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入手OPPO Watch 2「ECG版」。
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O系穿戴產品,目前我使用的主力穿戴裝置為——華為Watch3。看了下全網也幾乎沒有兩者的詳細對比測評。
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光巖就冒著被兩家鐵粉圍攻的風險,以一個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深入體驗下OPPO Watch 2 ECG版,順帶和 華為Watch3 做一個全面對比吧!
(可能大概也許是全網最詳細的對比評測吧!)
這次測評主要採用「半問答形式」
所涉及到的個人觀點輸出比較多,輔以客觀資料表達。因此,測評內容主觀性較強,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區友好探討。
OPPO Watch 2 ECG
【內容說明】
●為了方便稱呼下文中:
「OPPO Watch 2 ECG 版」簡稱為「OW2」
「華為 Watch 3」簡稱為「HW3」
●所體驗內容僅侷限於以下條件:
OW2 固 件 版 本: OW20W3 11 A.51 d784fa8b
OPPO健康app版本: 3.9.8 c02f8db 211109
HW3 固 件 版 本: 2.0.0.198
華為 運動健康 版本: 12.0.10.310
測 試 日 期: 2021年11月
●超長文,想選擇性閱讀的,自食目錄:
① 前記
② 對 OW2 外觀的看法?
③ OW2 哪些地方比 HW3 做得好?
④ OW2 做的不如 HW3 的地方?
⑤ 有哪些影響體驗的地方?(及建議)
⑥ 對於 OW2 的綜合評價以及選購建議?
⑦ 光巖對於智慧穿戴行業有什麼看法?
●先說結論:相較於HW3【外觀 OW2 完敗】
想看開箱和實拍美圖的夥伴可以戳這:檢視連結
來說說為什麼OW2完敗?
與其說是HW3和OW2的外觀之爭,倒不如說是智慧手錶的【方圓之爭】,其實是這個是各花入各眼的事,主觀性非常強,就像是豆腐腦的【鹹甜之爭】,沒有標準答案。
至於我的個人觀點,再套用下我之前我測評 HW3
(檢視連結)裡面輸出過的觀點:
圓形錶盤的華為HW3
我個人認同圓形錶盤的理由是:
● 雖然矩形錶盤的資訊獲取量更大,但我不認為手錶端是需要大量獲取資訊的裝置,需要的是獲取關鍵資訊,因此這個優勢我個人認為不足以支撐其形態;
● 圓形的錶盤個人認為更好看,更加接近傳統腕錶,裝飾屬性更強的同時,也減弱了方表過分的科技感和違和感,更加不打擾的設計可以適應更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
● 由於Apple Watch實在太過成功,市場認知度很高,一枝獨秀。以至於「方」和「圓」雖然都是基礎圖形,但做方的智慧手錶,客觀上多多少少會給人有一種“模仿”蘋果的感覺,包括 OW2;
綜上所述,就這兩款錶盤形態不同的表來講,我個人更加偏向於 HW3 的圓形錶盤設計。外觀也是我之前入手 HW3 的最大因素之一。畢竟作為顯性穿戴產品,裝飾性還是一個重要的考慮維度。
當然了,既然我會入手 OW2,證明了雖然兩者我更為喜歡圓形錶盤,但定然也不至於厭惡方形錶盤。
而在一眾方形錶盤的產品中,OW2 相對來講其設計與細節層面還是很有「特點」的,比如雙曲面設計在提升操作手感的同時,也一定程度提升了整體精緻感,並且降低了和AW的撞衫感。
(PS:熟悉光巖的同學應該知道我個人一直很推崇雙曲面,包括手機。)
特別是 ECG 心電版本的 OW2,整體的質感會比普通版高出幾個 Level,為全系產品唯一採用「316L不鏽鋼」表體、「陶瓷」背殼和「藍寶石玻璃」的光電感應元件蓋板的版本,整體的質感還是非常出眾的,這點的材質運用和 HW3 倒是如出一轍,兩者可以掰掰手腕,好不好看因人而異,但所表現出來的質感兩者均為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智慧手錶之一。
OW2 展示
一、【互動體驗】
此乃從HW3轉換但OW2上,最明顯的感知。
形容一下這種感知差,假設AW的體驗為10分的話,OW2可以衝到7-8分,而HW3則在5分上下。
首先整體的流暢度上非常好,幾乎可以媲美蘋果!
