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操和孫權都曾經設立過一個機構,那就是校事。什麼是校事呢?就是一種監察機構,直向向曹操孫權負責的特務機構。監察誰呢?自然是文武百官。
曹操控制的東漢人員十分複雜,有忠於東漢的舊臣如楊彪,董承等人,有死忠曹操的舊部如夏侯系列,也有後來投奔的如王郎,孔融,還有擊敗各路軍閥收攏的人員,如張遼,陳琳,陳群等等,還有徵召的人員如司馬懿等等。
孫權手下的人員也十分複雜,如孫堅的舊部韓當、程普等人,也有孫策的舊部周瑜等人,還有世家大族的成員如陸遜等人,陸家與孫家是有血仇,還有根本不買自己帳的人員如張昭,當然也有孫權認為值得信任的魯肅、呂蒙等親信,還有新收擾的降臣如糜芳等人。
有些人說為什麼劉備這一邊不需要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劉備一直忙著征戰,很晚才搶到地盤,等搶到地盤之後沒多久就掛了,沒有真正思考過治理巴蜀,其次劉備在一路征戰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體系,重用的人才大多是他沒有佔領蜀漢之時的將領,比如守荊州的關羽,漢中的魏延,巴西的張飛,管後勤的諸葛亮,中軍趙雲、陳到等等都是老班底,像馬超等新歸的人的人自然會被閒置,劉璋的舊部大多也在這些重臣的節制之下。像劉璋的舊部吳壹是劉備老婆的兄弟,忠誠度不需要懷疑。
如果劉備在位時間比較長,肯定也有校事機構。任何一個人在權力的頂端呆得越久,對別人的信任度就會越低,越往後就會越重用校事。
校事都要做什麼事情?
主要就是察看官員的言行,及時地反饋給君主。
曹操這一邊有一個叫徐邈的人,這個人很有才,在曹操時期並沒有多大重用。他在曹丕時期鎮守西北屢建奇功,鎮撫羌人、胡人作出重大貢獻,而且他還有一個造假能力,一幅畫如果給他,他能夠畫出來和原著一樣,根本分不出真假。
他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喜歡喝酒。曹操曾經下過禁酒令,結果他在上班時間喝酒。
這個時候校事趙達過來詢問公務。結果徐邈是這樣回答的。
邈曰:“中聖人。”——《三國志.魏書·徐胡二王傳》
趙達直接告訴曹操,曹操決定處死他。曹操只需要聽趙達的一面之詞就可以了,不需要去稽核,可見校事之權力之大,以及君主對其信任的程度。
不過幸好當時度遼將軍鮮于輔拼死力諫,才救下他一條命。
因為權力過大,所以都出現校事欺壓百官專權之事。
魏、吳校事竊權害政,人皆患苦——《折獄龜鑑.卷七·察盜》
設立校事的理由
為什麼要設立這樣的機構呢?曹操道出他的理由。
要能刺舉而辨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三國志.魏書·韓崔高孫王傳 》
能刺即查舉不法之事,能舉即舉賢良之人,又能辨事,這是曹操給的功能。設計校事顯然是曹操打造的屬於自己的監察體系。朝廷中本來就有司隸校尉負責此事。這有重複設計之嫌。
雖然曹操給出的理由很堂皇,也就是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讓人不作惡,變賢。
但本質上就是對百官的不信任,同時也是希望將更多的權力收攏到自己身上。因為此時的皇帝還有相權的制約,設立校事實質上就是為獨裁邁出一步。
校事的官職都不太高,但權力大,人又不是高素質的人,除了絕對忠於曹操,他沒有第二種選擇,離開了曹操,他們什麼也不是。
百官的態度
百官的態度不用猜,肯定是反對了。誰願意天天有人到家裡頭,工作地方去刺探你的生活及工作。
高柔就提出這樣的觀點。高柔的觀點顯然很明確,你設這樣的機構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像趙達等人又喜歡作威作福,人品不好,不應該設立,他們也不合適擔任。
結果曹操回了一句,足夠讓人噎死。昔叔孫通用群盜,這幾個字顯然就是說小人也有小人的用處。
程昱提出的觀點更加的激烈:
檢御有方,不至縱恣也。此霸世之權宜,非帝王之正典——《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 》
同時還提出重用校事的後果。
外則託天威以為聲勢,內則聚群奸以為腹心。大臣恥與分勢,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鋒芒,鬱結而無告——《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 》
但用小人帶來的權力快感怎麼可能讓他們放棄這種措施呢?
校事作威作福
官小權大的好處就是忠誠,這一個發明被後世帝王所採納並且發揮。但這幫人的人品真的不好,作威作福成了常態。
曹魏方面出現了盧洪、趙達專權。孫權方面則出現呂壹專權。
呂壹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太子登數諫,權不納,大臣由是莫敢言。——《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孫權對他的信任到連太子的話都不相信,大臣的話更加沒有作用了。丞相顧雍、孫權的駙馬朱據都被他陷害過,朱據最後還被呂壹陷害到死。
百官對他恨不得食其肉,有一個叫潘浚見到孫權這麼重用他,反正勸說無用,他甚至打算直接把呂壹給刺殺掉算了。當時他聽到太子的話,孫權都不聽了,馬上做出這個決定。
浚乃大請百寮,欲因會手刀殺壹,以身當之,為國除患。——《三國志.吳書·潘浚陸凱傳》
但是也不知道是誰告訴了呂壹,他就稱病不出席。也不知道是不是小人怕惡人。從此之後呂壹看到潘浚全都繞著走。潘浚繼續堅持在孫權面前說應該把呂壹殺掉。
當然像趙達,盧洪,呂壹等人最終是免官或處死。
但校事這個機構卻留了下來,被吳魏兩國延續下來。因為權力是皇帝最渴望的,凡是對於能收攏權力有利的事情,皇帝都很樂意去做,哪怕百官全部反對,獨裁是皇帝最終的歸屬。到明清時期更是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