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
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情況
上課或者上班到飯點不能進食
肚子就會發出“咕咕咕”的響聲
完全沒辦法控制
有時候肚子叫是因為餓了沒有及時進食,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明明不餓,肚子裡依然會發出“咕咕”的叫聲,搞得人心神不寧,甚至影響正常生活。那麼,這種聲音是如何發出來的呢?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肚子為什麼“咕咕叫”?
哪些情況下的“咕咕叫”需要引起警惕?
肚子總是“咕咕叫”應該怎麼改善?
肚子“咕咕叫”
肚子“咕咕叫”,學術名是腸鳴音。一般情況下,當腸蠕動時,腸內的氣體和液體也會隨之流動,併產生“咕嚕咕嚕”的聲音,形成腸鳴音。
正常人每分鐘都會出現4至5次的腸鳴,腸鳴聲低弱而緩和,通常我們自己是聽不到的,但也有一些體格偏瘦的人和對聲音異常敏感的人可以聽到。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在飢餓或腹瀉的時候也會聽到清晰的腸鳴音,這是由於此時腸蠕動非常頻繁,所以聽到的機率也就更高一些,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
人在飢餓的時候肚子“咕咕叫”,主要是由於胃劇烈收縮運動時,胃裡殘餘食物、液體擠壓空氣產生的。其實在不餓的時候,消化食物的過程也會發出聲音,只是較微弱,人耳難辨別,但用聽診器可以聽到。
除了餓了時正常的肚子叫以外,有時候肚子叫可能是消化系統出現異常的徵兆。比如夏季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可能導致腸胃著涼,吸入較多冷氣,出現持續性腸鳴。
肚子叫還可能是腸胃中的菌落失調,使得各種細菌在腸內發酵,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這時不僅會肚子“咕咕叫”,還可能伴隨著放屁排矢的現象。
此外,消化不良,腸胃脹氣,消化功能紊亂也可能伴隨肚子叫、腹脹和肛門排氣增多等。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改善飲食結構,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必要時還可以服用藥物幫助消化系統恢復正常。
圖源網路
如果我們只是聽到肚子發出的腸鳴聲,並沒有其他的不適感,那就不必過分在意,但如果腸鳴聲越來越大,且越來越頻繁,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這幾種“咕咕叫”要注意
以下幾種情況不僅會肚子“咕咕叫”,還可能會出現疼痛腹脹、噁心嘔吐、腹瀉便血等不適症狀,一旦發生,需要及時前往醫院診治!
1、急性胃腸炎
腸鳴音次數增多,響聲也加大,隨著腸鳴音的出現,自覺肚子裡的腸子在活動。專家介紹,這種情況多見於急性腸炎、菌痢等頻繁腹瀉的疾病。
圖源網路
2、胃腸道大出血
當胃腸道大出血時,腸道內菌群會分解消化血液,血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會產生較多氣體。
3、腸道功能紊亂症
最主要是腸部過敏或痙攣、膽道疾病及體內無法吸收乳糖。如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就會導致飲用奶及奶製品出現消化吸收障礙,未分解的乳糖就會被腸道菌群發酵,從而脹氣。
圖源網路
4、腸梗阻
如果腸鳴次數明顯增多,每分鐘可達10次以上,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出現叮噹聲或金屬音,說明腸道排氣不暢,可能存在腸梗阻的情況。
急慢性腸梗阻容易產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無法排便等症狀,還可能導致腸道組織痙攣、麻痺、缺血甚至壞死。
急性腸梗阻屬於外科常見的急腹症,如果出現急性完全性絞窄性腸梗阻,病情進展迅速,可能會危及生命。
圖源網路
那麼肚子完全不叫就是正常的嗎?當然不是。
當腸道蠕動減弱,腸鳴音亦減弱,常見於較長時間的腸梗阻、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癥)、老年性便秘、腹膜炎、胃腸動力低下。
若用聽診器聽診腹部2分鐘未聽見腸鳴音,或者用手輕叩或者騷彈腹壁仍未聽見腸鳴音,則認為腸鳴音消失,需要儘早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圖源網路
如何緩解
1、確定原因,及時診治
確定自己“咕咕叫”的原因,如果是以上所說疾病引起的,要儘早前往醫院診治。
2、細嚼慢嚥,吃飯少言
我們在進食的時候,空氣也會隨之進入胃腸道。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就容易導致吞入的空氣過多,造成胃腸道氣體增加,導致頻繁腸鳴。
建議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嚥、少說話,以免吸入大量的空氣。
圖源網路
3、少吃產氣的食物
消化不好的人應該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比如豆製品、高纖維食物、洋蔥、紅薯、碳酸飲料及其他含糖多的食物,避免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產氣過多,增加腸鳴次數。
多吃清蒸、清燉、少油、少鹽的食物;同時應避免暴飲暴食,遵循“每餐八分飽”原則,減輕腸胃的負擔。
圖源網路
4、乳糖不耐者注意飲食
如果有乳糖不耐症,儘量避免飲用奶及奶製品,可以適當喝一些酸奶,增加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避免腸道菌群發酵產氣。
5、不要“憋氣”
如果腸內脹氣,一定別憋著,因為如果不排出這些氣體的話,不僅會產生“咕咕叫”,而且其中的硫化氫、氨類、吲哚類等有害物質可能會被重吸收,對人體造成危害。
圖源網路
|本文觀點來源:
[1].https://mp.weixin.qq.com/s/3-oHbQ8nvbTJ923ffMh3bw
[2].https://mp.weixin.qq.com/s/pDXCZZWy4IOnvM9UV0XYEg
[3].https://mp.weixin.qq.com/s/Tuxy0rhH02LBaTEEwnorPg
[4].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9-08/28/c_138350397.htm
| 編輯:小科
| 稽核:科普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