當然了,也可以說是模仿蘋果。有了蘋果這個好老師,OW2 這個學生做起課題來要輕鬆不少(據小道訊息說 OPPO 還挖來了AW 的工程師?),包括互動邏輯這一塊,也學的行雲流水,加上矩形的錶盤,整體也比較符合手機上使用的互動體驗。
從結果來講,非常不錯。
其次是動效和視效上,HW3 不知何因,在後續的系統更新中,取消了很多動效和視效,比如通知動畫、背景模糊和過度動畫等,可能是為了續航,令人詫異。
而在 OW2 上可以說是量足管飽了!客觀講是目前非蘋果智慧手錶中,做的最好的產品了(或許沒有之一)。
蘋果表表示一臉問號
二、【生態建設】
再來說說生態建設,這個也是目前非蘋果系全智慧手錶的一個「瓶頸」和永遠的痛了。更加是所有硬體廠商無法繞開話題,這點兩家做的都不能令人滿意。
現階段 OW2 總計上架應用數約64個,當然這個資料是有一定水分的,因為雞賊的OPPO把一些系統應用也放在了應用市場內。第三方應用差不多在50個上下吧。
目前OW商店上架的所有應用
你可能要問:咦?不對啊,這麼來看也沒有比HW3體驗出優勢啊,光數量的話說不如華為還更多呢?!
之所以說 OW2 生態更好的原因主要體現在2方面:
● 第一個方面是,OW2 的應用「質量」和「獨立性」更高。
以兩者都有的百度地圖為例:
HW3商店下載的百度地圖儲存大小不到1M,而OPPO手錶商店下載的則達到44M!這懸殊的差距,在功能性上的體現就是,HW3 上包含百度地圖在內的多數應用,依然無法脫離手機使用,功能也相對簡單。與其說是APP倒不如說像是「小程式」,更加適用於GT 2PRO這種RTOS系統,比如最近的Amzfit 的 RTOS 裝置中也採用了這種思路。HW3 沒有體現其硬體優勢。
而且華為引以為豪的鴻蒙分散式能力,事實OW和AW同樣支援,支援手機關鍵資訊投送到手錶螢幕上,比如導航、打車和航班等關鍵資訊。
更加別說像QQ、微信和音樂這種「國民應用」了,華為目前壓根沒有(不過據稱已經在洽談了,等 HW4吧)。
但需要指出的是,事實上個人並不認為在手錶上進行原可以在手機上輕鬆完成的工作是多麼明智的選擇,其真正的意義可能在於覆蓋偶發場景下的獨立使用,哪怕其使用場景僅佔全部場景的1/10,比如手機沒電了,或者出門運動等,就可以不帶手機,單獨用手錶與外界保持基本的連線。
但事實上基於 AOSP 的鴻蒙 Watch 是有能力做獨立應用的(參考第三方 ADB 應用安裝),加上硬體底子在那裡,倒是可以期待下後續更新,唯一的羈絆可能是續航了和推進進度了(很顯然我等不起了)。
● 第二個方面是:OW2 的「第三方」擴充套件性更強。得益於魔改Android的功勞,不必像 HW3 那樣頂著鴻蒙的帽子有所避諱(花粉別噴我,這個是華為工程師微博上自己說的),加上不同於HW3為圓形螢幕,OW2的適配要簡單的多。可以ADB安裝一些不在官方應用市場的app,比如:酷安、B站、抖音等等。
比如第三方應用市場,Etralab
三、【資訊展示】
這點不必多言,無論是資訊顯示密度、排版等方面,OW3的方形錶盤都有較大優勢。
圓形錶盤則幾乎只能劇中顯示關鍵資訊。
但這點在訊息通知等層面的影響並不大,就像我前面說的,手錶並不需要接收和處理複雜資訊。
可能在應用適配和使用者習慣上會相對更加延續手機,普適性更強。同時整齊的排版,也也有助於資訊快速獲取。
四、【續航充電】
「全智慧可以使用4天」
「充電10分鐘,使用一整天」
這兩句 Slogan 是 OW2 的重要宣傳賣點。
對此我驗證了下,首先是全智慧模式續航4天這件事【是!真!的!】基本能達到3.5-4天
HW3 之前釋出會宣傳的也是4天(後來宣傳頁改了3天)但實際使用則只有2天出頭。本以為 OW2 估計也會「虛標」,但實測結果是按照我之前 HW3 的使用模型,可以做到4天!
