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老掉牙的笑話是這樣的:
一位財主覺得兒子愚笨不堪,於是花大錢請了一位老先生教兒子唸書。
一年過去了,財主詢問兒子的學習情況,這位老先生說道:七竅通了六竅。財主很是高興,付了學費讓老先生回家過年了。
家裡來了客人,財主總用老先生的話來誇兒子。後來終於有位來客驚歎道:原來一竅未通啊!
無疑,這個笑話是以前諷刺地主老財的,因為那個年代講究“有錢不好”、“貧下中農最光榮”。
我們小時候聽的故事裡有很多這樣的主題,比如有錢人黃世仁欺男霸女啦、有錢人周扒皮“半夜雞叫”啦、有錢人葛朗臺吝嗇鬼啦、無產階級革命家郭沫若“把錢踩在腳底下”啦……當然,我們在這裡不討論有錢沒錢的問題,我們談的是“一竅不通”的孩子。
“當知識來敲門”的時候,總有孩子“不在家”。
上課聽不懂嘛,於是乾脆就“不聽”了,結果作業呢就不會做,考試呢就拖後腿……這讓老師很頭疼、家長也無計可施。
我見過太多負責任的老師打電話給家長施加壓力,家長除了暴打一頓外,別無他法;也見過有的家長直接回答老師“隨他去吧”,無奈放棄了孩子的教育。
而那些不負責任的老師更是早早就放棄了那些“屢教不改”、“不思進取”的差生,根本就不和你家長知會一聲。
想想也挺可悲的,可能我們的孩子還在每天問老師早安、晚安,殊不知老師早已將他列入了“黑名單”。
有的家長說,我們不可能遇到魏書生、張化萬、王金戰、李希貴這樣的名師的,只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了。
且不說不能完全指望老師,就說“聽天由命”吧,也首先要你“聽天”的啊!天是什麼?天就是“天賦”。孩子的天賦是什麼?你保護和聽從孩子的“天賦”了嗎?
再說“順其自然”,我們家長就是“孩子自然生態”的主要組成部分啊,我們起到應有的作用了嗎?孩子“順從”我們這個“自然”了嗎?
還有所謂“一竅不通”,有什麼可怕的?人有“七竅”,“這一竅”不通,“那一竅”通也可以啊!
七竅,指我們五官上的七個孔洞,包含雙目、兩鼻孔、兩耳朵、一個口,“七竅流血”、“七竅生煙”都指的是這“七竅”。
從生理上講,“七竅”是相通的,“一竅”通了,“七竅”也就通了。過年放鞭炮的時候,有經驗的人會把嘴張著,這樣耳膜就不會震破,還會減輕震感。
有人做過試驗:一,捏住鼻子閉上嘴往外吹氣,耳膜會鼓起來的;二,在滴眼藥水的時候,舌頭會感受到眼藥水的味道。當然,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哭得很傷心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眼淚鼻涕一把抓”。
所以說,即使孩子對書本“一竅不通”也不要怕。“七竅”當中,我們要找到他最容易“通”的那一“竅”,“不通”說明有東西把裡面堵塞了,給他通一通,就好了。
“通一通”這個動作,學名叫“開竅”。
開竅,可以自己獨立進行,也可以藉由別人輔助進行。
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也不愛讀書,他是怎麼開竅的呢?原來他出去玩的時候,看到一個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老奶奶一句話“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就開了小李白的竅。李白悟到了“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也是一樣!”從此發奮讀書,終成一代大詩人,千古流芳。
具有“東方第一幾何學家”美譽的原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小時候家庭條件也不好,是個農村娃,到了縣城讀書不僅跟不上,還整天只知道玩。一連幾個學期,成績在全班都是倒數第一。
他後來是如何開竅的呢?原來是一位老師私下激勵了他:“我看你這個孩子挺聰明嘛,一點也不笨。只要肯努力,能考第一名!”還給他講牛頓的勵志故事和他父母的辛苦付出,讓蘇步青聽得非常愧疚,從此開始下苦功讀書,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
開竅的方式多種多樣,讀萬卷書可以,孩子可能因為其中的一行字就開竅了;行萬里路可以,孩子可能因為看到一個場景就開竅了;高人點悟也可以,孩子可能因為其中的某一句話就開竅了……因緣際會,不一而足。
古人說“寧施十鬥金,不傳一口意”、“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有時候,恰到好處的一句話,就會像晴空霹靂一般,一剎那間,就震醒了孩子沉睡的靈魂。
如果孩子已經不願意聽我們“說教”,那我們就虛心“請教”。不聽,說明耳朵的通道堵塞了。一是因為我們說得不好聽,二是因為說得太多、堵住了。
對策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我們說好聽的,少說教,這樣他的耳朵就會恢復功能。另一個是我們避開耳朵,先打通嘴巴。
我發現,凡是我們家長說教,孩子基本都不聽;凡是我們請教,孩子都會願意發表見解。
有一次,我故意問上初中的兒子:“微信群裡有家長向我請教如何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上學習,就是開竅的問題,要是你,你怎麼回答?”
兒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那就讓那個家長多多鼓勵自己孩子唄,各種獎勵,好吃的但花錢不多的那種,擁抱之類的也可以。”
我說:“表現好要鼓勵,那麼如果孩子表現不好呢,要不要懲罰?”
兒子立馬說:“懲罰就不要了,如果給孩子足夠的愛,就不需要懲罰。”
我說:“如果這樣就可以的話,國家管理就太簡單嘍,監獄啊、警察啊也都不需要了,只需要設定一個“鼓勵官”就好了?”
兒子說:“確實不需要警察監獄,假如人人都有足夠的愛,處處鼓勵別人,給人以愛和食物,哪裡會有人再去偷竊、殺人呢?”
你看,孩子不僅願意參與討論,而且還會迸發新思想。他不斷有新思想,你不斷讚歎,他就信心大增,竅也就會開得越大。
同理,嘴上暫時不行的話,就開他的眼睛。有的人表達能力不行,但繪畫、審美特別棒,那就從這下手唄。以此類推。
當然,不僅是孩子需要“開竅”,我們成人也有很多需要“開竅” 的地方,比如有的人讀書很好但就是不會談戀愛、有的人工作很賣力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和同事相處、有的人勤勤懇懇但就是不會賺錢。
還有那些修佛學道的人,大多也都是在他人的啟發之下“開竅”,當然,他們叫“開悟”或“證悟” 。
有一則耳熟能詳的禪宗故事,是關於如何開“我執”之竅的,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某日,坦山和尚與道友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 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什麼?那個女子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一直抱著嗎?”
道友自此開悟。
“取一杯天上的水,照了明月人世間”。我們家長也要學習那些高僧大德,尋找自己教育孩子的開悟之道!當然,也希望每一位家長自己都能夠早日明心見性,豁然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