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我的上一篇文章,對於理解第二句就相對容易一點兒了。
本文重點說這12這個字: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裡要簡單地說一下斷句問題。
我看過的100餘本解讀《道德經》的作品,我印象中只有華東師範大學的楊國榮說:無名和無區別不大,有和有名區別不大。
他能這麼說,至少說明他思考了,而且思考得還挺深。
多數人要麼堅持無、有斷句,要麼堅持無名、有名斷句。
很少有人解讀無和無名的區別、有和有名的區別,思考肯定是都思考了,但是沒有清晰的辨析異同。
我在這裡重點說無名和有名,以後再說有和無。 大家如果急著瞭解,就去看我的書。
關於這裡到底是無還無名,我琢磨100遍不止,因為這是關鍵,這裡如果不通關,任憑你對其它章句理解得好,都是在門外轉。
我思考的最終的結論是:
1,無,名萬物之始。單看這句話沒毛病
2,無名,萬物之始。這句話也沒毛病
3,有名,萬物之母。這句話也沒毛病
但是,
4,有,名萬物之母。這句話在語法上不成立,在語義上也說不通。
解讀《道德經》,我們必須兼顧語義,語感,語法。
語義第一,語法第二,語感第三。
語感上問題不大,就算我們忽略語法,那麼在語義上如何理解呢?
堅持有、無斷句的人,肯定會把自己繞進去,並且,對於萬物這個概念的理解,大多是迷迷糊糊。
道可道,非常道。
為什麼?因為 名可名,非常名。
名代表慾望,這個慾望是個中性詞,可以理解為需求。
子曾經曰:食色,性也。
有人說食色是人最大的慾望。
在我看來食排第一,色排第三,中間還有一個是睡,這個排第二。名利權還要往後排。
孔子為什麼不強調睡覺也是性呢? 因為睡覺對人類沒什麼大傷害。
所以,食,覺,色,名,利,權。 這些名詞都代表慾望。
關鍵的關鍵
無名,萬物之始怎麼理解?
讀到這裡,我請讀者先問自己一系列問題:
萬物是什麼? 也就是說,萬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你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能舉例說明嗎?
思考10秒鐘再回答。
有人說,王老師,你這個版不對。
無名,地天之始。這個不是更好麼?
在我研究《道德經》的那個時段,2012-2013年左右。 我看的版本有的是“萬物之始”,有的是“天地之始”。
這個問題也琢磨了很久,最終的結論是“無名,萬物之始”放在這裡更合適。
我說3條理由:
第一:老子那個時代,對天地的認識和我們不一樣。他那個時代會把天地看作兩個物麼? 也許會,也許不會。況且,我們現在可以說地是一物,但天是一物麼?
第二:老子想讓我們悟道,悟道要從眼前的事說起,天那麼高,地那麼大,對普通人來說太玄了。
第三:天、地都是名, 但和萬物這個概念比,天地的內涵有限。而萬物的內涵無限,並且萬物這個概念可以包括天地這兩個概念。
萬物這個概念包括天地,我是受王陽明啟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傳習錄》。
再回到問題的原點, 萬物指什麼?
如果我們理解《道德經》時,把萬物當成一個抽象概念來理解,那麼我們很可能不明白老子在說什麼。
萬物這個概念,儘管是個抽象的概念,但是我們在理解它時,必須把它還原。
這又怎麼理解呢?
我又想起來高中時哲學課上老師講的一個例子。
如果家裡的爺爺生病了,他說要吃水果。
這時你怎麼辦?
如果你對他不是很瞭解,你肯定要問,你想吃點什麼水果啊?
如果你不問了就去買了一堆水果回來,他再和你耍起脾氣來,就說要吃水果,你又怎麼辦?
水果這個概念,類似於萬物,它是個抽象名詞。但這個抽象名詞指向的又是具體的物。
沒有一種叫水果的水果,但是有多種叫“某種水果”的水果,比如蘋果,梨,西瓜。。。。
他們都是水果,他們又都不是水果。
如果讀了這些你還沒有蒙圈,那麼我要恭喜你,你有慧根。
古人說:白馬非馬。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無名,萬物之始
有了前面的對萬物的認識,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句話。
無名,萬物之始。
它說的是,每一個具體的物在生成之初的狀態,都沒有名。 確切地說,是無法命名。
萬物在生成之初,語言中沒有一個合適的詞和它對應,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無名。
為了理解這句話,我們必須把萬物還原為具體名詞。
隨便舉個例子,不論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都行,因為道理一樣。
我們就拿想西瓜說理吧。
西瓜: 水果之一,萬物之一。
請問,一個西瓜是從什麼時間開始有的?
這個問題,你琢磨100遍,你就明白了為什麼老子要說“無名,萬物之始。”
西方哲學靈魂三問第一問:我從哪裡來?
對於不太瞭解種地的朋友,我就不賣關子了。
一個西瓜的開始,沒有絕對的時間。
如果非要說一個時間的話,那就是農民把西瓜子放到了地裡,完成了種地。
但這只是一個時間點。
西瓜籽放進土裡之前要有許多準備工作, 包括這些準備,甚至就是這一個時間點,也沒有一個名詞和它對應。
也許有人說,西瓜是從西瓜花開始的。道理也一樣,西瓜花和西瓜之間的界限是什麼?
就相當於青蛙和蝌蚪一樣,它們的區別的界限在哪裡?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西瓜籽就是西瓜的開始。
假設我們說種完地了就是西瓜的開始。如果是的話,用哪個名詞表述呢?
所以,萬物中的任何一物,它的生成之初,語言中都沒有一個名詞和它對應,老子將萬物之初的這種狀態描述為“無名”。
所以:無名,萬物之始。 這句話中的無名二字,從語法上說,它是一個狀語。
如果轉換一下應當是這樣:萬物生成之初的情況,沒辦法用名詞對應。
有名,萬物之母
我們還拿西瓜來說事。
“無名,西瓜之始”我們費了半天勁說完了。 “有名,萬物之母”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西瓜的母親是誰?
西瓜籽(或者說母西瓜,或者說西瓜秧),土壤(包括肥料),水,太陽,空氣,農民,地球。
我能列舉的就這些。是不是每一個都有名?
母這個字,在這裡指的是源頭。
當然了,古人不知道空氣。 古人也不知道風是形成的原理,它們只會用風。
我相信,我對《道德經》第1章的解讀,會給絕大多數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並且和你從前的思考相比,你可能是從一個“混沌”的狀態,進入了一個清晰的、有邏輯的、可感知的狀態了。
看到這裡,如果你讀懂了以上文字。恭喜你,你的一隻腳已經踏入眾妙之門。
世界並不是豐富多彩的,但我們用豐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
本文作者:
王道,字得一,自號早服居士。
本名王鴻飛,大蓄書院國學講師,著有《老子略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