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宏、赫二祖後裔所修家譜記載,始祖本兄弟三人,長曰宏、次曰赫、三曰伯,宏、赫二祖於大元后至元三年(1337年)自四川綿竹城西祝溝姚家莊遷於山東昌樂城西堯溝店和昌邑南鄉山陽店,伯祖仍居原籍。但後人口口相傳,三祖名諱分別為“紅、黑、白”,“紅”祖和“黑”祖遷來山東,“白”祖仍在四川。為什麼口傳和家譜記載不一致呢?筆者考證認為:“紅、黑、白”系誤傳,真實名諱應為家譜所載的“宏、赫、伯”。理由如下:
(一)據宏祖後裔兩分支歷次編修的家譜記載三祖名諱均為“”宏、赫、伯”,而赫祖後裔歷次編修的家譜也均記為“宏、赫、伯”,兩支所修家譜記載一致。
(二)有族人認為系宏、赫二祖後人在修家譜時協商一致將紅黑白改為宏赫伯;本人分析認為,宏、赫二祖自堯溝分別後,由於相距較遠,當時交通不便,其後人並無往來與溝通。理由如下:兩支首次撰修家譜均在清朝時期,其中宏祖姚家郜分支首修家譜於清乾隆十八年;赫祖後裔首修家譜於清乾隆三十八年,晚於宏祖後裔首修家譜二十年。自祖先遷來山東至首次修家譜的四百餘年這段時間,各自並無家譜傳承,歷代先祖名諱世系均靠各家的家堂軸子予以載明,後世修家譜時,宏祖姚家郜一支後裔以宏祖為一世祖,其後代為二世,依次編列。宏祖姚家山甫一支後裔以宏為始祖,其後代為一世,以此排序編列。赫祖後裔所修家譜以赫為始祖,其後代為二世,依次編列,兩支家譜排序編列有異,並不統一,這是其一。其二,宏祖後裔所修家譜記載,宏、赫二祖同遷山東,其中:宏祖遷於昌邑山陽店,赫祖遷於昌樂城西堯溝店;而赫祖後裔所修家譜記載,宏、赫二祖同遷山東昌樂堯溝店,不數年,宏祖又遷昌邑南鄉山陽店,二者記載稍有出入。因此,筆者認為兩支後人修家譜時並無互通,更不存在統一口徑將紅、黑、白改為宏、赫、伯的情況發生。
(三)如果“紅、黑、白”是先祖的真實名諱,那麼後人在修家譜時如無溝通,肯定不會不約而同,均改為宏、赫、伯。
綜上,筆者認為紅、黑、白系後人誤傳,因為紅、黑、白在山東方言中與宏、赫、伯讀音相同,在山東多數地方“赫”讀作“黑”,而“白”和“伯”均讀為(bei)。古時有文化的人畢竟是少數,家譜存世本來就少,能夠見到家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多數人以口述的方式傳給後人,所以極易造成口誤。為此,筆者又與宏祖後裔中東兄聯絡溝通,一致認為,基本可以排除始祖名為“紅、黑、白”的傳說,三祖的真實名諱為宏、赫、伯的機率極大。
二十一世姚震2021-11-4於博興縣城東街道東三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