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總共有56個民族,但是除了漢族之外,其他55個民族全都是少數民族,這是因為漢族在我國的人口本身就佔據了92%以上,剩下的55個民族“瓜分”了剩下的8%,由此就可以知道漢族不是少數民族了。
漢族是我國的主體民族,自漢朝建立以來,這個稱呼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魏晉南北朝之前,中原民族基本都是漢族,直到後來五胡亂華之後,周圍的各個種族才融合進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繁衍成為了現在的其他民族。
由此可見,漢族這個稱呼跟漢朝是有著很大關係的。很多人都認為,漢族之所以為漢族,就是因為當時的朝代叫做漢朝,可在漢朝之前有秦朝,漢朝之後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為何不叫秦族、唐族或者明族之類的呢?
首先不稱為“秦族”的原因,是因為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的文化統一。但是秦朝建立之後,各地諸侯國的風俗和文化還依然保留了下來,比如項羽還是自認為自己是楚人,在文化上並沒有達到認同。
而且秦始皇本身就實行暴政,到了秦二世更是變本加厲,因此秦朝不得人心,人們也不擁護秦朝的統治,先是陳勝吳廣起義,後是劉邦項羽爭鋒。秦朝僅僅存在了14年之後就滅亡了,自然中原民族沒有文化認同,也不會自稱為“秦族”了。
而為何又不叫“唐族”或者“明族”呢?這是因為漢朝奠定了之後2000多年的中原文化基礎。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就成為了之後各個朝代的官方思想,無論是後來的唐朝還是宋朝、明朝等,都是跟漢朝一脈相承的。
而且在漢朝時期,匈奴賊寇作亂,漢朝不得不將中原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區分開來,於是漢族這個概念就在彼時加強了。而漢朝整整持續了400餘年,如此之久的時間,足以讓所有中原民族都認同漢族這個概念,加上儒家文化的影響,漢族這個稱呼就這樣延續了下去,從此就沒有再改變了。
那麼既然漢族是在漢朝時期才形成的,那在漢朝之前,中原民族又叫做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就是我們耳熟能詳卻依然十分霸氣威嚴的——華夏。
“華夏”二字最早見於《尚書》之中。《尚書》是一本上古古書,早在公元前10世紀的周代就已經成書,其中的記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就是說,無論是中原的華夏民族還是四方的蠻夷之族,都要效忠於周朝天子。
也就是說,此時中原地區已經有了所謂的“華夷之辯”,也有了比較特定的“華夏族”的文化認同。那麼為什麼要用“華夏”作為中原民族的稱呼呢?
首先,根據《說文解字》,“華”最早的意思就是“花”,它最開始的甲骨文形態,其實也是一朵盛開的花。因為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會發出美麗的光澤,因此“華”又引申為“光輝”、“華美”、“精華”的意思。
同樣根據《說文解字》考究“夏”字,“夏”最開始的意思,其實跟夏天沒有一點關係,而是指“雄壯英武的人”,“廈”這個字就是在“夏”這個人的頭上“蓋了個房子”。“夏”字的甲骨文,也是一個張開雙手看起來十分神勇的人物形象。
而“華夏”二字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光輝而偉大的人”。自黃帝吞下炎帝部落並且在涿鹿之戰中大敗蚩尤之後,中原民族就已經開始融合而團結了。此時就需要一個名字來專門為中原人民命名,而從“華夏”的本意上來看,這兩個字在我國古代的地位是十分之高的,用此二字來作為中原民族的名字自然也是可以匹配的。
比如夏朝就選擇了“夏”作為國號。西周時期曾經打著反商復夏的名頭剿滅商紂王,進一步讓“夏”這個字深入人心。而“華”跟“夏”從字源上看來,其實有相當大一部分的意思重合,孔子曾經就將“華夏”二字當做同義字混用,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也就是因此,在周代的時候,“華夏”二字就開始連用,成為了中原民族的統稱。但後來“漢族”一稱開始流行之後,華夏族就成為了漢族的一個別稱。但我們還是需要知道,最早的漢族就是華夏族,而其本意就是“光輝而偉大的民族”,而現在的我們的歷史任務,就是延續我們民族的光輝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