這應該主要是 OW2 容量更大的 510mAh 電池(比HW3多出的60mAh)和其宣傳的「雙擎續航」有關,這個廠商的宣發影片和測評裡介紹的很詳細,就不贅述了。總之帶來的結果就是──目前全智慧手錶中頂級的續航水準,我為這句話負責。
快充
再者是充電,在被 HW3 折磨過以後,OW2 的充電速度帶來的對比感就像是「龜兔賽跑」。
HW3充滿電全程根據不同室溫在90─120分鐘左右,
OW2大概在40─60分鐘上下,基本只需要 HW3的一半時間,甚至更少。
這其中的原因我之前HW3的深測中也提到過,主要是不同廠商對於「有線」和「無線」充電的取捨問題,由於手錶體積限制,散熱不佳,無線充電的功率做不上去,導致包括HW3在內的所有使用無線充電的產品,充電時間都不短。
反之則是類似歐魅的觸點有線充電,沒那麼“高大上”,普適性也不如無線,甚至可能後續還會有觸點氧化問題,但就是能做到「快」「很快」。
我個人是比較認同這種取捨的,所帶來的體驗提升,利大於弊。
HW3
整體來講,長續航+快充,是目前電池沒有突破性發展的前提下,減輕續航焦慮的最好途徑,這點我認同OPPO務實的思路。
五、【價效比】
這點本來不應該放進來說,畢竟不同人對於「價效比」的定義不同。哪怕是 HW3,我也沒有認為他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有多貴,有多麼割韭菜,需求定義價值,這也是市場化自然競爭的結果,沒有好壞。
只是相比之下,OW2 的價效比確實相當高,哪怕是ECG 版本,第三方平臺也只需要2K出頭。綜合產品力,這個價格相對來講還是比較良心的,看得出綠廠還是想分一塊穿戴市場的蛋糕。
六、【裝置開放】
雖說一般同品牌內產品生態結合適配最好。
但華為做的還是有些過頭了,人為製造裝置壁壘不少,用過華為穿戴產品的都應該知道,華為穿戴對於非華為手機的支援非常不友好!特別是iPhone使用者,不僅一般功能不能用,續航還直接縮減一半。
會缺失很多核心功能、核心賣點,包括但不僅限於:資訊跨屏投送、心臟健康研究、睡眠呼吸篩查、一碰傳等,詳細參看下表。
HW3對非華為手機的功能限制
而OW2這邊則會好很多,雖然依然會有些功能依賴於Color OS系統的配合,比如:電競模式和遙控拍照。但總體來講,都是些無關痛癢的非核心功能,不影響核心體驗。
其實我也不明白,在只有存量裝置沒有太多新增裝置的情況下,華為基於這種半封閉政策的意義何在。
七、【維護展望】
這點就要從我對HW3的心路歷程說起了,從首發購買到現在想賣掉,HW3讓我從開始的「理解」變成了「不解」,有一句話說就是:「勇於認錯,死心不改」
在HW3的使用期間,我與華為工程師線上、電話溝通了無數次,我能感受到他們想做好,態度誠懇,但一週、兩週、一個月、兩個月,我實在是等不了了。甚至溝通中,內部員工也透露出對這款產品的矛盾和不自信。
顏值是真的高
相比之下,OW3有一個不錯的產品基礎,並且總體上不同於華為在穿戴市場的「守擂方」,OPPO屬於「攻擂方」相對來講會更加積極主動,短期內的盈利壓力應該也沒那麼大。
比如在酷安就有產品經理@Lubia 經常於使用者溝通與聆聽,在這點上,華為缺失一個更直接的垂直反饋互動通道,總體上還是略顯“傲慢”了些。
不過這裡有一點也想問問大家,非 OPPO 使用者好像用不了OPPO社群app?那如何反饋呢?
八、【其他細節】
自動運動記錄、暫停做的比華為要靈敏很多,華為除了時間閾值還有心率引數閾值,很難觸發。
還有非本系品牌的連結穩定性也比之HW3要高。因為華為需要安裝HMS,同時維持兩個後臺的穩定性要更差一些。包括HMS的耗電也不容小覷。
再者,可能由於螢幕形態的關係,HW3 的多數高階操作需要在手機上完成,比如睡眠結果檢視等等。這點總體影響不是很大,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客觀上少了一個互動步驟。
OW2 的語音助手也要比 HW3 的小藝要強的多,主要表現在喚醒更容易,同時功能更加強大,基本上接近手機上的小布了。
前面說了這麼多的OW2的「好」,自然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作為曾經穿戴市場的王者華為, HW3 在以下層面目前還是要優於 OW2 的。
一、【大健康】
「健康」作為智慧穿戴產品的“獨門絕技”,是非貼身的手機做不到的,因此健康在智慧手錶上的表現就變得非常重要。在這點上,得益於華為多年的資料和生態積累,在國內廠商中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其實硬體層面大家都大差不差,說來說去這就是PPG、ECG、血氧以及一些重力感應加速度感測器。檢測準確性也早就可以做到95%以上,差的那1%、2%意義也不大,比如像ECG心電的硬體軟體大家也都是好洛維提供。HW3就多了「薛定諤」的體溫監測。
OW2主要缺失的還是對於採集資訊的處理分析不如華為,在智慧穿戴上「軟硬一體」非常重要。
那華為如何相對友商產品做出差異化痛點呢?
