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當小寶寶從只會吃——睡——哭的狀態,到慢慢朝你笑,模仿你的動作。他的每一次進步,都可以說是給你的一個驚喜。
每次聽到別的父母說,他家娃娃又學會啥新本領了,我們必定要看看自家娃會不會。如果孩子還沒有做到,心裡難免會有些著急,擔心他發育得不好。
但你知道嗎,識別一個嬰幼兒大腦的發展,其實從他的“手”就能看出來。
《發展心理學》中,有一章就專門講了嬰幼兒的成長規律。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的手,具體會有什麼“訊號”,來展示他智力和認知的發展呢。
一:手的動作
嬰兒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動作。
我們平時用手拿東西、做動作,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對嬰兒來說,能透過大腦指揮,用手做出一個動作,卻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當寶寶能主動用手抓住一個東西的時候,他的內心戲一定是這樣的:
“哇,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能抓住它?為什麼抓這個東西我手的感覺不一樣?為什麼它會掉?為什麼它不是我身體的一部分?......”
開玩笑啦,寶寶腦海裡可能不會出現這麼多“為什麼”。但是,透過手的抓握,他確實真真切切地認識到一件事:這個世界,跟我不是一體的。
當寶寶意識到這件事後,他的心理,便也開始走向成熟。
如果說,無條件反射(比如吞嚥、眨眼),是嬰兒智力發展最原始的基礎。那麼手的動作,就可以看作孩子智力發展的一次飛躍。
你一定很好奇,寶寶的動作發展規律,到底是什麼樣呢?
彆著急,咱們往下看。
二:動作的發展
寶寶的動作發展,並不是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它遵循一定的原則:
●頭尾原則
啥是頭尾原則呢?
就是說,孩子的發展順序,是沿著頭往腳發展的。你看剛出生的小嬰兒,手沒力氣腳也沒力氣,但一嗓子嗷起來,那聲音可不會小到哪兒去。
等嘴能砸吧砸吧了,他就開始把手往嘴裡送,嚐嚐味道咋樣。
等手吃夠了,覺得腳的味道應該不錯,便奮力把腳也往嘴裡送。當能坐了,即便顫顫巍巍的,他也要使勁抬起腳,吃著腳丫唱著歌。
這就是“頭尾原則”:最先發展頭部,然後進入“口欲期”,用嘴喚醒手,再用嘴喚醒腳。等腳部發展夠了,他就開始學爬行和站立。
●大小原則
寶寶剛出生時,手往往是握成一個拳頭。並且醫生建議:不要強行掰開寶寶的手指。
這是因為,寶寶的發展規律,還遵循一個原則:大小原則。
也就是說,孩子的動作,是從整體走向區域性,從大動作,走向精細動作的。
孩子手的發展,最開始是一個整體,哪怕他吃手,最初也是握成拳頭吃,而不是單獨吃某一個手指。他最早學會手的技能,是“抓握”。
由於最開始是發展整體,他一般是整個手出動:一起抓,一起握。但慢慢的,發展出精細動作後,他便發展出“五指分化”——由五指握轉為三指抓,再到兩指捏。
寶寶發展精細動作時,往往會讓父母頭疼。因為他會不斷地扔東西,不斷地想忙活。吃飯也不好好吃,非要抓和捏。
孩子吃手,一般在半歲前後出現。精細動作,也會在1歲左右開始。但不管是早一點還是晚一點,都預示著孩子在正常發展。
寶寶透過手的發展,不斷走向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也一步步認識世界,發展認知。
三:認知發展
既然孩子透過手的運動,能發展智力和認知,那“認知”到底是指什麼呢?
心理學上認為:嬰兒的認知,是指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等。
而感知覺,是人一生中,最早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過程。
也就是說,寶寶最先透過五官看、聽、聞、嘗,手觸控等,感知外界事物的存在。再把這種存在,形成一種知覺存在腦海裡,並發展出注意、記憶、思維等。
有意思的是,寶寶一開始,他的各種感官通道是分開發展的。他看歸看,摸歸摸,兩者無法做到協調。
慢慢的,等感知覺發展到一定程度,他又get到了一個新技能——幾種感覺並用。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手眼協調。
比如他以前看一個東西,只是看,看幾遍就算了。但自從能並用感覺後,他不僅要看,還要伸手拿,並且看準了拿。
當孩子能同時運用幾種感知覺,將資訊整合時,其實也就說明他的認知發育,又上了一個臺階。
四:允許孩子“動手”
嬰兒期,是寶寶感知覺發展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時期。這一階段,我們若能有效引導,便能不斷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其實,要發展0-3歲孩子的感知覺,真的很簡單。那就是——允許他自主發揮手的潛能。
幾個月大時,允許他吃手。如果覺得不衛生,可以多用清水洗洗。
多買一些適合孩子抓握的玩具,讓他體驗各種形狀、重量、質地不一的感覺。
1歲左右,允許他扔玩具,扔沙發墊,扔衣服。如果有不想讓孩子碰的東西,比如尖銳的、危險的、貴重的物品,那就收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允許家裡亂一點,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像個“勤勞”的小蜜蜂,拽、拿、扔是他的樂趣。
2歲左右,允許他塗鴉、玩沙、玩水。可以專門為孩子準備一個區域,讓他自由發揮。
可以讓家裡髒一點,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哪哪都會是遊樂場。
3歲左右,允許他“讓我來”。包括擺碗筷、倒水、剝橘子。他想自己動手,那就滿足他發揮手的能動性。
打碎一兩個碗不要心疼,因為跟孩子的發展比起來,這個真的不重要。
養育3歲前的孩子,家長“眼要尖、手要快、心要大”——快速拿掉可能傷到孩子的東西,允許孩子到來後,你的家,不再那麼幹淨整潔。
好啦,關於孩子手的發展,布穀媽就講到這。希望我們都能養育一個快樂的聰明寶寶~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交流育兒經驗,分享心理知識,喜歡就關注吧~
更多精彩推薦:
有些東西,別過早地教孩子,你以為是開發智力,其實是害了娃
如果你有兒子,常允許他做這4件事,孩子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心理學發現,孩子一生中有“黃金3年”,很多父母后悔看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