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內鋼產量趕超英國。後來內部不斷將時間縮短到8—10年。即鋼產量由1957年的520萬噸再過五年達到3500萬噸到4000萬噸。
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會議調整了“二五”計劃的指標,鋼產量由1200萬噸提高到3000萬噸,糧食從5000億斤上升到7000億斤。農業提出“以糧為綱”,要求5年、3年甚至1-2年達到12年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工業提出“以鋼為綱”,將趕超英國的目標縮短為7年、5年以至3年。 再後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全民鍊鋼的大躍進。
1958年12月19日黨中央宣佈,提前12天完成鋼產量翻番任務,鋼產量為11 08萬噸,生鐵產量為1369萬噸。實際上合格的鋼只有800萬噸,所煉300多萬噸土鋼、416萬噸土鐵根本不能用 。
提問:為什麼那麼多身經百戰的領導人會做出大鍊鋼的低階錯誤?為什麼在新中國成立不到10年的時間工業基礎相當弱的時候會提出“以鋼為綱”?
看看1958年9月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指出“鋼鐵工業是整個工業的基礎,是整個工業的綱,是整個工業的元帥。”
很多人歸結為當時領導人的冒進和脫離實際,是不懂科學、不尊重實際,更有人認為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但從當時提出的農業“以糧為綱”和工業“以鋼為綱”口號和目標看,說明我國當時的領導人已經非常明確的認識到兩點:糧食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鋼鐵是整個工業的基礎。
那些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領袖們比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地到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更明白鋼鐵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更急於想透過提高鋼鐵產量擺脫貧窮落後的帽子。
有的人可能會說,現在的核心競爭力是高科技,這話現在看是沒錯,畢竟現代國家的國力競爭更多地體現在科技領域的競爭,但是無論何時國家之間競爭的基礎都必然是兩大基礎邏輯點:糧食是老百姓生存的基礎,鋼鐵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即使從現在的角度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高科技水平決定著讓你生活得有多好,而以鋼鐵為基礎打造的全產業鏈才是一個國家生存的基礎,這一點已經成為目前我國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競爭基礎。
從當時的現實情況看,我國1957年的鋼產量只有520萬噸,而當時美國的鋼產量為10225.3萬噸、俄羅斯為5117.6萬噸、日本為1257萬噸、德國法國英國分別為2740.1萬噸、1409.6萬噸、2204.7萬噸,這就是我國的工業現實,在當時的主要大國對我國經濟封鎖、新中國成立以後急於在世界上建立自主工業體系的時候,提高鋼鐵產量無疑是最重要的基礎。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中國成立70年的時間裡,鋼產量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歷程。從1949年的15.8萬噸發展到2020年的106476.7萬噸。
我國鋼產量全球佔比也從不到0.1%上升到一半以上併成為鋼鐵第一大國:
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佔當年世界鋼產量的0.1%;
1978年,我國鋼產量佔全球鋼產量的4.44%;
1996年,我國鋼產量佔全球產量的13.5%;;1996年我國鋼產量超過1億噸榮登世界第一,
2019年,我國鋼產量佔全球產量的54%;
2020年我國鋼產量佔全球產量的57%。
鋼鐵產品因其塑性、韌性、強度以及經濟性的特點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基礎生產資料,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歷史上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等無一不經歷了以鋼鐵為支柱產業的重要發展階段。更重要的是,即使到目前的科技發達程度看,我們仍然難以在可預見的將來,有任何其它材料能代替鋼鐵現有的地位。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並仍然是是國家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正是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才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目前,我國已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尤其是處於工業體系核心的製造業已經具備全球矚目的規模優勢。
我國的航空航天發展迅速、我國的航母製造振奮人心、我國的產業供應鏈日益健全、我國的生活用品日益豐富,這背後無一不依賴於鋼鐵工業的發展和支撐。
雖然,我國距離世界製造業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國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正在向製造業強國和高質量的製造業體系邁進。(麒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