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義大利現代文學,中國讀者很容易想起卡爾維諾。而這期評審團的主角——阿爾貝託·莫拉維亞,與卡爾維諾、夏俠並稱為“義大利現代文學三傑”。莫拉維亞的作品冷靜審視現代人的情愛世界、失意者的內心世界,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危機。
《鄙視》是莫拉維亞的代表作之一,寫的是婚姻危機,講的是現代人的愛無能。為什麼婚姻中會出現那些不對等的身份,為什麼有些人無論如何努力還是無法維護婚姻的穩定?該書後被法國新浪潮導演戈達爾翻拍成《蔑視》,成為影史標杆。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評審團”,我們將不間斷地為大家送上最新鮮的閱讀體驗。書評君期待,在這個新欄目下,向所有人提供關於閱讀的優質評價,也同新的優秀“書評人”共同成長。
The Jury of Books
評審團
本期書目
《鄙視》
譯者:沈萼梅 / 劉錫榮
版本:讀客文化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年7月
作者簡介:
阿爾貝託·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1907-1990),義大利二十世紀劃時代小說家。莫拉維亞22歲時出版歐陸第一部存在主義小說《冷漠的人》,一舉成名。20世紀中期,他在全球文壇如日中天,陸續出版了《羅馬女人》《同流者》《鄙視》等鉅著,冷靜審視現代人的情愛世界、失意者的內心世界,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危機,探討人的行動力、人的責任、人如何能更好地存在。因為他的作品曾被查禁,“莫拉維亞”是他最著名的筆名(真名:阿爾貝託•平凱萊)。
在義大利文壇,他是公認的來不及獲得諾獎的偉大作家;諾獎檔案披露,他曾獲得15次提名。他曾獲得斯特雷加獎。是名導寵兒,多部作品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戈達爾翻拍《鄙視》,貝託魯奇翻拍《同流者》,達米亞尼翻拍《愁悶》、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德西卡翻拍《喬恰里亞》等。他的作品,對義大利的語言、電影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3年,他以崇高威望當選歐洲筆會主席,並任歐洲議會會員。
評審員 001
iliket
理想的,塵世的
這本書擺在我的面前,一行一行的字看得很快,文字本身沒有什麼晦澀的地方。這些文字是一個叫裡卡爾多的義大利男人以“我”貫穿的回憶,他是故事的主人公,以文藝創作為寄託。這些獨白主要是他創傷性的自我剖析,包括各種感官和情緒,他對自身處境的思索,翻來覆去地思索;他努力用他的理性,他唯一的倚靠和驕傲,企圖在混沌中解脫。而這不可見的引力中心是他深深的困惑:為什麼他深愛的妻子不愛他了,不僅不愛,還鄙視他。為什麼,男主不明白,讀者更不明白(至少第一遍讀下來,順暢的閱讀並不代表順暢的理解)。這本小說顯然沒有上帝視角(二十世紀的上帝已隱去?),讀的時候最好也不要預設什麼(比如:金錢對人關係的腐蝕,工具人;有關,但不是最核心的)。於是,這本書不僅對男主,包括讀者都是一場奧德賽,一場探索世界在人內心投射的未知之旅,當然男主顯然更痛苦、煎熬。
讓我們先來看看男主對妻子艾米利亞的愛。他認為愛情是“兩個身體以難以言喻的,近乎精神的方式的結合”。在他眼裡,相貌本不出眾的艾米利亞“比任何女人都顯得莊重”,這種莊重讓人聯想到奧德賽裡的佩雷羅普,是讓人尊敬的。而艾米利亞赤裸的身體“又顯得那麼寬大有利”,在卡普里的沙灘上“似乎大海與天空也把自己的遼闊無際賜予了她”。她的本能是“神秘和難以捉摸的”,顯露出自然賦予的力量和美。這樣的身體喚起了男主與妻子結合的慾望,而這種慾望精神性多過生理性,不是進入她的身體,而是以她的身體為媒介。如果男人期望回到那個永恆的家園,關鍵在於女人是否願意給予愛。強迫和賜予的區別在於身體的語言,在於女人望向男人的眼神,這種眼神裡是否包含“多情,慾望,崇拜中又伴有無限的感激,迷戀中夾雜著傷感的羞澀”這樣的神秘性。由此可以推斷,男主的愛是基於一種理想(ideal),孕育在天空,大海這樣的神秘自然性和純潔性中,高懸於塵土之上,是一種神性。他找到了這種理想在人間的投射,他的妻子艾米利亞,儘管這在她的意識之外。
而艾米利亞的理想本性,在男主眼裡又被另一種力量,世俗的力量扭曲。她對家的狂熱和飢渴象徵了這一點。是的,女神住在洞穴裡,而不是一個需要金錢購買的房子。與愛的眼神相對的是鄙視,更痛苦的在於視而不見。於是塵世間的女人與理想的矛盾在最初的愛消退後無所藏匿:佩雷羅普的堅貞,莊重,智謀扭曲成了塵世投射的無知,粗俗和誤解。在理想中堅不可摧的愛情被塵世間種種力量輕易摧毀。如果不是男主堅信艾米利亞身體裡蘊含的理想的本性,不難感到一種責難,妙在男主剋制而隱晦,只是透露在如果找到了一位跟他“志同道合”又能“理解他的女人”,以及對她出身和文化水平的暗示。
