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
編者按:9月6日,《2021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白皮書》釋出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排名前100個城市,無錫排名第十九位,成為其所線上級城市的第一名。
幾乎同時,作為長三角區域地市級城市首個釋出的數字經濟年度藍皮書,《無錫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的出版發行,充分體現了無錫作為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城市之一,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經濟引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本欄目摘錄了其中三篇文章,以饗讀者。
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灣區經濟已成為許多世界級城市發展的共同趨勢,如美國東部的紐約灣區、西部的舊金山灣區、日本的東京灣區,它們皆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為重要特徵,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作用,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點和驅動技術革新的領頭羊,當代數字經濟及其產業更是盡領風騷。無錫太湖灣科創帶的定位、體量和位置與這三大灣區相比都有很大不同,但是,不論是這三大灣區還是太湖灣科創帶,本質上都是一種高效率組織的空間結構形勢,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強,經濟結構開放、資源配置能力高效、對外交流網路發達,具有顯著的提升區域內要素配置效率、產品流通便利度的作用。三大灣區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路徑、面臨問題和先進經驗,對於無錫太湖灣科創帶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一、國際知名灣區數字經濟發展歷程及特點
紐約、舊金山、東京三大知名灣區,現在不再是重要的貨品輸出地,而是全球數字經濟關鍵技術、重要技術的重要輸出地。這是世界知名灣區發展的一個顯著新特徵。世界三大灣區的經濟發展路徑都是一個不斷脫胎升級的歷程。大致經歷了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創新經濟幾個階段,創新經濟的重要內容和支撐當今就是走向了數字經濟。
紐約灣區素以“金融灣區”著稱,但近幾年特別是疫情後,紐約出臺減稅降費等政策,積極推進新一代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業的研究和應用落地。現在,紐約的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應用,在一些領域比“矽谷”還要發達,形成了數百家創新企業聚集的“矽巷”。不少“矽谷”工程師聞風而動,“飛”至東海岸落戶“矽巷”。紐約由此成為美國東海岸數字經濟重鎮、“東部矽谷”,有專家預言它將成美國“新科技首都”。
東京灣區同樣在悄然向數字經濟中心轉型,已從“世界最大工業地帶”轉向“知識型灣區”,灣區內六大港口依然透過自身的升級,持續為灣區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港口與城市的結合、聯動也已更為緊密和高效。被譽為“產業灣區”的東京灣區,如今更加重視鼓勵和保護科技創新,現已躍升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也成日本數字經濟的旗杆。灣區內的筑波科學城,聚集大量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和實驗室,成為具複合功能的科技新城、智慧產業新城,已然是日本的科學中心、科創發動機。
紐約和東京灣區,範圍比較大,分別處於美國和日本的金融及政治中心,承擔著比較多的核心都市的功能,相對而言,位於美國西部加州的舊金山灣區,人口規模為760萬,只有紐約灣的三分之一和東京灣的五分之一,規模和無錫接近,更加可以作為無錫太湖灣科創帶的借鑑標杆。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與引擎,舊金山灣區目前仍處於經濟高速增長、創新高度活躍的時期,主導領域資訊產業繼續保持著發展潛力。該灣區是全球資訊科技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標杆地區,行業巨頭集聚、創新環境優越,近年來持續保持著很高的經濟活力,增長主要得益於資訊科技領域的創新,數字經濟的比例不斷提高。
從發展歷程來看,三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發展,得益於高度開放、創新引領和宜居宜業的三大功能共性。
從發展經驗來看,國際先進灣區在數字經濟方面的核心競爭能力主要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巨頭集聚,二是創新力成為灣區數字經濟充足動能,三是人力資源教育水平極高。
二、從數字太湖灣到數字太湖圈
