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尤其是諸葛亮死了之後,還有十位值得一提的大將。小刀心目中第六位當屬:張翼!
張翼
張翼這人並沒有第五位廖化知名度高,但張翼也當能排得上榜。雖說他的口碑並不太好,甚至後期還反對過姜維北伐,不是太激進,但總歸對蜀漢是有很大貢獻的,畢竟當時益州的老百姓都口口相傳: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張翼、廖化,張翼是和廖化齊名的。
張良後人,縣令拔擢。
需要注意的是,張翼是益州犍為郡人,也就是說益州本地人,而蜀漢的益州本地集團大多對家鄉益州有很深的感情,大都是不希望常年勞民傷財北伐的,這也是張翼後期反對姜維北伐的主要原因。
說起張翼的身世,估計能嚇你一跳,根據《三國志》記載:高祖父司空皓,又根據《後漢書》記載:張皓字叔明,犍為武陽人也,六世祖良。兩邊綜合可以推匯出,張翼竟然是漢初三傑張良的後代,跟劉備相似,年代太久遠,已經沒有這麼牛逼的聲望和財富了,還得靠著自己打拼。
張良
劉備拿下益州後,也需要重用一些益州本地人,來平衡劉備集團內部的人才各勢力,此時張翼被任命為書佐。書佐,類似於廖化的主簿,主辦文書的佐吏,小官。其後,張翼任職江陽縣縣長,史書沒有交代具體哪一年任命的,也沒有交代是不是劉備有意讓他去治縣鍛鍊的。
漢水參戰,不斷升遷。
公元218年,根據《雲別傳》的記載,張翼是跟隨趙雲參與了漢水之戰的,看來趙雲的成名之戰,也有張翼的一份功勞。後來,張翼轉任涪陵縣縣令,梓潼郡太守,廣漢郡太守,蜀郡太守,到了蜀郡太守,蜀郡是以成都一帶為中心,可以看到張翼越做越靠近政治中心了,好比河南省省長,河北省省長,陸續成為了北京市市長,還是很受器重的。
趙雲
到了公元231年,庲降都督李恢去世,南中地區不可一日無主,諸葛亮當即下令,任命張翼為新一屆庲降都督,出鎮南中。然而張翼執法太多嚴格,不討南中蠻人的歡心,剛治理兩年,一個叫劉胄的首領就造反搗亂。南中蠻夷太多確實難以管理,諸葛亮後來調馬忠去管理,在馬忠走馬上任之前,張翼依然勤懇守備,馬忠到達後,才返回成都覆命,此舉可謂負責也。
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帶兵北伐,張翼也參與了,被諸葛亮任命為前部都督。公元238年,張翼入朝為尚書,正式參與朝廷重大政務的決策,慢慢步入高層了。
諸葛亮
爭論姜維,顧全大局。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大權先後掌握在蔣琬、費禕的手上,二人相對比較保守,並沒有大規模出兵曹魏的戰役,而張翼任職徵西大將軍,負責鎮守北部邊境。直到姜維掌握兵權後,進行了多次北伐,張翼也多次參與其中,但有一次,公元255年,張翼和姜維在朝堂上發生了爭論,張翼認為國小民勞,不宜黷武。大白話說就是蜀漢弱小,瞎折騰要慎重。
自此,姜維和張翼就有隔閡了,畢竟張翼朝堂上也敢懟姜維嘛,針對這兩人的“鬥爭”,史書有明確記載:自翼建異論,維心與翼不善,然常牽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可見,張翼還是顧全大局的,雖然不同意北伐,但是還是勤勤懇懇隨同姜維出戰了,這便是張翼吧,做人踏實,也不剛。
姜維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三路大軍伐蜀,姜維和張翼一起配合作戰,和鍾會大軍在劍閣一帶形成對峙,勉強抵住了,然而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排得上號的將領都在劍閣了,諸葛瞻臨危受命,卻被擊敗,蜀漢沒救。公元264年,張翼也一起配合姜維,策反鍾會,奈何司馬昭棋高一著,成都大亂,張翼陣亡。
總結張翼的一生經歷,有一個優點會使你印象深刻,就是責任心強,顧全大局,在益州本地人才中算是一股清流了。《華陽國志》作者常璩八個字評價張翼,車騎怏怏,與國安危,直到最後,張翼還是配合姜維想光復蜀漢,可惜被殺,為蜀漢殞命,可敬可佩。不像本地某譙周同學,力主投降。
蜀漢後期十員大將,小刀獨創,謝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