於是,在男主把理性之刺朝向自己,不惜多番痛苦的解剖後,我們終於看到他抓住事情的關鍵點。我認為在不自我欺騙上,他盡力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奧德賽的第一幕,眾神之父宙斯所說的話:“可悲啊,凡人把它歸咎於我們天神,說什麼災禍由我們遣送,其實是他們因自己喪失理智,超越命限遭不幸。” 由此,天神認為,人要靠自己的理智來決定行為,慾望超過命限就會遭遇不測。在書的最初幾章,裡卡爾多已經反省了他的歸因,即他把“自己因為貧窮而蒙受的痛苦最後都歸咎於那個社會了”,他也意識到自己“把純粹的個人動機轉化為普遍的道理了”。在最後的章節裡,我認為他抓住了自身悲劇的核心,並找到了解決之道:“擺脫令人痛苦的低人一等的感覺,是它導致我荒謬的懷疑自己原來就卑微,或者說天性卑微”。諷刺的是,這個解決之道又是有依賴性的,它取決於是否能說服艾米利亞,是否能將艾米利亞帶入他的理念世界中,保持和他同樣的信念。我持高度懷疑,正如他每次思索將要採取行動時,總會有第二個念頭想起,於是,激情變成了冷靜。而這一次,男主在安眠藥的麻醉下,永遠失去了說服艾米利亞的機會,那封原本要從羅馬寄出的信永遠不會有了。於是男主只能寄希望於理想的下一個轉世。
寫到這裡時,我想引用《關於痛苦的七場哲學課》裡,德國人尼采的一段話:“認為痛苦是壞事的,是弱者,因為對他們來說,痛苦意味著羞辱和支配,意味著他們的權力意志的受挫。他們的痛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受到強者的蔑視,因而逐漸認為自己卑微、普通、下賤。所以,軟弱的痛苦的人,請勇敢,請堅定自己的意志。”
閱讀評分:7分(滿分10分)
評審員 002
陳露
需要打破對過往的幻想才能奔向彼此
一篇從“我”男主的視角開始的回憶把我們帶入一個關於鄙視的故事。書裡的鄙視從表面看源於一種“欲求”,埃米麗亞的欲求是房子一個任由她發揮的房子一個讓她感到安穩的房子,而“我”是想讓埃米麗亞擁有這樣的房子以此表達“我”的愛意讓她愛“我”。這單純的慾望下誰都沒有錯,正如男主所疑惑的明明他已經努力為了她去做工作反而得到一句“我不會愛你了,我鄙視你。”這種鄙視背後隱藏著種種矛盾。
人與人之間是截然不同的,正如男主與女主的家庭、教育、職業背景等等,在結合前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書裡有一段男主對女主背景的回憶描寫很精彩,裡面夾雜著客觀事實,同時還有男主對女主階層主觀評價,比如他說“埃米麗亞是在貧困中長大的,所以在文化教養和思考方式上幾乎是個平民女子;跟某些平民女子一樣,似乎處處標榜自己的所謂的見多識廣,以至於有時執拗得近乎愚蠢,至少是思想狹隘。”這裡的描寫體現了男主那樣的一個階層對女主的認識。同時這樣的不同導致雙方都有不同的主觀偏見,這樣的偏見是早就存在與兩人之間、甚至是橫亙在兩人婚姻中,這樣各異的個體結合在一起生活是極為困難的。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破解呢?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理解如何才能發生呢?我想除了我們常常會說的包容、換位思考、坦然接受等,其實在這之外我們必須要經歷一種痛苦。這種痛苦是全然的拋棄自己固有的偏執、幻想、白日夢、慾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掘到彼此真實心靈相通的瞬間,正是這些及其珍貴的瞬間讓我們一步步走向彼此擁抱彼此接納彼此。
文中對“我”的自我追問篇幅很多,“我不停追問“她為什麼鄙視我?為什麼不在愛我?”透過“我”自己的心理描寫和揣測埃米麗亞的想法來不斷印證“我”的想法,由於是“我”的回憶因此文中缺少埃米麗亞的自我獨白,而只能看到她的直觀的行為和瑣碎的話語。因此我們能看到關於埃米麗亞的形象是比較模糊的,她始終與我們保持著一種疏離感我們無法走進她的內心,這種距離也讓“我”感覺到她是很難溝通交流的一個物件,她總是什麼也不說,臉上掛著寡淡不歡的神情。
那麼她真的如此嗎?她真的就無話可說,拒絕一切表達隔離自己嗎?我想不是的,她肯定曾經有過努力,在心裡有過掙扎,為如何對男主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而痛苦過,我們一定忽略了這些,這些細微的細節也許連男主也沒有看見。這些錯過了的、被忽視了的表達需求,漸漸轉變成了一種人們自以為不在重要的事,但這並沒有消失,而是換成了淡漠的態度或是憤怒話語。這種轉變過的態度往往讓別人誤解也讓自己離自己真實想法越來越遠。埃米麗亞曾在男主不斷逼迫下說出這樣一句話“你就是這麼一個人,你怎麼做也無法改變自己”,我們看到這樣一句話對人所造成的壓迫感、無力感,她何嘗不是在承受著呢?
“最後大海吞噬了我們。”——但丁
閱讀評分:8.9分(滿分10分)
綜合意見
綜合評審員的意見,《鄙視》得到了7.9分(滿分10分)的評價。“你為什麼鄙視我?”男主人公貫穿故事的追問也帶動讀者去追尋一場失敗婚姻背後的根源。有評審員提到,本書對男主和讀者都是一場精神奧德賽,一場探索世界在人內心投射的未知之旅。《鄙視》的情境和細節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找到,故事中的人物在每個讀者心中又呈現出個人化的特點。兩位評審員都提到,《鄙視》提供了一種男性視角下的婚姻與愛情,這既是本書的特色,也讓讀者意識到視角的侷限性,聯想和反思淹沒在男權社會中的女性獨白。
你們如何看待這本書呢?覺得評審團的意見如何?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鼓勵與批評!
作者 | 各位評審員
編輯 | 李永博 申嬋
校對 |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