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陽明心學核心思想的第三個方面:“致良知”。這裡要提醒大家,雖然我們是分開來講這三個方面,但在本質上講這三者是一個整體,同時完成,是一個事物的兩面,不可分隔。
你先得承認“心即理”,萬事萬物的道理本來就在你的心理,你完全可以憑這顆本心去判斷是非、善惡、忠奸,因為這顆心在人類被上帝造出來時,就被預先植入了。然後,我們在與萬事萬物打交道的過程,其本質是把這顆心感透過到萬物,這就“知行合一”了,本著這顆本心去做事,在事上磨,這就是在“致良知”了。
為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所以我們分開來談,今天我們來談“致良知”。
前面我們提到這三者是一個整體,有了“心即理”“知行合一”後,其實就已經是在實踐良知,“致良知”了。
我們這裡把“致良知”單獨拿出來講,是想強調兩個方面,一個是“良知”,另一個就是“致”,就是實踐的意思。
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自於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陽明心學進一步發揮認為良知人人皆有,自滿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而且良知無所不能。透過良知,一個人就可以自發而本能地知道什麼為是,什麼為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王陽明曾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他認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人們透過自身的努力也可以達到的,並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他還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意思是,一個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為聖賢。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天理即人心。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聖賢。是因為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內心的私慾所侵蝕所矇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慾,恢復良知。
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掉到井裡,我們都會產生驚訝惻隱的心;沒看到孩子時,我們與這個孩子是“形骸相隔”,當看到孩子掉入井裡,卻“怵惕惻隱”,這是因為“仁心感通”,是“一體之仁”。
這就是人本有的生命情感,那叫“良知”。王陽明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幫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
我們在與人打交道時,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誘惑,這時我們一定要冷靜,給心一點時間和空間,不要聽別人的建議,也不要聽所謂權威專家的建議,你要聽聽本心的聲音,遵從本心的判斷,往往你會得到正確判斷,做出正確的選擇。
但你也許發現了,我們現實生活中遇到人,好像並不都是有良知的人,甚至還有很多壞了。這是因為人的本性與良知被遮蔽了,被人的私慾遮蔽了,用佛家的語言叫,人有”貪嗔痴“。
我們要如何恢復本有的良知呢?就是去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總結,這個過程就是致良知了。
王陽明說,人與人之間有分離,人與物也有分離,這種分離叫形骸間隔,當你看到幼兒落井,我們的惻隱之心油然而生,惻隱就是感同身受,你的第一反應是想去救他,此時,你的心就發動了,雖然我們有間隔,但我們的人心在此刻突破了間隔,我們的人感通到了這個孩子身上,我們的心與這個孩子成為一體,這叫人心感通。
這個時間你千萬別猶豫,當你一猶豫,私慾、私心就出來了,遮蔽了我們本有的良知,這就是所謂的“初念是聖賢,轉念是禽獸”。所以陽明心學教我們要去掉私慾,恢復良知,所謂“明明德”,就是恢復人心中本有的良知。
同樣,當你看到飛禽走獸悲鳴,也會起惻隱之心;無端的殘殺動物,殘害花草,也會讓我們產生不忍之心;當你看到好端端一個物件,被無辜打碎,會起惋惜之情,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會多看幾眼;看到美食,自然會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會想去扶。
因此,宇宙是一個整體,從無機物到有機物,我們的心可以感通萬物。
“致良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向內求,另一個是向外求。向內求是“內省”,向外求是“事上磨練”,用我們現代的話說是“實踐”。
1、“內省”是做減法,減少慾望,拂除各種灰塵對內心的矇蔽,迴歸“本真”。
“內省”就是尋找自己的潛意識、尋找自己的內心,“聆聽內心的聲音”,弄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生活的目的、生命的目的。
有一個富翁和漁翁的故事:一位漁翁在海邊悠閒地曬著太陽。一位老富翁看見了,奇怪地問他,你為什麼不去工作掙錢?漁翁回答說,為什麼要去賺錢呢?富翁說,賺到很多錢之後,你就可以悠閒地在海邊曬太陽了。漁翁回答說,我現在不就在曬太陽嗎?
雖然我們知道這倆個人的生命經歷不同,但我們要考慮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悠閒地曬太陽,現在就可以曬了。很多人,奮鬥了一輩子,最後才發現,自己奮鬥出來的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聆聽你內心的聲音很重要。
2、“事上磨練”就是踐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認識協調和諧。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當,才是真知。
一個只是在理論上學習掌握了知識的人,與一個透過親身實踐獲得知識的人,有本質的不同。
一個人決定學游泳,於是他買了好幾本關於游泳的書,然後在那裡鑽研,探索,論證。總之,他一直在知上下功夫,就是不去行,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他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全部關於游泳的理論、技巧和方法,那麼此時學會游泳了嗎?不會。
他站在水邊,想了想書本上關於游泳的技巧,然後自信滿滿地跳下水,結果是什麼,他在進入水中的那一刻發現,他所學的所有關於游泳的方法都用不上,因為人第一次進入水中會對水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然後他在開始遊的時候發現,他的手腳完全不會配合,一遊就往下沉。如果此時,他能靜下心來,第一步克服對水的恐懼,第二步練習憋氣,第三步,練習打腿,然後開始遊,在遊的過程中再調整動作,這個過程就是“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如果沒有下功夫剋制私慾,只是說一說,最終就認識不到天理和私慾的區別。就像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了疑惑就要問,問明白再走,這樣才能漸漸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說,空談而不去實踐,是無法剋制自己的私慾、認識天理的,因此王陽明感嘆:“天下大亂,只因空談多而實踐少。”
想要成事,良好的理論基礎固然很重要,但是理論基礎若不經過實踐的檢驗,在實際應用中就不可能轉化為有效的力量。無論是空談者,還是空想者,往往自以為有了知識就有了一切,這是極度錯誤的想法。因此,我們應少空談,多實踐,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在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