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春秋時期儒、道思想萌芽,此時儒、道並沒有明確的界線,相當於一個事物的一體兩面,但老子對儒家的部分思想已經有所批判,到後來“百家爭鳴”,各家之間涇渭分明,開始相互攻訐,此後,統治者“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幾千年來從沒平靜過,由此形成了中國文化的開放和包容。因此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發展綿延數千年的國度,積澱了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明發展不曾間斷。正如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說的:中國從來都不只是國家,而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確實讓人不堪回首,很多人認為西方列強入侵是因為中國當時積貧積弱,因此歸罪於古代先賢,認為是他們的思想毒害了中國。就到現在經常在網上,還能看到有關於該不該學習孔孟、老莊及其它傳統文化的討論。忘了是哪位有識之士說的:你見過強盜去搶劫一個窮光蛋?太正確了。基辛格曾經說:中國過去兩百年相較於中國漫長的歷史而言,只是一個短暫的意外。我想一個人總不能因為在家裡摔了一跤,就認定是祖宗的問題,要祖宗為此負責吧?就像不能因為出了個餘茂春,你就要南開大學解散吧。
有些人認為西方文化就是要好過中國文化,理由嘛很簡單:孔孟、老莊學了能造飛機還是火箭?我只想說一個人要無知到這種程度就太可怕了。
文化是什麼?現在沒有確切的定義,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總結為: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複雜整體。其核心是作為精神產品的各種知識,其本質是傳播。也有學者認為,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非常具廣泛和具有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的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生活的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食、住、行、文等,但又不是對應這些事物的實體,而是一種相對抽象的概念。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總體表徵。像中國的傳統文化內容包括古文、詩詞歌賦、民族音樂、國畫、書法等等。
科技本質是發現和發明事物之間的聯絡,各種物質透過這種聯絡組成特定的系統來實現特定的功能。對比總結一下:文化是精神層面的,解決人的問題;科技研究的是物質,其進步體現在物質文明進步。以此可見,西方文化也造不了飛機火箭的。而且對物質的認識是漸進的,正如不可能從蒸汽時代直接到網際網路時代一樣。而且科技也不是西方所專有,只是現代科技方面大規模起步晚於西方。
全盤西化的人眼裡只有西方的成就,中國的四大發明我估計這些人都不知道,更別說中國的歷法這樣高深的東西了,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前些年在網上還看到有人組織反對中醫,說中醫是迷信、不科學,認為只有解剖、手術等才是西醫,這些人又哪知道新朝皇帝就讓御醫進行解剖實驗了、更有華佗的麻沸散用於手術,這些可以說不知道;屠呦呦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讓數百萬人受益;2015年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也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的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而關於青蒿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初年《神農本草經》,明確記載青蒿抗瘧見於晉代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我想要不是有意裝聾裝瞎是應該知道的。中國傳統醫學寶庫中這樣的瑰寶是不計其數的,等待著人們去開發罷了。
我們說中國歷史發展綿延數千年,積澱了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同時還有未被認識的科技結晶。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古人,或者說向古人學習什麼呢?
前幾天在網上瀏覽的時候,看到一個網友不無悲憤的認為,中國現狀阻礙了詩歌的發展,例舉了很多理由;其實書法、國畫、詞曲界等等無不是同樣的想法;每個人都容易從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領域看問題,覺得自己的問題都是天大的問題,但絕不是某個方面就是壓倒一切的重要;其實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因為其博大精深,值得學習和傳承的東西太多,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和需要予取予求,但切忌去要求他人跟你步調一致。更不要拿你對某方面的一知半解傲視天下,覺得自己對傳統文化有多大貢獻,以“專家”自封,以功臣自居。就拿傳世典籍來說就浩如煙海,你所學的能有點兒皮毛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那我們應如何學習古人?說到這個,讓我想到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天可變,地可變,祖宗家法不可變。”這一類的話;太多人就是這麼學古人的,把傳世經典奉為神明一樣,要這樣“《論證·衛靈公》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就這一條,孔子就應該被打倒。要這麼學的話,憂國憂民的人也就應該學屈原抱石投江了。其實,先賢們早就告誡我們,亙古不變的真理就是“變”,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中,如老子說的“道”。我們要學古人,就要真正潛下心來研究,對傳世經典“知其意”到“有我意”,然後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其能為現實服務,這才是真正的貢獻,也才是傳統經典真正的價值體現。而不是拿古人說的死套現實,要與時俱進,正如老子所說:“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說到與時俱進,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口號,根本做不到。首先,大多數人對未知是恐懼的,更願意安於現狀,對微小的變化首先是視而不見,繼而是牴觸、反對,最後才是被迫適應。其次,我們身處現實中,這一刻相對於下一刻就是歷史,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可謂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其真像在恍惚之間,非常人能看得清。比如最早房地產讓一批看清的人富了起來,求變、主動適變,能看清現實的人引領潮流,大都成功了。
如果說這需要非常人的能力,再放長遠一點兒,你又看清過? 就拿孩子的教育來說,幾千年來就是難題,祖祖輩輩大都認為孩子難教、不聽話,然而等孩子大了反而覺得父母不適應社會。其實孩子的成長早期是最會適應社會的,真正能夠與時俱進的。
總而言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去學習,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但讀死書,則不如無書。
………………………………
【原文】
視之不見名,名之曰微。聽之不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
【注】
這一章《帛書老子》和傳世本、王本《道德經》差異特別大,21個字不同,更有“執今之道”與“執古之道”完全相反的說法。對於這個區別,我例舉兩個別家之言:
《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莊子·天運》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無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
………………………………
個人原創,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經典!
《帛書老子校注》《道德經》第十四章見解、原文。
如果贊同我的說法,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