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熱帶榕樹,書接上文,本篇繼續探討百越文明演進史。
上個影片中,我們大致分析了吳國的地緣結構,簡單來說,吳國東臨大海,西靠強楚。
吳、楚間夾著必爭之地“江淮地區”,兩國在此長期拉鋸,但是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取得關鍵性突破。
所以吳人想擴張,只有兩個選擇,北面諸侯林立的華北平原,以及南方百越雜居的浙閩丘陵。
一、伯舉之戰
從歷史的角度看,吳國早期數代君主堅持了“北和諸侯,南吞百越”的戰略。
這無疑是非常明智的,在歷經壽夢、諸樊、餘祭、餘昧、僚五代君王后。
吳國在文化血緣上基本被中原接納,成為了“諸夏”之一,南方的擴張也比較順利。
于越部落雖然在楚國的扶持下,逐漸改組為分封制國家,但基本被趕出了肥沃的太湖平原。
以上內容前兩個影片已經講過了,這裡不多贅述。
時間到了春秋晚期,第六代吳王闔閭即位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楚國出問題了。
首先是連出昏聵之君,例如好色成性的楚平王,親近奸臣費無忌,強娶兒媳婦。
最後的結果是引發內亂,太子流亡,大夫伍奢全家除伍子胥逃亡外,全部遇害。
伍子胥像
楚平王之後是楚昭王,這是一個明君,不過他繼位時還不到十歲,長期被架空,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這種情況下,你肯定不能指望楚國內政有多清明,而混亂的內政,肯定也會影響到外交。
公元前509年,唐、蔡兩國君主作為附庸,向楚國進貢美玉和駿馬。
根據《左傳》記載,大臣子常看到了也想要一份,唐、蔡兩國拿不出來,結果:
“子常欲之,弗予,三年止之。”
相當於和楚國睦鄰友好的兩國君主,無理由被扣押了整整3年。
以至於蔡侯將之視為奇恥大辱,費盡周折回國後,將玉丟入漢水,發誓道:
“餘所有濟漢者而南者,有若大川!”
然後就把自己的兒子派到晉國當人質,改換門庭,四處活動,拉攏各諸侯國共謀出兵,報仇雪恨。
晉國和楚國本來就是戰略敵人,於是乘此機會,在公元前506年組織了召陵會盟。
按照典籍名單,晉、齊、宋、蔡、衛、陳等17國集會於此,共謀伐楚大計。
那麼這段時間吳國又在幹嘛呢?在挖楚國的牆角。《左傳》記載公元前508年:
“桐叛楚,吳子使舒鳩氏誘楚人。”
桐國和舒鳩本來也是楚國的附庸,他們突然叛變的原因史料上沒有記載。
事實就是,這兩個小國將楚軍引入吳軍的伏擊圈,楚國大敗,喪失了大別山以東的勢力範圍。
講了這麼多,其實只想表達一個觀點,當時的楚國,因為外交失誤,在國際上已經相當孤立!
後人常常只記得伍子胥和孫子運籌於帷幄之中,連戰連捷攻入楚國國都的輝煌,但吳國並非孤軍作戰!
現代出土的《清華簡》補充了很多《左傳》中沒有記載的細節,所謂:
“晉與吳會為一,以伐楚,門方城。”
也就是說,召陵會盟後,17國聯軍一鼓作氣,與剛剛在桐國設伏,大獲全勝吳軍合力攻破楚長城。
隨後晉國出於自身考慮,暫時退出了戰爭,吳國則聯合唐軍繼續進攻。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柏舉之戰!
孫子與伍子胥採用了“舍舟於淮汭”的奇襲之計,幾乎將楚國逼到了亡國邊緣!
綜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到,如此偉大的勝利,吳人的善戰固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楚國因為自身的失誤,在國際上陷入了“以一當十”的外交困境。
反觀吳國,則充分利用了這一點,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最終“聯眾擊寡”打敗了敵人。
戰爭的謀劃並不僅僅在戰場上,再能征慣戰的國家,也難以抵擋眾怒。
二、戰略
柏舉之戰結束後,吳國的地緣結構得到了巨大改善。
根據史料記載,戰後吳軍甚至於推進到了番邑,大家就是今天的鄱陽縣一帶,楚國被迫遷都。
相當於整個江淮地區都被吳國控制!
