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垂臨,人們極目星空之時,無不感嘆宇宙的浩瀚和邈遠,其絢爛之美攝人心魄。古人仰望蒼穹,面對耀眼無比的星空,似乎在冥想天界與人間應當存在某種聯絡。於是,充滿想象力的古代先民開始用神話故事去摹繪天上的美景:各路神仙傲居天宮,不僅身著雍容華貴的深衣,而且身懷上天入地的絕技;他們還饒有興致地注視著世間百態,閒暇之餘還裝扮成凡人,體悟人世間的七情六慾。“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人們期盼從星月排布中去捕捉生命的奧秘,去洞察天地間深邃的內在哲理。
為了更好地詮釋天地之間的義理,人類開始用造物論去揭示天際中星辰執行的軌跡。華夏先民自殷商時期就開始占卜測運,兩漢之際讖緯之術盛極一時。南北朝時期,隨著佛道的興盛,占卜之術與宗教哲學緊密相連。唐代以後,西方天文學開始傳入中土,占星術由此萌發。兩宋之際,占星術已成為市井街巷裡人們熱議的話題。據說,北宋文豪蘇軾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追星族”。人們不禁驚歎,宋人內心的星星世界究竟有何逸趣?
星座之說的由來
星座之名最初緣於占星之需。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倫人就開始探索星際奧秘,並衍生出較為成熟的天文學理論。他們將太陽執行一週的黃道等分為十二個星座,當然也包括其他一些星的黃道等分為十二個星座,當然也包括其他一些星座。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早有關星座之名的記載。另有一個說法是,在公元前2000年,古希臘天文學家希巴克斯為測算太陽在黃道上執行的方位,遂將黃道分割為十二個區段,以一年的春分點為0°,即黃道零度。由此算起,每隔30°為一宮,並對各宮內的星座予以賜名,它們依次是“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雙魚”宮,統稱“黃道十二宮”,即“十二星群”。
此後,“十二星群”又演變為人們所熟知的“十二星座”,分別是:雙魚星體位於赤經1時、北赤緯15°附近,其形酷似連綴於一體的兩條魚,故名“雙魚座”。白羊星體位於赤經3時、北赤緯20°附近,其形酷似一隻公羊,故名“白羊座”。金牛星體位於赤經4時20分、北赤緯16°附近,其形似一頭公牛,故名“金牛座”。雙子星體位於赤經7時、北赤緯22°附近,其形酷似一對孿生子,故名“雙子座”。巨蟹星體位於赤經8時25分、北赤緯20°附近,其狀似一隻螃蟹,故名“巨蟹座”。獅子星體位於赤經10時30分、北赤緯15°附近,其狀似一頭雄獅,故名“獅子座”。處女星體位於赤經13時、南赤緯2°附近,好似一位手持一捆麥子的少女,酷似古巴比倫神話中的豐收女神之像,故名“處女座”。天秤星體位於赤經15時、南赤緯15°附近,其形似一女子手持一天秤,意指羅馬正義女神阿斯特拉雅,故名“天秤座”。天蠍星體位於赤經16時30分、南赤緯30°附近,其形酷似一隻蠍子,故名“天蠍座”。人馬星體位於赤經19時、南赤緯25°附近,其形像一個騎士張弓搭箭,呈蓄勢待發之狀,故名“人馬星座”,也稱“射手座”。摩羯星體位於赤經21時、南赤緯20°附近,其形像一隻具有魚尾巴的山羊,故名“白羊座”。寶瓶星體位於赤經23時、南赤緯10°附近,其形像一個人從水罐中倒出一股清泉,這可能與古時寶瓶星體從東方升起以及中東地區洪水氾濫的雨季相關,故名“寶瓶座”。
諸星拱衛環繞,天文學家從形態中想象它們的物象,本意是為了記憶和辨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天文奇觀竟與後人預測禍福吉凶的算命相聯絡。或許你會疑惑,西方人究竟是如何透過占星來預測運勢的?事實上,在他們看來,人的一生際運均與星勢密不可分。
