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們說續航也是一個車企對電動車不同“造車理念”的體現,續航到底多少算多?電動車達到800km續航後是不是就沒有續航焦慮了?要怎樣才不會有續航焦慮?續航焦慮是由續航短單方面造成的嗎?這幾個問題,在造車新勢力鋪天蓋地的營銷中,或許少有人真正想清楚過。這次我就用剛剛提到的一汽-大眾品牌旗下純電產品——ID.4 CROZZ來研究這幾個問題。
事實上,續航焦慮是一個綜合性命題,它遠不只是單車續航“長”或“短”如此簡單,這裡我們可以透過日常使用習慣來簡要分析。
就現階段燃油車而言,城區通勤環境下一箱油500km到600km的續航基本算平均水平,長期在市區擁堵路段通勤的車甚至達不到這個續航水平。基於這樣的一個續航能力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個月2-3箱油會是一種常態(按平均每年20000km計算)。也就說,每個月2-3次補充燃油(電)是主流消費者最基礎的用車習慣。
同理,當電動車真實續航可以達到500km及以上的時候,我們最基本的用車習慣就不會被打破。燃油車一個月加2-3次油,電動車一個月充2-3次電,以前開燃油車去哪,買了電動車也可以去哪。
符合底線標準之後,再來說說續航焦慮的問題。焦慮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其一,電動車會因為使用條件的不同使得續航顯示“不準確”;其二,電動車充電不如隨處可見的加油站方便。
所以,最合適的情況就是在滿足了日常用車的續航需求之後,保證續航顯示如燃油車一般精準。
以ID.4 CROZZ為例,誕生於MEB純電平臺的ID.4 CROZZ可以透過智慧能量管理系統來精準顯示續航里程,透過對電耗的精確計算與能量回收的精準控制,讓車主“所見即所得”,將誤差控制到最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