答案是華為提供了【解籤服務】好比是你去廟裡搖了個籤,至於這個籤是上籤還是下籤則需要請人解籤,如果解出的是下籤還需要有人給你指點,而華為提供的“解籤”專案有:
● 科學睡眠分析、呼吸暫停篩查;
● 心臟健康研究;
● 血管健康研究;
● 呼吸疾病篩查(待OTA);
以及即將釋出的:
●冠心病篩查研究;
●高血壓篩查研究 。
這些和國內頂級醫療機構或學院合作的健康研究專案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給檢測結果這串數字“解籤”,甚至還提供醫療服務預約、回訪等一條龍服務。非常有助於篩查特定高危人群。
以心臟健康研究為例,按華為釋出的資料:自心臟健康研究專案上線以來,截止3月份已經有超過247萬的使用者參與了這個專案,有超過1萬的人員透過這個專案篩查出來存在心律失常高風險,篩查準確率達到了90%以上 。你別說,我身邊還真有朋友因為「呼吸暫停」接到過301醫院客服的電話回訪。
而OPPO這邊,雖然也有這方面的努力,比如推出了「鼾症監測」和「心率預警」但總體還是差些意思,比如睡眠監測的演算法準確性較華為還是不夠準,血氧監測的觸發閾值也過高,對於ECG心電和PPG心率的解讀也不如華為全面等等。
●不僅如此,OPPO在「大健康硬體生態」構建更是遠遠不如華為豐富,生態硬體屈指可數。華為經過多年發展,相對已經很豐富了,可可選擇的餘地非常大:比如最近釋出的ECG錶帶、便捷血糖儀等等。
華為大健康生態硬體具有壓倒性優勢
最後再提一句,這次OW2的ECG似乎不像一代那樣有二類醫療器械認證,暫時不清楚是因為在認證中還沒完成,還是壓根就沒認證。可以問下@Lubia 。
二、【運動體驗】
這裡倒不是說OW2的運動監測不準,相反,OW2的自動運動識別、暫停做的要比華為的好得多。可以看出底層演算法並不差。我這裡說的主要是是指「體驗」。
●總體來講,功能性和細節上還有一定欠缺:
比如華為watch可以做到在手錶連線手機時,兩者協同工作── 手機上開始運動自動同步到手錶上開始記錄心率,反之手錶上開始運動自動同步到手機路線等資訊實時檢視,這點OPPO則不行。
●其次是運動記錄的資料,相對華為會更加詳細和直觀。並且在手錶上提供的資料也更多,這點在後面的客戶端體驗中還會再次提到。
●華為還有手錶端的實時動態線路記錄,以及手機端的動態軌跡影片,最重要的是多年積累的運動健身課程非常多。
三、【硬體效能】
總體來講,
OW2的 4100+Apollo4s+1GRAM+8GROM的硬體配置和HW3的 麒麟710L+麒麟A1+2GRAM+16GROM,在處理器層面半斤八兩,差別不大。約等於七八年前旗艦機的效能水準。
但OW2在運存和記憶體上還是誠意不足,比如1G的運存,在前臺開啟app時,經常會導致後臺被殺的情況,包括即時通訊軟體的後臺。
再者8G的儲存實際使用也並不寬裕,對於這樣一隻功能豐富的手錶,這個儲存多少有些捉襟見肘。這個運存和儲存的限制,可能會影響這塊表生命週期內的後續升級和使用。
這點華為和蘋果倒是相當大方,把規格提升到了接近手機的水準。不過雖說華為大方,但在生態上的短板,多少有些空有一身本領無處施展的味道。
四、【客戶端App體驗】
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分主觀性比較強,僅作為參考。OPPO最近更新的健康app客戶端總體上還是有明顯進步的,但綜合來講和華為的客戶端還是存在一定體驗差距。