首先是定宮位,凡出生時位於東方地平線下、卯位上的星座,即為第一宮命宮。由此,逆時針確立十二宮位,依次為第二財物宮、第三兄弟宮、第四田宅宮、第五男女宮、第六奴僕宮、第七妻妾宮、第八病厄宮、第九遷移宮、第十官祿宮、第十一福德宮、第十二相貌宮。此十二宮,對應人生的十二個方面。
其次,看七曜(日月五星)所在宮位的情況,以此推斷人生的各個方面,後來又有九曜(七曜加上羅喉、計都)、十一曜(九曜加月字、紫氣)之說。羅喉、計都、月李、紫氣稱為“四餘”,因不是真實存在的星宿,故名“暗曜”。羅喉、計都和日食、月食有關,而月李、紫氣究竟為何物?目前,天文學家對此尚存爭議。一般而言,木星、太陽屬吉星,火星、土星、羅喉、計都、月李屬災星。若眾星曜聚於同一宮中,或位於正對的宮位,則被認為對命主的運勢有較大影響。西方術士有口訣,倘若好的運勢,謂之“金騎人馬”“水居雙女”;倘若不好的運勢,謂之“木打寶瓶”“火燒牛角”。
再則,結合流年中七曜在各宮的情形,推斷此年吉凶。北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年)在敦煌刊刻的《康遵批命課》中,就記載了一則以星宮運勢算命的例子。據史料記載,某人出生時正好天蠍宮位於東方地平線下,此人就以天蠍宮為命宮。然後經術士推算,大約23歲到26歲時天蠍宮出位,由此,占星術推定此人如在此年歲,必遭疾病之患。利用七曜執行來推定運勢,需要具備相當的數理和天文知識,最早的精密科學遂由此產生。事實上,占星術是建立在對星宿認知的基礎之上。所謂星宿,指的是人們常說的八大行星以及恆星太陽和流動的彗星等。當人們仰望星空之時,遠望浩瀚“珍珠”散落於綢緞般墨藍的夜幕之上,遂情不自禁地想探索其蘊含的奧秘。在古人看來,蒼穹的奧秘不僅蘊含著自然界的法則,同時也暗藏著人類命運的真諦。
古老的華夏占星術
與西方人尊崇占星術一樣,中國人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占星系統。華夏先民為求農事順遂,於是日夜觀測星象,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東方星象學。這套星象學與西方占星術一樣,可以查究吉凶、輔國理政,正所謂“古之慾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後從事”。
早在遠古時期,華夏先民就與占星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三代時,凡君王出征、祭祀先祖,都需要夜觀星象,以占卜吉凶。春秋戰國時期,占星術被用來預測君王及國家禍福。凡王朝更替、新君登基,都需要觀星象以取吉日。這一時期,不僅諸子百家在思想領域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星象學也頗為興盛,諸如宋國的子韋、齊國的甘德、楚國的唐睞,都是享譽一時的星象家。秦漢時期,占星之術與讖緯之學緊密相連,在政治權力鬥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對宇宙與人世間的關係,以及星宮體系的淵源和流變進行了周詳的記載。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天文志》中記錄了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並將張衡所撰寫的《靈憲》等天文學著作收錄其中。在董仲舒等人宣揚的“天人感應”時代,小小的星宿被賦予了政治功能,上至國家攻伐,下至官員任免,似乎都可以從星宿的變化和運勢中得到印證。在古人看來,星宮的位移與王朝的命運息息相關,占星術成為帝王手中權謀的一把利刃。漢宣帝劉詢為了剷除以霍光為首的外戚勢力,便以星宮變化為名,將“賊”的名目強扣於霍氏家族,剿滅了霍氏家族在朝中的勢力,以此鞏固皇權。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火紛飛,百姓命運多舛,人們將自己的人生際遇假託於星空之中。三國時期,諸葛亮出山之初就對劉備說:“亮夜觀天象,劉表必不久於人世,荊州日後必歸於將軍。”梁武帝在《遊仙詩》中亦云:“水華究靈奧,陽精測神秘。”《晉書·陳訓傳》中記載星象家陳訓“少好秘學,天文、算曆、陰陽、占候無不畢綜”,陳訓也平步青雲,官至諫議大夫,成為一代碩儒。
