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高鐵(Hyperloop)是埃隆.馬斯克的創意。馬斯克早就下定決心,要在交通出行領域幹出一番大事業,超級高鐵只不過是一系列創意中的一個。在《創業無畏》一書中描述過他更早的兩次嘗試:他的火箭公司SpaceX,以及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SpaceX 幫助重振了商業航天發射,把幻想變成了一個10億美元的產業。與此同時,特斯拉迅速崛起,迫使各大汽車公司改變了對電動汽車的冷漠態度。正是在特斯抗的衝擊下,各個國家開始逐步淘汰耗油量大的汽車,選擇完全可充電的汽車。
SpaceX和特斯拉這兩家公司在馬斯克“發飈”之前就已經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2013年,為了縮短洛杉磯與舊金山之間的通勤距離,加利福尼亞州立法機構批准了一項680億美元的預算撥款, 用於建造一條很可能是歷史上最慢、最昂貴的子彈頭列車軌道交通。這讓馬斯克感到憤怒。成本太高了!列車太慢了!於是,他與特斯拉及SpaceX的工程師團隊合作,發表了一篇58頁的關於“超級高鐵”概念論文。超級高鐵是一個高速運輸網路,利用磁懸浮技術讓乘客艙以760英里1時的速度在真空管內行進。如果成功的話,超級高鐵可以讓你在35分鐘內穿越加利福尼亞州,甚至比商用飛機還要快。
事實上,馬斯克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是新的。科幻作家們一直在夢想著透過低壓管道進行高速旅行。早在1909年,火箭先驅羅伯特.戈達德( Robert Goddard )就提出過一個類似於超級高鐵的真空列車概念。1972年,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又將之擴充套件為超音速地下鐵路。但是,就像會飛的汽車-一樣,把科幻變成科學事實需要以一系列技術的融合為前提。
第一次融合並不是技術上的。相反,它是關於人的融合。2013年1月,馬斯克和風險投資家謝文.皮舍瓦爾( Shervin Pishevar)曾經討論過超級高鐵這個概念。皮舍瓦爾認為超級高鐵已經具備可行性,馬斯克更是認為它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先性。馬斯克興致高昂,馬上搞出了一份白皮書,但是他實在太忙,沒時間再創辦另一家公司。因此,在馬斯克的祝福下,皮舍瓦爾決定自己動手。戴曼迪斯、奧巴馬政府前白宮辦公廳副主任吉姆.梅西納( Jim Messina)、科技企業家喬.朗斯代爾( Joe Lonsdale)和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 )成為超級高鐵的創始成員。幾年後,維珍集團(VirginGroup)投資了這個專案,其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當選為董事長,維珍超級高鐵( Virgin Hyperloop One )誕生了。
所需的其他融合則都是技術方面的。“超級高鐵之所以能夠存在,”超級高鐵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喬希.吉格爾(JoshGiegel)指出,“是因為電力電子、計算建模、材料科學和3D列印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計算能力已經大大提高了,我們可以直接在雲上執行關於超級高鐵的模擬實驗,測試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電磁系統的3D列印,到大型混凝土結構的3D列印,製造工藝方面的各種重大突破已經在價格和速度方面改變了遊戲規則。
根據吉格爾的說法,超級高鐵的目標是在2023年透過認證,到2025年啟動多個在建專案,並進行初步的搭載乘客測試。
超級高鐵認證和空中拼車將在2023年前完成。因此,到2025年,度假將會有一個與今天完全不同的意義。至於上班,那肯定會大有不同。更何況,馬斯克的動作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