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戰者不怒”,一個優秀的將領一定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能讓憤怒左右自己的判斷力;一個決策者,一定要時刻保持平靜的心情,不能帶著情緒而盲目下決定。所以人們常說,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決定一件事,否則你會很快品嚐痛苦、悔恨的滋味。
公元前203年10月,項羽在成皋與駐軍黃河北岸的劉邦對峙,楚軍因被漢軍阻拒而無法向西進攻,漢軍也難以攻下成皋。這時,劉邦派遣盧綰、劉賈率領兩萬多人渡過白馬津協助彭越襲擊楚軍的後方梁地,攻下十多座城池。梁地連線楚腹地與楚軍前線,是楚軍糧草運輸的重要通道,一旦該地被攻下,楚軍的補給線就將被切斷,因此項羽決定率領軍隊向東進攻彭越,委任大司馬曹咎防守成皋。曹咎是項羽故舊,在項梁、項羽叔侄還未有起義時,項梁曾因觸犯刑法被抓,這時曹咎寫信給櫟陽令司馬欣,抵過了項梁的罪,因此受到項氏的信任。
項羽深知成皋的重要戰略地位,於是臨行再三囑咐曹咎說:“謹守成皋,如果漢軍挑戰,切莫出戰,我十五日一定可以消滅彭越,平定梁地,還軍歸來。"項羽走後,曹咎遵照項羽的命令堅守不出。劉邦得知項羽離開後,就下令軍士在成皋城邊設臺,每日在臺上罵喊羞辱楚軍,一連罵了五六天。曹咎原本還能忍受,可是漢軍越罵越難聽,他再也沉不住氣了,於是率軍出戰,強渡汜水,渡到一半時漢軍出擊,楚軍大敗,成皋失陷。楚國大量物資都屯於成皋,曹咎兵敗,又愧見項羽,於是在河邊和塞王司馬欣一起自刎而死了。
相比於沒有沉住氣的曹咎,司馬懿則要明智得多。司馬懿與諸葛亮交戰兵敗於上方谷,於是開始堅守不出,任憑諸葛亮如何挑戰,他就是不應戰。蜀軍每日派人在陣前叫罵,罵聲難以入耳,司馬懿手下的將軍們都憤恨不已,要與諸葛亮決一死戰。但司馬懿下令,誰敢私自離開營地,將以軍法處置。諸葛亮為了刺激他,派人送來一套女子的衣服和頭巾,並附書一封,羞辱司馬懿只知閉寨固守,如同婦人。司馬懿看過書信,心中大怒,但一想這不過是諸葛亮的激將之法,於是又強作笑顏:“孔明視我為婦人耶?”接過衣物,厚待來使,繼續堅守。
魏國將領都十分不甘心,於是司馬懿假裝將與蜀軍決戰,但先派遣使者向魏明帝請示,魏明帝也深知司馬懿佯裝請戰只是為了安撫眾將之心,於是派辛毗持節前去制止,辛毗立在軍門之口,堅決不同意出戰,配合司馬懿演了一出好戲。諸葛亮無奈只得分兵屯田,與魏軍長期對峙。不久,諸葛亮憂勞成疾,病死於五丈原,蜀軍不戰而退。
曹咎因怒而戰結果身死兵敗,司馬懿保持冷靜,因而處於不敗之地,所以說“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一個決策者在戰勝別人之前,最先要戰勝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妄念,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