規劃建設太湖灣科創帶,既是無錫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實際行動,也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格局、增創高質量發展優勢的重大戰略抓手。無錫要更加自覺、更為主動,放大協同效應,堅持科產城人協同、科創帶內外協同、區域協同,統籌抓好科技創新、產業強市、城市建設、人才引育等工作,強化點面結合、相互促動、整體提升,要更主動對接、全面融入,落實有關政策措施,推動太湖灣科創帶建成國家級新區和新發展理念實踐示範區。無錫要加快推進蘇錫常共建太湖灣科創帶,同時要站在更高的層面與更廣視角,與“兩區六市”共建環太湖科技創新圈結合,在更大格局下從“帶”到“圈”,以科創帶的率先“熱起來”帶動科創圈的全面“動起來”。
1.從“一個湖帶”到“一個湖圈
2021年5月滬蘇浙皖兩區六市共建環太湖科技創新圈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發揮上海嘉定、青浦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的龍頭帶動作用,強化蘇州、無錫、常州、嘉興、湖州、宣城六市的創新優勢,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合力打造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長三角科創共同體標杆。從太湖灣科創帶到環太湖科創圈,市域戰略上升為長三角區域戰略,戰略的升維不僅彰顯了城市之間協同創新的格局,更為長三角構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突破口。“兩區六市”區域面積超過4.1萬平方千米,2020年全域GDP超過5.4萬億元,整個科創圈以長三角區域十分之一左右的土地,完成了近四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環太湖區域內一體化示範區、上海大都市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蘇錫常都市圈、蘇皖合作示範區等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在此交匯疊加。
2.抓太湖圈大融合機遇
無錫太湖灣科創帶目前在超級計算、物聯網、積體電路、裝備製造等領域,具有相應基礎,但放眼看“兩區六市”,在創新資源、產業聯動上,更有聯手謀“大事”的基礎。嘉定國家汽車風洞實驗室、蘇州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常州智慧製造龍城實驗室、湖州紡織太湖實驗室、嘉興南湖實驗室、宣城光伏技術研究院都能與太湖灣科創帶構建更高質量的科技與產業創新協同體系。國家科技部印發的《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援環太湖科技創新帶發展”,在2021年江蘇省“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同樣提出積極推動環太湖科技創新圈的建設。在產業上整個環太湖科創圈內各有分工,有對接也有錯落,會合成一股強勁合力,如“積體電路產業,上海追求研發一流工藝,無錫基地則重點在製造,滬錫兩地的產業鏈形成有機銜接。
車聯網領域,嘉定和無錫有著合而不同的產業基因:國家智慧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封閉測試區落地嘉定,無錫是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兩個地區在汽車+網際網路方面合謀大有可為。
3.共建太湖數字城市圈
無錫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必須融合長三角一體化程序,建設大太湖圈數字經濟。
首先實現科技資源最佳化配置和協同共享、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這既契合國家戰略,更是區域發展的內在剛需。無錫太湖灣科創帶打破科創發展界限,聯合推動科技創新策源與應用開發,蘇錫常三地共同推動姑蘇實驗室、太湖實驗室、龍城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平臺資源共享,除了共建環太湖科創圈實驗室,最佳化區域創新資源配置是重點之一,如推動科技創新券在兩區六市間通兌通用、促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等科技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開放共享。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建設重點科技基礎設施,也是“太湖圈內”的共同行動。
第二,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推動區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大有可為。在數字經濟方面,“兩區六市”產業鏈也能相互協作,形成更大輻射面的數字經濟產業叢集。源起於科創的太湖灣到太湖科創圈,終點決不止於科創,在這樣的大格局裡,全球性科技創新策源圈、國際化高階產業引領圈,世界級生態湖區和創新湖區先行圈、高品質未來城市群協同發展示範圈,讓我們有無限想象空間。
第三,迎接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在環太湖科創圈內先行;數字改變社會生活,也將在圈內領先落地。發揮嘉定、青浦新城的輻射帶動效應,高標準佈局和協同推進5G網路建設,探索區域性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我們一定會看到長三角(上海)數字網際網路醫院、圈內外智慧交通、數字商貿、數字生態綠色廊道、數字教育……太湖圈內生產、生活、生態數字化融合的新城市群。
數字時代已經走來,數字世界正在崛起。
數字時代裡,太湖灣科創帶將熠熠生輝。
(轉載自《長三角觀察》2021年第9月號(總第1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