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藩國很多,八王之亂就讓大家記住了一大波,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論重要性,琅邪國說第二,不知還有哪一個敢稱第一,這倒不是司馬炎在分封時刻意為之,而是歷史的發展決定了這個結果。琅邪國是晉朝最早的一批藩國之一,司馬炎建立西晉後首次分封就有琅邪國,是一個以郡為國的藩國。琅邪國在西晉徐州境內,下轄九個縣,分別是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華、費、東安和蒙陰。
首任琅邪王——司馬倫,很多人不知道,這位八王之亂中的趙王,最早的爵位其實是琅邪王,西晉建立後,他就被封為了琅邪王。其實在這時,司馬倫就么蛾子不斷,因讓散騎將劉緝收買工所的人打算盜竊御裘坐罪,該判司馬倫何罪?在西晉朝堂引發了一場爭論,司馬炎最終考慮到司馬倫是自己親叔父,所以才下詔赦免了他。等司馬倫到了封國,又授予他東中郎將、宣威將軍等職。在琅邪王的位置上,司馬倫一待就是近十三年,直到咸寧三年(公元277年)八月才被改封為趙王。
琅邪武王——司馬伷。司馬倫被改封為趙王后,他的兄長,東莞王司馬伷被改封為了琅邪王。司馬伷,字子將,父親是司馬懿,母親是伏氏。
在曹魏時期,司馬伷就先後擔任寧朔將軍、散騎常侍、徵虜將軍等職,並先後受封南安亭侯、東武鄉侯,五等爵制建立後,改封南皮伯。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封司馬伷為東莞郡王,食邑一萬六百戶,隨後入朝擔任尚書右僕射、撫軍將軍等職。到了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司馬伷外出任鎮東大將軍、假節、都督徐州諸軍事,接替衛瓘鎮守下邳。由於鎮守徐州,所以在咸寧三年(公元277年)八月藩王大調整中,司馬伷被改封為琅邪王,加開府儀同三司,並將東莞郡加封給琅邪國。
司馬炎發動滅吳戰爭,司馬伷也率軍參與,率軍出塗中,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月,孫皓將皇帝璽綬送到司馬伷處投降,正式標誌著吳國滅亡,天下重新統一。
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司馬伷病重,司馬炎派侍中詢問病情。同年五月,司馬伷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諡號為武。
琅邪恭王——司馬覲。司馬覲字思祖,是司馬伷的長子。其父去世後,繼承琅邪王爵位,但他繼承的琅邪國和司馬伷時期有所不同。司馬伷去世前上表朝廷,要求把封國分給四個兒子,所以儘管司馬覲襲爵琅邪王,但他的弟弟司馬澹封武陵王,司馬繇封東安王,司馬漼封淮陵王。所以琅邪國範圍有所縮小。司馬覲基本上也是在朝中任職,擔任冗從僕射,負責侍衛宮中。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馬覲去世,享年三十五歲,諡號恭。
其實琅邪王到這裡似乎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真正讓它發生質變的是下一任琅邪王,我們留著下一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