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分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源自哈佛商業評論對張瑞敏的一篇採訪,關於物聯網以及海爾的生態品牌戰略;第二部分源自位元組跳動架構調整,正式進入梁汝波時代;第三部分帶大家看看凌晨十二點的深圳科興科學園。
一、海爾的生態品牌戰略
一百多年前美國人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掀起了“效率革命”,科學管理自此誕生;五十年前,日本企業的精益生產掀起了“質量革命”,其典型代表是豐田汽車。
不同的商業時代誕生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時至今日,物聯網時代正在來臨。2021年6月,最具價值全球品牌榜在法國戛納揭曉,中國品牌入選18家,海爾集團是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連續3年入榜。
以萬物互聯為主要特徵的物聯網時代呼喚一種能夠打破傳統行業/品類壁壘,有效促成動態多邊合作的模式,符合這種模式的品牌,可以稱為生態品牌。
海爾在2019年進入生態品牌戰略階段,提出搭建開放的生態體系,創造持續價值迭代的使用者體驗和與生態方增值分享的價值迴圈,顛覆傳統時代的零和競爭,從而獲得物聯網時代的高價值發展。
在哈佛商業評論針對張瑞明的採訪中,張瑞敏提到:
1、物聯網帶來體驗經濟,“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但只有體驗是令人難忘的”,原來的很多產品品牌,無論是家電、服裝、汽車還是現在的網際網路,都可以把產品和服務做的很好,但在體驗經濟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創造新體驗有兩點不同:一是企業可以與使用者互動,產品是為使用者量身定做、為使用者服務的;二是體驗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要和使用者互動、永遠的互動。
2、第三次工業革命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三分之一,因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沒有那麼多新產品,增長在於使這些產品物聯網化,最終萬物互聯,為“我”服務、為每個人服務。以前是大規模製造,企業提供很多產品讓使用者挑選;現在是大規模定製,要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3、生態品牌建立,概括為三“無”:無縫體驗(使用者與合作方一體互動,使用者體驗迭代,直至終身使用者)、無界生態(產品、行業無界融合)、無感支付(物聯網地“物”為使用者自動下單付款),此三者是物聯網經濟的核心特徵。
如果從三“無”的角度觀察,蘋果在我的認知當中,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使用蘋果的產品,你會發現產品本身僅僅是一個載體而言,更多的價值是產生在服務上,比如各種裝置的無縫銜接、icloud家庭共享、照片推進等等,你是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於這樣的體驗。而且蘋果的產品和系統一直都在不斷的升級和進化當中。大膽設想,後續隨著apple car等產品推出,蘋果將構建更加多樣的的互聯體驗。
4、海爾核心競爭力的變化:(1)以人的價值最大化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價值最大化為中心;(2)取消科層制組織,成為幾千個小微,吸引外部很多人員加入,完全沒有邊界,成為一個無邊界的熱帶雨林式的生態系統。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一種形式的組織,能夠把打破傳統企業組織的桎梏,降低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熵增,讓員工得以真正的自我驅動創造價值。海爾的模式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這個部分可以再進一步學習和了解。
5、管理的變化:員工自我管理,而非企業管理員工,每個員工給使用者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
張瑞敏的管理思想深受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影響,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指出,“在一個現代組織裡,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如果能夠由於他的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及達成成果的能力者,就是一位管理者。”,從這個角度而言,每個個體都是管理者,都應該管理好自己,併為經營和達成成果負責。要知道這本書是在1966年初版的,不得不感慨大師的洞見極其深刻。
6、海爾生態的差異:把使用者作為創造價值的主體,而非作為流量變現的工具。與其他生態融合,把給使用者創造價值的人都聚合在一起,生態方都可以得到價值。
這或許是當下大部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流量經濟的洪流當中,我們到底為使用者創造了什麼價值,或者我們應該如何為使用者創造價值。
7、關於生態品牌:兩個價值迴圈:一是使用者體驗迭代的價值迴圈,一是生態合作方增值分享的價值迴圈。使用者有了價值之後,各個生態合作方都可以分享價值,前提是要共同進化,在與使用者的互動中不斷進化,其中核心是鏈群合約。
8、關於生態品牌戰略的借鑑:核心是領導放權,讓員工自主管理。第一、員工要創造價值;第二,員工創造的價值要傳遞給使用者、使用者是否接受價值;第三是分享價值,員工可以分享創造出來的價值。
二、位元組跳動進入梁汝波時代
11月2日,張一鳴宣佈退出全球董事會,將席位交給了梁汝波。同時梁汝波透過內部郵件宣佈了組織架構的調整:
過去幾年公司經歷了快速發展,我們始終根據業務需要來調整組織,不斷推動組織結構最佳化和升級。隨著公司業務演化、團隊成長,各業務面臨不同的機遇和挑戰。為了使命驅動,始終創業,保持組織靈活高效,激發創造力,公司將按照“緊密配合的業務和團隊合併為業務板塊,通用性中臺發展為企業服務業務”的原則,做如下組織調整,成立六個業務板塊:
1.頭條、西瓜、搜尋、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併入抖音。該板塊負責國內資訊和服務業務的整體發展,為使用者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及服務。
2. 員工發展部門的技能與職業培訓職能,轉型為職業教育業務,併入大力教育板塊。該板塊聚焦教育業務,致力於建立終身教育服務體系,覆蓋智慧學習、成人教育、智慧硬體、校園合作等領域,希望透過持續創新,服務教育生態參與者,實現“創新教育,成就每一個人”的目標。
3. 飛書、EE、EA合併成飛書業務板塊 。該板塊聚焦提供企業協作與管理服務,整合即時溝通、線上文件、日曆、音視訊會議等辦公協同應用,並提供OKR、招聘、績效、合同等組織經營管理類產品。
4. 火山引擎聚焦打造企業級技術服務雲平臺,將位元組跳動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方法、技術工具和平臺能力開放給外部企業,幫助企業在數字化升級中實現持續增長。
5. 朝夕光年負責遊戲研發與發行,面向全球使用者與開發者,提供頂級遊戲和打造玩家社群,為每位玩家帶來有趣和激勵人心的體驗。
6. TikTok負責TikTok平臺業務,同時也支援海外電商等延伸業務的發展。
隨著商業化模組的逐漸成熟,位元組跳動的業務版圖也更加清晰。據財經媒體披露,2021年位元組跳動的廣告營收預計會突破3000億,或將超越阿里巴巴成為國內排名第一的網際網路營銷平臺。
同時,2020年開始獨立運營的電商模組也取得了飛速發展。據說2021年的GMV將突破兩萬億,而根據阿里巴巴公佈的年報顯示,2021財年,阿里巴巴生態體系的商品GMV為人民幣8.119萬億元,那麼這意味著位元組跳動的電商規模已經接近阿里的25%。
此外,位元組跳動在2021年初開始試點的生活服務業務也在此次架構調整中併入了抖音團隊,未來亦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從抖音電商獨立運營開始,位元組跳動便下定決定從單純的流量售賣轉向完整的交易閉環。透過交易閉環的方式,一方面透過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以提升使用者的粘性,另一方面也極大的拓展了更多的收入來源。當然,位元組正在進入的賽道也充滿了激烈競爭,它要面對的是在各自領域已經佔有絕對優勢的競爭對手。巨大的流量入口是位元組最大的優勢,位元組要做的在於把這些流量高效的閉環的新拓展的業務當中,同時打通內容、商品和服務相互促進和撬動的生態。
三、凌晨十二點的深圳科興科學園——照片分享
週一晚十一點二十三分於深圳科興科學園——大樓燈火通明,打工人正挑燈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