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經常一提到他,會有很多人會對他的作品產生一種誤解,就像認為賽·託姆佈雷的黑板畫小孩也能畫一樣:不就是畫格子嗎?誰不會啊!
別輕易立這種flag,你可能還真不會。
荷蘭有一家電視臺曾做了一檔臨摹名畫的節目,找專業畫家臨摹倫勃朗、梵高、蒙德里安等,原本大家以為蒙德里安最簡單,沒想到最後只有蒙德里安臨摹失敗了。
小小的“格子畫”,竟然有這麼奇妙?
今天無藝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蒙德里安的格子看似簡單,卻不是人人能畫得了的。
Piet Mondrian,1872-1944 彼德·蒙德里安
荷蘭畫家。
他是由學院傳統與荷蘭寫實風格轉變為最徹底的幾何形抽象的畫家。最初他學習過新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1912年在巴黎受立體主義的影響。
1920年左右,他由過去半抽象轉向純抽象,並提出新造型主義。
在哲學方面,蒙德里安的藝術源於新柏拉圖主義的神智學——認為一切可見之物都是透過“神靈”而顯現的,所以宇宙從本質上說是精神的而非物質的。
他的嚴格的幾何形構成,不僅影響了現代繪畫,而且也影響了現代建築和工業設計。
從學院派寫實起步的蒙德里安,早期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尋找自己的風格的。
1905年,蒙德里安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繪畫語言,甚至根據明暗變化調節風格和技法:白天陽光下是寫意的風景描繪,夜晚氛圍下則略帶表現主義意味。
1909年,尋尋覓覓了4年之後的蒙德里安接觸到了通神論,宗教力量也賦予了藝術神秘的象徵意義。
如果宇宙萬物都有潛藏的“純粹實在”,那藝術是否也可以揭示出隱秘的真實和普遍的共性?
自那時起,他開始地逐漸擺脫自然的外形,以追求內在精神的表達方式來進行創作。
藝術的內在規律、自然的真實本質、純粹的精神表達、全新的宇宙秩序,這些看起來宏大又虛幻的觀念在蒙德里安的心裡深深紮根,指引著他摸索著藝術之路。
Lighthouse in westkapelle,1909
1912年,移居巴黎後,蒙德里安開始以立體主義風格作畫,用垂直和水平線條表現抽象景觀,專注於影象的結構和組織,試圖“透過線條,色彩和區域的平衡達到畫面和諧和完美”。
但,他總感覺差了點,或者說,多了點什麼。
1914年因一戰爆發滯留在荷蘭的時間裡,蒙德里安靜下心來沉澱——他開始思考物理世界的本質以及如何構成宇宙和諧。
立體主義並沒有徹底實現他理想中那種對“純粹實在”的表達,也就是純粹的造型表達。而他認為藝術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將表象化的現實還原至最本質的結構:平面、色彩、節奏與韻律。
“這些線條和顏色組成的格子,是為了以最大程度表現美。
我們眼中的大自然,讓我和所有其他畫家一樣有了情緒化的感嘆,產生著創作的衝動。
但我想盡可能抽離出那些情緒,接近真相,直到探尋到萬物之源(即使只是真理表面的一小部分)……
我相信這是可能實現的。這些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完全來自高度的本能和認知,而不是經過計算,充滿了和諧與韻律。
這最基本原始的美,加上其他線條的輔助,便是藝術。真實且強大的藝術。”
——蒙德里安在 1914 年寫給H. P. Bremmer的一封信
1916年之後,在與好友荷蘭數學家和哲學家蘇恩梅克爾(M.H.J.Schoenmaekers,認為生命的本質是透過 “造型”和“數學”方式構建的)的相互啟發之下,蒙德里安開始認識到 “透過這種手段,自然的豐富多彩就可以壓縮為有一定關係的造型表現,藝術也成為一種如同數學一樣精確表達宇宙基本特徵的直覺手段。”(這也是“新造型主義”的釋義)
他認為物質(matter)是精神(spiritual)的敵人,只有抽象才能代表精神,抽象是未來的象徵。他也認為在現實之下有更加真實的真相,而抽象是他選擇達到這個更真的真相的手段。
