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LG集團已獲批歐洲投資銀行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5億元)貸款,據悉這批貸款將用於波蘭動力電池廠建造中去,使其產量從35GWh擴大到65GWh。早在2015年,韓國的LG集團就在波蘭弗羅茨瓦夫設立了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原計劃年產5萬組長續航電池組,可是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產量馬上翻番。到了2018年11月底,LG追加投資5.71億美元,將產能提升至70GWH,每年可以滿足裝配30萬輛電動汽車。同時中國新能源領先企業深圳新宙邦也在波蘭西雷姆市建立了工廠。該公司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5萬噸NMP和5000噸導電漿專案。除此以外,波蘭很多本土企業也在投資新能源領域。波蘭在新能源電池建設中異軍突起,有成為歐洲新能源電池中心的趨勢。事實上波蘭也欲將自己打造成歐洲的新能源電池中心,因為她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背靠德國,依託歐洲大市場
波蘭背靠傳統造車強國—德國,擁有諸如寶馬,賓士,大眾等公司以及一整套汽車產業鏈的支援,各種汽車產業零部件應有盡有,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波蘭的汽車工業主要特點是以外資企業為主導,主要從事汽車裝配,汽車零部件生產。全國從事汽車製造與裝配的從業人員達到17萬,相關人員的勞動勞動熟練度高,專業技能過硬。德國大眾集團在波茲南汽車生產中佔據重要地位,約佔有22%的市場份額,並且還將繼續擴大汽車投資,同時建立新產品研發中心基地,全面提高波蘭在汽車製造業鏈條中的地位。預計2019年年產量將達10萬量,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特別是德國,法國,義大利市場。自2017年歐盟各國發布禁止燃油汽車時間表以來,歐盟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有關研究一直停滯不前,關鍵原因在於動力電池供應不足,短期投入成本大,投資回報週期長,不確定因素太大。德國零配件商博世表示公司將不會從事動力電池製造,而是透過採購單芯配置自身強大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和系統整合能力來為顧客提供完整電池系統。目前歐洲市場上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大多采取延續特斯拉式的經營策略—自供自銷。市場研究機構EVSales的資料顯示,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6.7萬輛,同比增長142%,僅用一年時間就躍升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3%,預計未來5年內市場需求會進一步擴大。歐洲市場的動力電池需求量將持續擴大,特別是那些中小型車企以及其他相關行業比如輪船,遊艇和市場散戶等的電池需求將大大增加。近日,歐盟電池大會上,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塞夫科維奇稱,歐盟在動力電池供應方面存在巨大缺口,爭取2020年實現產業自主,到2025年至少為6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根據布魯塞爾非政府組織交通與環境的報告,波蘭在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產上處於領先地位。位於波蘭佛羅茨瓦夫的韓國LGEnergySolution鋰電池工廠是波蘭在鋰電池生產方面開通的最大工程。工廠在2021年底開足全部生產能力,屆時波蘭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年生產能力達到100Gwh,意味著波蘭工廠將能夠滿足所有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
刀片電池組
二、歐盟動力電池保護政策,加速了新能源電池在波蘭落地
2021年1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有關修訂《電池指令》的法律草案,對歐洲電池產業鏈將實施了更為全面的監管,包括引入碳排放量、原材料供求、可再利用原材料使用比率等具體環保規定,同時要求2024年7月1日開始,只有已建立碳足跡宣告的可充電工業和電動汽車電池才能投放市場。歐盟未來將只允許符合歐盟相關標準的產品在歐洲境內流通,最終目標是將歐盟電池標準確立為電池產業的國際標準。此專案的在於保護歐洲能源安全,確保歐洲能源不被掣肘,同時訂立新能源生產的國際標準。對此歐盟提出歐洲動力電池必須留在歐洲的口號。歐洲汽車與工業電池製造商協會(Eurobat)總經理韋斯特斯特(AlfonsWestgeest)認為,歐洲新能源行業之所以發展迅猛,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新能源電池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同時歐盟釋出的新能源戰略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補貼興能源產業,給予稅收優惠。根據歐盟的鼓勵政策,對於向波蘭投資的外國新能源企業,波蘭政府將提供所得稅豁免和現金補助,研發中心可扣除200%的所得稅。
新能源電動車生產鏈
三、波蘭具有勞動力和市場的優勢,天然成為歐盟新能源電池的製造中心。
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要求電池組的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充放電效率高、相對穩定性好、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因此,對電芯的要求非常嚴格。車內電芯並不是獨立存在的,需經過編排成為電池組,結合車身結構、散熱系統及電控系統,組成一套密閉的電池組,為車輛供電。當前市場上主要應用的動力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及三元鋰電池。這兩種電池放電能量密度均達到232wh/kg,均屬於高危產品,並且鋰電池不易長途運輸,對於電池的質密性,完整性要求高,不能出現碰撞等運輸風險,同時由於動力電池電芯的卷繞方式的不同,就對於電芯單體的管理與散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電池行業是重汙染產業,發達的西歐國家早就把這些工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如今隨著歐盟的東擴,南擴。很多中東歐國家都加入了歐盟,歐盟要想實現獨立自主,能源多元化。這些汙染大,需要勞動力多的工業自然就轉移到了這些地區。波蘭具有勞動力和市場的優勢。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最新資料顯示,在過去的八年中,歐元區的平均時薪的增長為4歐元,而波蘭工資每小時增加了3.1歐元。截止2018年歐盟平均勞動成本為27.4歐元,而波蘭僅為10.1歐元,勞動平均成本為歐盟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勞動力薪酬水平相對較低。最近10年波蘭經濟增速在歐洲國家中數量“領先者”。期間波蘭的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長6.4%,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趨於好轉,公共開支不斷加大,人民生活水平較以前有很大的改善。2019年其經濟實際增速為4.1%,名義GDP為22649.78億茲羅提,約為5898.47億美元。按照約3840萬人口計算,波蘭人均GDP已近1.54萬美元,消費前景趨好。在波蘭機動車已經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最新調查顯示波蘭每千人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486輛,保有量及增速位居歐盟前列,截止2018年波蘭有註冊車輛總數達到2343.9萬輛,其中乘用車佔比達到74%。並且仍以每年約5%的速度增長。同時波蘭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向好,是歐洲失業率最低的國家,失業率為3.1%。這些條件無疑使得波蘭在打造“歐洲動力電池中心”上取得不小的砝碼。
特斯拉mode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