那麼,古人是如何夜觀星象的呢?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顧炎武指出:“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族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在他看來,上古時期夜觀星象並非少數人的特權。三代時,凡男女老少,不論布衣還是官宦,都渴望探索蒼穹中的奧秘,以此尋找自己的人生座標。秦漢以後,因為解讀星象與君王之治休慼相關,也就成了欽天監等少數人的特權。經過歷史積澱和日積月累的觀測,星象學得以茁壯成長。
東方星象學
或許你會疑惑,星象學和天文學是否同宗同源,甚至就是合為一體的呢?在古人看來,天文指的就是天象,即由日月星辰乃至雲氣所構成的種種跡象。《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這裡所說的天文,指的就是人們透過劃定二十八星區,推算五星日月,以此記錄與人事吉凶禍福相關的星象異變,並作為聖主明君治國理政的參考。
從史料記載上看,古人在談及天文星象之時,多選用“天文”為專用名詞,一般不用“星象”代指。
那麼,古人所說的星象指的又是什麼呢?事實上,古人所說的星象大抵指的就是占星術。從今人的知識圖譜上看,占星術只是星象學的一個部分,即根據天空各類星象的性質、位置及異常變化,來預測和占卜自然界及人世間的異常變化。譬如,古人觀測到“天裂”這一天文奇觀,就會用占星術去解釋其背後的寓意。據《京氏易妖佔》記載:“天開見光,流血滂滂。”所謂“天開”指的就是天裂,而“流血滂滂”,指的就是人世間即將發生戰爭或面臨被屠殺的兇險。《漢書·五行志》中遺存有劉向的《洪範五行傳論》,其中就談及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東北方向發生天裂,“寬一十多丈,長二十多丈”。星象家預言,朝廷不久定要發生重大變故。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周勃帶兵進剿呂后,誅其全族。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北方再次發生天裂奇觀,又有紅色人形出現,長十餘丈。不少星象家言之鑿鑿,恐國中生變。確如所言,同年吳王劉率先叛離,吳楚等七國之亂遂起,死傷者無數。
占星術除了觀測星空異常之外,還有一套闡釋理論作為支撐。以天裂為例,按照佔星之說,之所以會產生如此星象,主要在於宇宙天地間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天、君主都屬陽氣之類,而地、大臣則屬陰氣之類,故陽氣不足、陰氣太盛時就會發生天裂,意在暗喻君主勢弱,故遭外戚或權臣所欺凌。在古人看來,天、地、人本來就是一個和諧的整體。陰陽二氣是調節萬事萬物變化的氣韻所在,倘若陰陽不和,必生異變。漢代遺存至今的“東宮蒼龍”“南宮朱雀”“西宮白虎”“北宮玄武”等氣勢圖,大抵說的就是這類神話故事。
星座文化在宋代的發展
古巴比倫產生十二星座之後,便將其記錄在一部名為《當天神和恩利勒神》的泥板書之中。這一學說很快就傳入古希臘,而後又傳至天竺(今印度),並被佛教僧徒吸納進佛經之中。隋朝初年,一位名叫那連提耶舍的印度高僧來中國傳教。他帶來了大量佛經,並親自翻譯成中文。在他所翻譯的一部名為《大乘大方等日藏經》中,就記載了十二星座的學說。唐代以後,隨著佛教在中原大地的廣泛傳播,星座文化很快被中國人所接受,並借用中國的神獸或神祇來加以詮釋,從而促使其“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