如果大家看過上一期影片,應該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情況不發生變化。
楚國可以說已經喪失了繼續與吳國對抗的資本。
然後就在這關鍵時期,吳王闔閭為穩固後方,南征越國,居然被打傷致死,夫差繼承王位。
接下來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為報國仇家恨,吳國很快發兵征討越人。
可就在戰爭即將勝利時,夫差又放了勾踐一馬,臥薪嚐膽的故事由此而來。
按照現代比較流行的評價,夫差純屬是飄了,自我感覺良好,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不過出土的清華簡中,有一篇《越公其事》,補充了很多細節。例如夫差在考慮如何處理勾踐時,說到:
“自得吾始踐越地,以至於今,凡吳之善士將中半死矣。”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中,吳軍雖佔上風,但因為越人的拼死抵抗,傷亡非常大!
越軍殘存的兵力也不是常見史料中的5000人,而是8000人。
再打下去,萬一翻車怎麼辦?伍子胥本來是堅決要消滅越國的,聽了夫差的分析:
“申胥乃懼,許諾。”
事情到此為止,你也不能說誰昏庸,君臣間也沒有爆發嚴重衝突。
真正的大問題出在夫差取勝回國之後。根據《史記》記載:
“七年,乃興師伐齊。”
齊國此時正在爆發內亂,戰敗,然後:
“九年,為鄒伐魯。”
魯國臣服後:
“十年,因伐齊而歸,十一年,復北伐齊。”
又過了兩年:
“十三年,吳召魯、衛之君會於橐皋。”
這種頻率,恨不得是年年出兵北伐了,至此,吳國的戰略方向徹底轉變,北進中原成為主流。
對於這種情況,伍子胥是非常憂慮的。例如《史記》記載他勸吳王夫差:
“越在腹心,今得志於齊,猶石田,無所用。”
吳國真正的心腹大患是越國,現在天天北伐,跟齊國打仗,就算打贏了,又有什麼好處?
君臣之間因此爆發激烈衝突,後來伍子胥被賜死。他揚言,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城門上,我會親眼看著吳國滅亡!
這裡還要補充一個背景,按照《吳越春秋》的說法,那段時間:
“連年不熟,民多怨恨。”
也就是說,吳國是在遭受連續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不斷挑起與北方諸侯的戰事的。
三、聯眾擊寡
吳國的征戰,從戰術上看,有勝有敗,總體而言,獲勝的次數要多一些。
魯國基本臣服,齊國遭受重大損失,連晉國也有讓步的意思,其他小國更不用說。
吳、晉黃池會盟
這從《史記》中記載的黃池會盟就可以看出來了,所謂:
“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
問題是,這是要付出代價的,原先與中原關係極好的吳國,逐漸變得極端孤立。
典型案例,可以參考吳王夫差十三年的“子貢亂五國”。
當時齊國要進攻魯國,孔子為了保衛家鄉,派出弟子子貢去當說客。
子貢先是利用齊國的內部矛盾,說服將軍田常故意打一場敗仗,以削弱國內權貴的地位。
那怎麼打敗仗呢?敗給魯國是不太可能的。
於是子貢又跑到吳國給夫差帶高帽子,勸他出兵北上,打擊齊國,爭霸中原。可是夫差擔心背後的越國偷襲啊!
子貢說沒問題,我探探虛實,然後見到了勾踐,勸他這時候忍一忍,姿態放低點。
吳國解除了後顧之憂,果然北上。
結果子貢又跑到了晉國,便宜不能讓吳國佔了不是?得勸晉軍設埋伏。
等吳軍打敗了齊軍,疲憊不堪,再乘虛而入,一定能殲滅其精銳。
最後的結果是,魯國倖存了下來,齊國打了敗仗,但是很滿意的撤兵了。
晉國重創了吳軍,削弱了夫差的實力,越國則養精蓄銳,看了場好戲。
《史記》曰: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所以,吳國並非是突然間敗給越國的,夫差的精銳之師和多年積蓄的國力,很早就在中原遭受了巨大消耗。
勾踐的“三千越甲可吞吳”,很大程度上也是“聯眾擊寡”,利用了敵人的失誤。
正如《吳越春秋》提到的,越軍討伐吳國時,已是:
“吳國困不戰,士卒分散,城門不守。”
吳國之敗,和楚國其實沒什麼兩樣,“以一當十”下,再善戰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從古至今,人們往往喜歡傳揚讚美以少勝多,以寡擊眾的奇蹟。
但事實上,如果將視野放大到整個歷史環境下。
不管是柏舉之戰,或者是勾踐伐吳,都是爭取大多數勢力的支援,以多勝少,聯眾擊寡的結果。
像春秋時期這樣的多強並立格局,四處樹敵,以一當十,或許會因為國家善戰,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一些勝利。
不過長遠來看,大機率是會失敗的,這樣的案例古今中外都不少。
那麼勾踐滅吳後歷史又會如何發展呢?我們下一篇再講。
參考資料:
《左傳》
《史記》
《清華簡》
《吳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