1917年,他和好兄弟們(抽象藝術家西奧·範杜斯堡 Doesburg和巴特範德萊克Bart van de lerk)開始創造自稱的荷蘭風格派,正式踏上了運用線條和色彩區塊去實現自己的理論的抽象藝術道路,創造出了獨特的繪畫語言——“幾何抽象”。
Composition number 3 with Color Planes, 1917
Composition number 3 with Color Planes, 1917
“理智會混淆直覺。眼見的外表形式會矇蔽真實的本質。”
埃及藝術的簡化意識中探尋靈感的彩色玻璃藝術家Bart van de lerk,只用三原色的精準,也極致地影響了蒙德里安。
他們認為,三原色包含了所有顏色,線沒有盡頭,色塊沒有邊界,可以無限延伸。
在哲學意義上,蒙德里安給畫作中的直線也總結出一個方程:垂直=男性=空間=靜態=協調;水平=女性=時間=動態=旋律。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義”,試圖在藝術中消除個性的展現,探尋純粹的精神創造,作品彷彿無限平面的片段,每個方向都可以延展,畫布成為完整的物件和宇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超越。
1921年,蒙德里安發展出簡化提煉到極致的幾何抽象圖式:三原色、三非色,水平線――垂線的網格結構。
“運用直線與色塊,透過意識直覺地引導構造,帶來節奏和韻律這些最本質的美,我相信這是一種藝術。”
Composition with Large Red Plane Yellow, Black, Gray, and Blue, 1921
Composition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 1921
後來,經歷了與風格派的決裂之後,蒙德里安的生活和行為都極端個人化。不過,與這種生命的“孤獨”相對,蒙德里安的理論卻越來越紮實。
1940年後,他在美國,受到紐約市的脈動生活和美國音樂的啟發,將自己創作中的造型、均衡性、色彩和社會、心理等多角度闡釋新造型主義美學思想,泛化到音樂、舞蹈、建築等相關藝術門類。
於是,自1918年開始的黑色線條與原色矩形一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連續流動的彩色線條和以前作為背景的白色形成了一個堅實的平面整體,現代大都市的生活節奏在他的畫面上影影綽綽地浮現。
1943年所做的《百老匯爵士樂》是蒙德里安的集大成之作,充滿韻律的色塊,邊緣模煳的介面,四方擴散的動勢,彷彿從環境樂譜裡擷取出篇章。
秩序的造型呈現形式的美感,如同內在韻律的附隨,又彷彿心中流瀉的旋律。
1944年的《勝利之舞》是蒙德里安的遺作。
直到他去世,畫還擺在他畫室的架子上,並沒畫完,所以在畫畫的過程中,他其實是一步步感覺到死亡在向自己逼近的,但他卻畫了幅叫“勝利”的畫,還跳舞歡慶。
為了和死亡賽跑,蒙德里安用了當時只有美國才有的彩色膠帶,這樣就能透過黏貼,很方便地嘗試畫的顏色和佈局。(如果有機會看到這幅畫的原作,可以看到畫上貼著很多彩色膠帶)
而且平時他從不邀請別人來看自己畫畫的,但畫“勝利之舞”的時候,他還辦了工作室開放日,請大家來,積極交流自己的畫畫過程。
面對死亡這麼可怕的東西,蒙德里安仍舊在積極地給世界傳達樂觀的訊號,希望留下一幅明亮的畫鼓舞觀者。
無藝覺得,如果說馬克·羅斯科臨終前的黑色畫是給了我們一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那蒙德里安的《勝利之舞》就像他站在那條路上,告訴我們回頭看看,我們這個世界還充滿了明媚的顏色,值得駐留。
蒙德里安說,觀眾一定非常容易理解他的畫,因為觀者也能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平靜和宇宙間的平衡。
所以,關於蒙德里安,要提兩個重點:
- 1、全是完全手繪的線條,沒有借用尺子等工具,也沒有計算,所以不要再扯黃金分割了
- 2、是為了追尋“真理”而誕生的、有了一定的哲學性質,而之前的作品是為了追求獨特的表現方式而誕生的。
所有最簡單的東西都是最難的—— NAT無藝
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