●從介面來看
先從首頁看。兩者的佈局思路大體相同。但OPPO健康app的功能的聚焦和直達不如華為。
運動介面,OPPO健康過分簡潔了,甚至可以說是簡陋。華為運動健康app有眾多課程,而且質量都很好,完全可以媲美第三方專業app,前期多數為免費課程,最近似乎開啟了會員制,不過收費也不高。
●從使用者體驗來看
OPPO缺少「使用者激勵」
就比如動態影片軌跡來說,這不僅僅是記錄,還有社交分享屬性。我經常在朋友圈上看到那些每天跑幾公里的運動達人賽動態影片,因為運動本質是「反人性」的,需要「炫耀」和「虛榮」去激勵。
使用者激勵這方面華為做的很好,比如「勳章」相比於OPPO會更豐富也更有質感。而且還會每月定期舉辦運動活動,透過運動達到一定成就。還會時不時跳出小字來鼓勵你或者鞭策你,讓你感覺與裝置有溝通感。
華為的動態軌跡影片
●從資料來看。
介面內的資料、圖表檢視,OW2基本只能看個大概,甚至連拖動時間滑條都沒有,而華為不僅可以全屏檢視圖表,還可以疊加圖表,以及拖動時間節點滑塊。
從心率、血氧、睡眠等資料展現方式來看,華為的相對要更加直觀。OPPO 則“借鑑”AW,但有些抽象。
最後,就是前面提到的由於OPPO的健康生態硬體圈剛起步,也缺少華為那樣接入多種生態硬體的能力。
五、【IOT生態框架】
其實智慧手錶作為貼身裝置,本來是非常適合作為控制終端的,但無奈OPPO的智慧家電生態做的不盡如人意,智慧曲線救國透過天貓精靈來控制,但這做帶來的是整合性和體驗深度嚴重不足。
●舉個場景例子:當我在床上看著電視,不經意間入睡,這時候智慧手錶監測到我入睡一定時間後會自動幫我關燈、關電視,畢竟光線噪音影響睡眠。這就是智慧穿戴貼身屬性帶來控制智慧家居結合案例。
六、【其他細節】
AOD就不用說了,想讓表看起來更像表,這點必不可少,雖然會影響續航,但在某些場合一塊黝黑的螢幕手錶看起來還是顯得比較愚蠢,不過聽說已經在做了。
久坐提醒不靈敏,這點不如HW3,經常我坐了幾個小時了也沒提醒。還有似乎也沒有洗手提醒。睡眠監測我會偶爾丟失資料。
再者就是手錶的周邊產品匱乏,由於OW2為定製化介面,導致第三方配件錶帶遠遠不如採用22mm通用錶帶的HW3,甚至連一個靠譜的轉接22mm錶帶的轉接扣都很難買到。
最後錶盤市場這一塊,OW2 有所欠缺,基本都是官方錶盤,好處自然是免費,而且品質有基礎保障。
但缺失第三方開發者,整個錶盤的數量和創意還是貧乏了些。希望開放第三方開發工具,打造錶盤市場生態。
一、【Children 微信體驗】
●這個兒童微信的接受訊息的邏輯有點BUG,比如我們手機和手錶斷開連線,但我手機仍然在使用,可以看到訊息,等到我去手錶上開啟微信時,會把斷開後所有的微信訊息再推送一邊,頭像單獨橫跳……
●再有一個就是在某些場景,會出現兒童微信的備註,羞恥感爆棚好吧。
●最後就是在電腦登陸微信後,如果開啟手機靜音,等待電腦下線,自然會保持靜音的BUG,這裡又要友好問候張小龍先生了。
兒童微信終究只能是一個過度方案,看張小什麼時候開竅出個正經的手錶版吧。
二、【OPPO健康細節】
●這點還是前面提到過的問題,打造「運動健康閉環」,將「課程」、「使用者激勵」等完善起來。
三、【介面互動層面細節】
●這個應用列表介面,我怎麼看都覺得吧HW3和OW2的介面互換會更完美???
一個是在圓表裡塞進了一個方形列表!
一個是在方表裡塞進了一個圓形列表!
