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一片一片的切開,共計2.7萬片,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這不是什麼恐怖電影,這是美國女子蘇珊十五年來一直在等待著的宿命。十五年前,蘇珊決定將自己的軀體捐獻,為人體數字化做出貢獻。
何為人體數字化?
科學的解釋是:數字化虛擬人體器官是依靠計算機和影象處理技術重構出能夠調控的、可視的、虛擬人體器官形態的三維模型。
它是將成千上萬個器官斷面資料資訊在計算機裡重建成器官的三維立體結構。
而所有的資料資訊都來源於真實的人體,這也是為什麼即便這是對人類巨大貢獻的舉動,也幾乎沒有人真正將自己的軀體捐獻去做研究。
蘇珊是第一個自願參與者。
罹患多種重症後,她選擇邁向人體捐獻的道路
解剖學作為醫學的基礎,如果對人體的結構不瞭解,醫生就很難醫治患者。由於屍體是一種珍貴的資源,很難滿足日常教學需要,而且屍體不能反覆使用,於是有人提出數字化屍體的概念,因為虛擬的屍體可以無限次數進行解剖。於是美國在1986年開始籌備可視人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卻很難有人自願參與捐獻。
不過,一位叫蘇珊的人成為世界上首個自願捐獻身體來做人體數字化的人。
蘇珊是一個從小就苦命的女子,她本來出生在美國,卻被父母丟在了德國,由年邁的祖父母進行撫養,後來祖父母相繼離世,孤獨無依的她曾住進了孤兒院,而且經常受到戰火連天的苦難。在二戰結束後,她才歷經辛苦來到美國。在美國結婚生育後,她又因為遭遇車禍而過上了輪椅生活,在丈夫去世後,她又遭到了女兒的拋棄,於是她又回到了孤苦無依的狀態。
一次偶然的機會,蘇珊在報紙上看到了這個計劃,於是撥通了專案負責人斯皮策教授的電話,她表示要在死後捐獻身體,想要被切割。
斯皮策十分高興,因為這是自這個計劃實施以來,第一個表示自願參與的人。但是在瞭解了蘇珊的情況後,他勸其放棄,因為蘇珊不僅經歷過車禍,還因為乳腺癌而被切除了雙乳,還患過黑色素瘤、潰瘍和糖尿病等。因為斯皮策想要是健康的人體。不過斯皮策教授心裡明白如果拒絕蘇珊,那麼將會喪失這次好機會,因為遲早有一天,斯皮策也需要採集罹患過疾病的人體樣本。
蘇珊也再次表明了自己捐獻的決心,斯皮策被她的精神打動了,答應了她的捐獻請求。從那時起,蘇珊的人生便開始在等待死亡,但是她並沒有等死,而是悉心學習解剖前的知識,瞭解自己在死後會面臨的一切。
在2015年,85歲的蘇珊因肺炎去世。很快,她的屍體被轉移到醫院的實驗室,斯皮策進行遺體物理切割。這整個過程透過《國家地理》雜誌記錄了下來,並在2019月1月發表。
因此,蘇珊的屍體被製成了2.7萬份切片,在錄入電腦後,成為目前來說解析度最高的虛擬可視人。
隨著人們對遺體捐獻的瞭解,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這種屍體處理方法,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在做完研究後,捐獻的遺體會如何處理呢?
做完研究之後,捐獻的遺體會被火化還是丟棄?
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50萬患者因為器官功能衰竭等著器官移植,但是僅有1萬患者移植成功。另一項來自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的平均器官供需比例為1:20~30,也就是說每20~30人之間,只有一個人能夠得到移植。
在通常情況下,不管是在醫院還是醫學院,在對遺體進行解剖後,一定不會將遺體丟棄。對於沒有典型疾病的健康器官,會在3年完成教學後製成標本。對於沒有留在醫院或醫學院的遺體,每年都有一次撒入大海的紀念儀式。
其實,當遺體在進入解剖樓後,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對遺體是非常尊重的,在上解剖課前,所有學生都要向遺體默哀30秒,因為這具遺體是學生在未來職業道路上的一盞指明燈,是不可能當作垃圾對待的。
因此,在做完研究之後,捐獻的遺體是不會被丟棄的,是能夠得到妥善處理的。
捐獻遺體無償,為什麼接受遺體卻要收費?
我們都知道,捐獻遺體是自願的、無償的,並不涉及費用問題,但是為何器官移植的手術價格會如此昂貴呢?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器官移植學組委員劉磊對此解釋,器官移植並不是捐獻者和接受者兩者之間的事,因為器官移植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工程,這整個過程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花費。
首先,器官移植手術在開始的時候,參與的醫護人員就需要幾十位,以保證健康能夠毫髮無損地將器官取出。
其次是器官的儲存及運輸,因為器官在離開人體後,需要非常嚴格的儲存條件,這樣才能保證器官的有效性,而且對器官運輸的時間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通常最後留給醫護人員的時間僅有幾個小時。
最後,當器官被移植到接受者體內後,需要一系列的術後治療和護理,這些專案都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因此,器官移植手術的收費是合理的。
每一具自願捐獻的遺體都是對人類醫學做出的貢獻,都值得尊重和得到妥善處理。
參考資料:
[1]倪晨,邱鵬,王鋒,曹慧.數字化可視人體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療裝置,2013,28(08):67-69.
[2]《我國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生命盡頭,你願意捐獻器官嗎?》.健康時報.2017-06-09
[3]張露青,陳輕獲,謝曉純,王鵬飛,丁炯.後續服務和紀念方式對遺體捐獻意願的影響[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3-3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