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媽
公眾號:CC爸媽 ID:CC-bama
前幾天看到一條後臺留言:
有媽媽說到自己的“咆哮式教育”,她說經常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大吼孩子,每次吼完又倍感內疚,但是,並不影響下一次對孩子大吼。
她還分享了這樣一次經歷。
有一次她帶著四歲的兒子去鄰居家做客,鄰居家的女兒跟他兒子一樣大。倆人在地板上玩積木,她和鄰居在一旁話家常。
不一會兒倆人搶起積木,鄰居的女兒大哭,他兒子手裡拿著一塊積木,她知道自己兒子有霸道搶東西的小毛病,立馬衝過去大吼:“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不想玩就給我回家去!淨給我惹事!”
結果他兒子尖叫,“這次是她先搶我的。”然後放聲痛苦,怎麼也哄不下來。
鄰居又是給吃的,又是給玩具,孩子一點面子不給,怎麼都不行。
她惱孩子發起脾氣沒完沒了,賭氣直接把他抱回了家。
回到家她做晚飯時,孩子有模有樣的用小手幫她摘菜,討好她,還一把抱住她說:“媽媽,我不亂髮脾氣了,你別生氣了……”
她瞬間淚如泉湧,本來正因為錯怪了孩子感到愧疚,誰料想孩子卻“不計前嫌”還主動來向自己道歉。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每次都兇他、吼他之後他都不記仇,還主動來跟我道歉,討好我,怕我生氣。”
看完,十分感同身受,好像大多數家庭都是如此。無論父母對孩子的脾氣有多糟糕,但是孩子過幾分鐘就像忘了一樣,還會對你笑。
大人常常把此歸為孩子“沒心沒肺”,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記仇”。
但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看完特別心酸。
01害怕失去,不“敢”生氣
孩子不記仇,並非無所謂,被父母大聲斥喝時,孩子的內心也是很受傷的。
可是孩子的世界很純粹,純粹到大部分的歡樂和難過都來源於父母。
若父母對孩子眉開眼笑,和藹可親,他便開心的手舞足蹈;
若父母生氣、失望、語氣變得惡劣時,他便會害怕、自責,難過。
孩子的世界也很渺小,渺小到小天地裡就只有父母,一旦失去就彷彿失去了全世界。
所以,縱然自己受到了傷害,也只能原諒父母所有的壞情緒。
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貝(J.Bowlby)於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戀(attachment)這一概念。所謂依戀指的是撫養者與孩子之間一種特殊的情感上的聯結。
依戀安全,就是孩子世界中生存的根本。
因此即使父母對他大吼大叫,他也會出於本能想要去靠近父母。
他們害怕失去父母、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害怕確定自己無枝可依,所以他們除了原諒,別無選擇。
每一次投懷送抱,都藏著孩子害怕失去的惶恐和溫順的諒解。
你不妨細心觀察一下,這些被吼罵之後的孩子,看似沒心沒肺,其實在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大人的情緒,生怕一不小心,就再次觸碰到了紅線,擔心被嫌棄、被拋棄,擔心父母不再愛自己。
溫和派:“媽媽,你還生氣嗎?”、“媽媽,你還愛我嗎?”
倔強派:“媽媽,你過來!”、“你抱抱我”。
雖然模樣不同,但無一不是在跟你確定被愛。
想當初,為了讓CC多長長身體,我變著花樣跟小姨學做好吃的,想方設法引起她的興趣和食慾。
有一次折騰了許久終於做好端上桌,但是CC依然不愛吃,瞬間感覺白費半天勁,CC在飯桌上磨蹭半天也不吃,還不小心將碗掉在了地上摔碎了。
我一氣之下對CC發了一頓脾氣,將飯菜倒掉了,CC嚇得哇哇大哭。
事後我也很後悔,她畢竟是個孩子,有愛吃的就有不愛吃的,而我不應該將自己的辛苦賬算在CC身上,心裡充滿了內疚。
之後的幾天裡,每到CC吃飯的時候,都表現的十分積極,還會小心翼翼的用餘光掃我的表情,觀察我的情況。
她害怕再次將我激怒,對她發脾氣,但我知道她更害怕的是失去我的愛。
孩子能夠和你和好的原因,不是你的教育方法多有效,而是因為孩子愛我們遠勝過我們愛孩子。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是絕對純天然的東西。
孩子的世界不同於成年人,成年人可以有很多選擇,你對我好,我便對你好,你若讓我感到生氣,那就冷戰到底。
而孩子渴望的只有父母的愛,他沒有選擇權,跟父母博弈的過程,她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證實了自己有人愛,要麼證實了自己沒人愛。
所以,無論父母對孩子發多大火,生多大氣,孩子總能大方“原諒”,主動重歸於好,投懷送抱。
所以忍不住跟孩子們發火的時候,我總會跟自己說一句“是我單方面決定,把她們帶到世上來的,他們除了我(家人),沒有別人。我不就是仗著這一點隨意發脾氣嗎?”