不覺得在智慧手錶寸土寸金的螢幕上,這樣浪費四個角很浪費嗎?!況且OW2還沒有HW3的旋轉錶冠,使用起來並不能令人愉悅。
●說到應用介面,別的地方都借鑑了手機上的操作邏輯,但唯獨解除安裝應用這點,需要點進應用列表,費力找到應用市場,再找到次級選單再解除安裝。
為何就不能借鑑手機的邏輯,長按圖示後,除了可以移動位置,在四個空出的角上顯示一個垃圾桶的標籤,直接拖到角上確認解除安裝。
●建議參考三星和華為,給手錶增加「手勢操作」,比如搓手指開啟支付碼、握拳接聽電話等等。
理由是在智慧手錶的使用場景上,並不能保證一定可以雙手操作。如果需要調整手姿才能達到,倒不如直接開啟放手方便了。(比如我在吃小龍蝦)
洋洋灑灑說了一通,那麼對於光巖我個人而言,
OPPO Watch 2 ECG版到底如何呢?
總體來說,我對OW2的整體使用感受還是正面居多,在與 HW3 的對比中,不能簡單說誰好誰壞,總體來說在需要長期投入的生態建設、健康和演算法資源上,OW2還是要略遜一籌。
而在手錶的基礎體驗、使用者理解和生態建設等層面,則相比於HW3 完成度要更高。
個人觀點是: OW2 能覆蓋更多的使用者群體和需求,也更智慧化,對於這款產品還是比較滿意,可以給到8/10分。
都說安卓世界的「全智慧手錶」是個坑,
以至於華為出完Watch一代時隔4年才釋出第二代,
以至於就算擁有強大粉絲號召力的小米Watch也銷量折戟。
以至於各大廠商在Wear OS、魔改安卓、自研系統之間反覆痛苦橫跳,甚至應用生態還需要一個個去談。
我對OPPO Watch包括其他廠商只有一個期待:堅持住,道險且長。我相信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日益重視,爆發總會到來。
●至於選購建議
我認為OW2可能不是特別適合那些專業運動使用者和對於智慧生態有一定期盼的使用者。
如果對於手錶的顏值要求特別苛刻,完全不喜歡方表形態的話那就完全不必考慮了。
應該比較適合對於極客、白領和學生這些年輕人──喜歡折騰,想一定程度擺脫續航焦慮,想要一個智慧終端分擔一部分手機焦慮的人。在這其中,OW2 擁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我個人推薦。
可穿戴行業已經進入瓶頸期了嗎?
有人說是的,因為現在市場上的硬體軟體的同質化日趨嚴重,各家都在補短板和互相借鑑。
而對於使用者來講,似乎智慧穿戴產品成為了可有可無的存在,沒有什麼強需求來刺激購買,甚至哪怕強如AW,日常使用80%的需求,一個小小手環也能做到。
但我個人還是保持樂觀,智慧穿戴的瓶頸還遠遠沒到,甚至可能還在瓶底,可挖掘的深度和廣度都還非常多。不是因為需求疲軟而投入不足,恰恰是做的還不夠,才導致需求疲軟,不要因果顛倒。
●從深度來講
以智慧手錶為例,通知、運動、健康和智慧,這4駕馬車,都還未一騎絕塵。
健康層面各家對於現有感測器的利用和演算法最佳化都還不夠,對於不同場景、不同使用者群下的覆蓋還不夠完全。監測穩定性和多樣定製性也還不夠。而對於新增感測器,哪怕強如華為,基於體溫感測器的「呼吸健康研究」也一再延期擱淺。智慧穿戴想真真成為個人健康助理中心,還有一段路要走。
運動層面更別說了,複雜運動的識別準確性至今仍然是個問題,別看OPPO華為都聲稱自己有過百的運動專案,但其中絕大多數都屬於記錄心率的「醬油專案」,完全沒有指導性和參考性。特別是球類運動。
智慧層面就更慘了,除了蘋果,智慧手錶端的生態至今仍然是一地雞毛。你能想象一個系列產品在釋出一年後的迭代產品,應用生態涵蓋僅僅增加了幾十款app?!安卓(包括鴻蒙)智慧手錶急需一個廠家聯盟生態!
●從智慧穿戴的廣度來講
目前還未成體系,很初級,智慧穿戴中的智慧手錶/手環佔了出貨量的大部分,但受限於手錶這個品類的獨特性,註定在健康監測和舒適性上並沒有很大優勢。
未來可以擴大智慧穿戴的廣度,比如智慧服飾、智慧眼鏡、智慧耳機、甚至於智慧內衣等等。全方位做到健康監測、智慧化聯動和運動輔助等等。
因此個人對於智慧穿戴市場的前景,持積極樂觀態度,手機可能不會消失,但人與智慧需求的結合,一定不會只通過手機,而需要包括手機、智慧穿戴和智慧家居的完美體系化結合。
┃光巖
2021.11.14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