,歐洲國家如今也對拜登缺乏信任。導致法國利益嚴重受損的“潛艇風波”和不與歐洲商議的阿富汗撤軍決策,都展現出“如果一個政策符合美國中產階級的願望,拜登就會不惜一切地實現這個目標,把其他一切作為次要的——包括美國的盟友的利益。區別是,他位元朗普有禮貌,但歐盟已經不會像以前那樣信任美國。”
在對華政策上,拜登優先選擇改變的經貿政策、氣候變化合作和人員交流,都符合美國中產階級的主流民意。但在臺灣問題等涉及意識形態、美國社會民意積重難返的領域,拜登是否會為了緩和、恢復中美關係而有所調整,還有待觀察,且這些政策很可能受到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程序和結果的影響。
與美方不同,中國對美政策保持高度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正如中國駐美大使秦剛11月9日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晚宴上的致辭所言,“有人說,中美關係不能回到從前了,難道就因為如此,我們就可以不珍惜,甚至任意破壞它嗎?我們絕不認同。”
【版權宣告】本文著作權歸【地球相對論】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資訊網路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