許多時候,想到這一點,我就能瞬間冷靜。
父母總是對孩子百般要求,可是孩子又對父母要求過什麼呢?
他們想要的無非是父母心平氣和的溝通與陪伴,是自己犯錯後父母能夠多一點耐心。
所以,在孩子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我們要表達不是對孩子的憤怒,而是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因為對他足夠的愛,對這件事才格外關注/生氣。
再次遇到CC挑食不肯吃飯的情況,我並非不會生氣,但是我不會以“愛的收回”的方式,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我會告訴她:“媽媽希望CC長高一點,但是媽媽做的這些食物CC不愛吃,我感覺很生氣很鬱悶,這可怎麼辦呢?”(此時我向她傳遞的是一種以愛為出發點的訊號)
而不是直接生氣的指責:“你怎麼什麼都不愛吃?不愛吃就別吃了!……”(對孩子否定、你挑食、別吃了、不管你了,不愛你了)
好的管教應當是在愛與尊重中結束,讓孩子知道,是他的行為讓父母生氣、擔心、焦慮了,而不是因為他這個人不值得父母愛了。
爸爸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愛他們,如果能做好/完成某件事,那就更好了!
02心已麻木,不再計較
孩子“求”愛是真的,但是若真的求不來,他們也會說“算了”。
朋友家的兒子陽陽屬於調皮搗蛋型別的,三天兩頭的被爸爸訓斥,成天因為穿鞋太慢、把新衣服弄髒等等被劈頭蓋臉斥責,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但儘管如此,陽陽依然並沒有變得聽話。
反而免疫了,無論多麼憤怒的吼罵,彷彿沒聽見一般,與他無關。
如果孩子對於你的咆哮已經置之不理,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就說明孩子內心早已麻木,創傷累累。
- “反正在我媽眼裡,我也就這樣的”。
- “愛咋咋地,我變好一點,他們也看不到。”
- “他們最嚴厲也就這樣了,這我都能接受,我還怕什麼?”
一次次的疾言厲色下,孩子被貼上“你真笨、不聽話、很差勁……”之類的標籤,每一次震耳欲聾的吼罵聲,孩子便加深一次“爸爸媽媽不會對我抱有希望、不會再愛我了”的想法。
久而久之,孩子就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對父母不再抱有期待,甚至變得更加叛逆暴躁,反其道而行。
父母不應隨意對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一味的指責謾罵只會雪上加霜。
我知道,在養娃的路上有無數次被氣到血壓狂飆的時刻,但是怒吼打罵並不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忍不住發火之後,也要及時補救。
就在上次一拖二出去玩,眼看就要誤點趕不上火車了,我火急火燎的準備出門,CC卻不慌不忙的磨蹭來磨蹭去,我實在沒了耐心炸了毛:“再磨蹭你不用去了!”CC一下子慌了陣腳,連哭帶嚷。
上車之後,我覺得剛剛的語氣對CC確實重了點,我很坦誠地向CC道歉解釋道:“媽媽剛才因為太著急了,所以才說了氣話,是媽媽不對。”
CC瞬間像釋放一樣,委屈的哇哇大哭,哭完轉眼間又活蹦亂跳了。
父母無法永遠保持冷靜,但事後冷靜下來,就要對自己失控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錯誤及時道歉。
否則你每一次不以為然的怒吼,表面看孩子沒計較過去了,但都會在孩子心上劃上一塊自卑、惶恐的傷口。
而道歉,就是給傷口清創的過程。
瘡清過了,傷口才能癒合了。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
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