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在現代醫學中佔據重要地位,臨床各科多種疾病都要藉助放射科裝置檢查,達到明確診斷和輔助診斷。其原理是透過展示患者身體內部結構的影像,揭示有無病變,然而,不少人對於放射科存在誤解,例如輻射量會否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今次,由放射科醫生劉仲恆為讀者排疑解惑。\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在現代醫院中,放射科是重要的輔助檢查科室,集檢查、診斷、治療於一體。
放射科醫生劉仲恆指出,得益於電腦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近十年醫學影像學進展及其效能獲得極大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磁力共振掃描造影(MRI)和電腦掃描造影(CT)。目前,兩者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也為大眾所熟悉。在臨床工作中,MRI與CT同屬高階影像學檢查,一般是在常規檢查懷疑病變時作進一步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醫學影像學的進展至今已非常先進,但各自功能及限制之間仍有長短,在臨床工作中常為互補關係。
參與臨床專科診治
需要放射科參與輔助診斷的相關內容,心臟科需要心血管造影,腦科需要腦血管造影,肝臟科需要肝動脈造影,呼吸科需要支氣管動脈造影,腫瘤科需要介入治療,這些專案都需要放射科醫生直接完成或參與實施。這足以證明放射科在臨床診症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劉醫生說,常有病人會被“放射科”三個字嚇倒,認為要接受放射科檢查的同時,也會面臨極強的輻射。實際上以X光造影檢查為例,輻射劑量極低,對人體幾乎不致產生危害,但有助於檢查四肢骨頭是否受傷,以及肺部陰影檢查等方面。關於輻射量而言,低劑量的CT僅比胸部X光造影多0.1至0.2毫希的輻射量,尤其對於高風險人士的早期癌症(如肺癌)的檢測篩選甚有效果。放射檢查的結果,能有效幫助醫生進行臨床判斷。
生活環境也有輻射
另一方面,日常的生活環境也會存在輻射,如外太空宇宙射線、地表、氡氣、食物等天然輻射等等。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曾公佈一個等量表,一天平均吸1.5盒(30支)紙菸者,一年累計會受到13至60毫希的輻射量;與一天平均吸1.5盒(30支)紙菸同居的被動吸菸者,一年累計輻射受到1.2毫希的輻射量;而做一次胸部X光片的劑量約是0.9毫希,所接受的輻射量大大低於菸草帶來的輻射。
對於放射科檢查,劉醫生表示,不必存在心理牴觸,早檢查早發現,才能保證將大病控制在微時。因此,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十分必要。通常情況,特定人群如孕婦、對X光高度敏感或不宜接觸X光者等,不適宜接受CT檢查,若身上有固定金屬或鋼釘、鋼絲者,如果會干擾磁場均勻度,以至產生假影,可能不適合做MRI檢查。大家接受檢查前,需向醫生說明情況,詳細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