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邱健行在中醫脾胃領域深耕細作,以身踐行大醫精誠。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供圖
11月8日,2021年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獎項釋出。首屆全國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工程技術研究所)主任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邱健行名列其中,是今年唯一一名獲獎的中醫。
雖然年過八十,邱健行依然耳聰目明,步履矯健,精神矍鑠,每週三次門診暑往寒來,風雨不改。他說,中醫是可以救人命的,他要趁自己現在精神好,多幫助幾個病人。
據瞭解,邱健行繼承嶺南醫家劉赤選衣缽,擅長疏清通降法臨證治療脾胃系統疾病。
診病時,他常常電筒不離手,“有時候望舌問診反映不出或拿不準胃腸證候屬性,一驗咽喉就明瞭”。在他看來,咽喉就像胃腸的一面鏡子,能照見胃腸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綱資訊。“舌比脈明,咽比舌早”,透過驗咽,見微知著,能更快更準地掌握胃腸真象,補充望舌之不足,指導臨床辨證用藥。
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快,連看病也變得“速戰速決”,邱健行認為,診病切忌“長話短說”,“醫病還要醫心”。診病時,他總是不徐不疾,病人的每個問題,必定耐心回答,百答不厭。對於不同的患者,邱健行也有自己應對的一套,例如患者是廣州人,就如老街坊一樣拉家常,聊食譜,授湯方;如是年輕人,語氣和藹,給予長輩般的關心。
“跟邱教授聊完,感覺病都好了一半。”從診室裡出來的患者常常感慨,在邱健行的“話療”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的溫暖。
作為首屆全國名中醫和廣東省名中醫,中醫藥走向世界一直是邱健行關心的話題。他認為,中醫藥的國際化、現代化之路,除了要繼承中醫理論水平和經驗之外,還要結合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建設屬於中醫中藥的標準化體系。“實現標準化和產業化後,才能走向世界。”
曾任廣東省中醫研究所副所長、黨總支書記的他,於1993年組織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中藥的劑型改革,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的開發與產業化研究。28年來,團隊已研發出700多種單味中藥顆粒,成功解決中藥飲片使用不方便、質量不均一、療效不穩定的難題。同時將傳統附加值低的中藥資源轉化為現代高附加值優勢資源,打造了中藥經濟新增長點,締造了中醫藥第四產業。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邱健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多次參加遠端會診,指導一線醫務人員中醫藥救治,提出中醫早期干預的理念並制定具體用藥、心理疏導及飲食調理方案,總結撰寫《中醫瘟疫病機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證治探討》,促使中醫藥全面深入參與抗疫。
“年齡不是問題,要以年輕的心對待工作。”56年如一日,邱健行深耕中醫藥醫教學研,以身踐行大醫精誠,在守護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的征程上健行不息。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