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式教育往往培養出2種不同人生的孩子!家長你真的該讓自己快樂
北師大教育學部講師程猛在《一席》的演講中,講述了一個農家子弟的故事。
重點大學一位女博士,每當開學,她就開始擔憂:“爸爸為了讓我們上,為了省錢,學把煙都戒了。
由於家裡困難,還在上初二的哥哥覺得她的成績更好,就主動輟學去早餐店打工,每天很早就要起來,非常辛苦,才做了幾個月頭髮就白了。
程猛自己也是農村出身,他總結到:
這些孩子,把家人的付出和犧牲看在眼裡,他們倍感愧疚,無能為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努力讀書,不讓家人失望,用好成績來回報自己的家人。
學習在這些孩子的眼中,不只是自己的事情,更像是道德上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程猛言語中,透露著為人子女的愧疚感。
壹心理曾經對幾百個家庭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除了貧困家庭、條件還可以的家庭中,父母也常常認為自己為了孩子做出了很多犧牲。
“我今年買的新衣服,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倒不是沒錢,是沒心思。”
“孩子七點要到學校,我五點多就起床做飯,還要送她上學。”
“娃娃們來大城市上學這半年,我在這邊帶著,孩他媽則在老家上班。只有在週五,孩他媽才能坐晚上的火車,來和孩子團聚。”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在犧牲下長大的孩子,成長曆程中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活在“犧牲”氛圍下的孩子,有一部分變得更加堅強:
感恩父母讓孩子安心讀書,他們覺得生命更有意義,也對生活更加滿意。
心理彈性更強,家人的堅持和吃苦耐勞給他們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他們會記住吃苦的日子,更加珍惜時間和家人。
但是,另一部分的孩子,卻被“犧牲”壓得喘不過氣來。
“如果沒有生下我,他們一定比現在過得更好。”,孩子在內心產生都“怪我”的念頭。
不僅讓他們在當下難以專心學習,不斷去滿足家人的期望,長大之後更會告訴自己:“我的家人吃了那麼多苦,我怎麼敢放縱自己?”在他們眼裡,“舒服”就是“放縱”,他們想的只有“不辜負”家人的犧牲。
以同樣犧牲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家人朋友,很多孩子長大後會誤以為,這就是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更容易委曲求全,萬般討好,因為他們從父母身上只習得了一種方式——愛一個人就是為ta犧牲。
那麼,該如何擺脫犧牲感的枷鎖呢?
①父母讓自己快樂
網上常常有新聞報道,父母為了讓不喜歡吃飯的孩子吃得營養,精心做出詩詞圖案的早餐、卡通動物的便當。聽上去很費時間精力、家長犧牲很大,但這些家長,往往本來就喜歡做飯,自己是開心的。
如果我們自己都討厭做飯,就沒必要逼自己去做這些。
因為孩子需要的、想要的,其實很簡單,一個下午的陪伴,一句暖心的話語。每一個子女真正想要的是父母快樂,而不是父母委屈地犧牲。
②深度溝通
我們往往羞於表達,即便看到了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自己有什麼快樂的事情,也不會跟子女說。
如果我們不說,孩子就會胡思亂想,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這種感知差異才會越小。
雙方坦陳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的考慮是什麼,我感覺怎麼樣……
從現在開始停止一味奉獻,拒絕過度犧牲!首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