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財經「產業觀察」第16篇。
主筆 / 碎碎碎念
內容架構師 / 靜靜
出品 / 巨頭財經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前段時間,巨頭財經做了一個“‘破發’是百億美金巨頭們的必修課”的小策劃,被很多群轉載和熱議。
你能想象得到嗎?17家百億美金以上的網際網路巨頭(資料截至2021年8月24日),竟然有13家都破發過,腰斬的也不在少數,只有京東、金山辦公、BOSS直聘、奇安信四家倖免破發。
原來,今天,宿華陳睿們面對的質疑,當年也令李彥宏雷軍周鴻禕等大佬頭疼不已。熬過一次腰斬,已經成為大佬們的一堂必修課。
話說回來,一般來說,敲鐘當天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創始人迎來人生的巔峰時刻,集社會價值和家族榮耀於一身。
高樓賓客層出不窮,明星大V媒體偎身環繞,朋友圈也全都是歌功頌德……當全世界都在為自己開路,創始人難免“暈暈乎乎”,有幾人會往壞的角度想?
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創始人一招不如意,就容易腳踩被人踢。曾經的酒肉朋友唯恐避之不及,質押對賭令人窒息,瘋狂擴張不計成本揮金如土大腿拍青,雪中送炭者寥寥無幾,指鼻罵槐者比比皆是。
恐怕,此時才能讓人幡然醒悟:要麼夠定波瀾不驚,要麼夠狠殺人誅心,為什麼不在高點狠狠割上一筆,要等行到灰暗處才後悔莫及。
所以啊,敲鐘當天看似光環加身的是創始人,其實真正受益的是終於可以套現的股東。唯有創始人,不能拍拍屁股走人,被鎖在公眾的牢籠之中。
哪有什麼光環?全是負債罷了。
另一種情況則要更差,敲鐘當天,正是創始人的至暗時刻。
小米即為典型案例。2018年7月9日,雷軍穿著深藍色的西裝,繫著和小米logo同色系的橙色領帶,出現在港交所的敲鑼現場,有超600人前來觀禮。
但沒想到,小米開盤即破發。
雷軍在今年8月10日的個人演講中,回憶了這給自己帶來的很大的“心理陰影”:“我們幾個人誰也不願意面對這樣的局面,心裡特別難受,就躲到了港交所的一個雜物間。”
就這樣,本想做“年輕人第一支股票”的小米,被“年輕人的第一次套牢”“ 年輕人的第一次腰斬”等聲音壓抑了整整兩年。
雷軍明明依舊在熱血奮鬥,小米的各項業務明明都在穩健上升,但資本市場就是不買賬,不斷地擠兌、不斷地踩踏、不斷地放大區域性弱點。雷軍一面需要鼓舞團隊鬥志,一面還得安慰市場情緒,多線作戰,身心俱疲。
還好,小米終於挺過來了。“米韭”解套的同時,估計雷軍也長舒了一口氣,從此股價再無瓜葛,從此再不公開提及千億萬億,從此再不被二級市場牽著鼻子走,迴歸做一個正常的自己、一個正常的創業者。
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都說明破發和腰斬或許在所難免,但是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需要看市場的三個參照標:
首先要看高管團隊拋不拋。
頭部公司的管理團隊,基本在上市前就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可以保障一線的生活質量。他們如果能堅持公司上市後不套現,簡單的行動比一萬句承諾都更實在。
市場恐慌的時候,高管團隊真的不慌嗎?
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也慌。
但需要看他們內心的信念是否能壓制住外部因素的干擾,把一艘巨輪帶向更遠的遠方。哪怕他們也說不出具體的路徑,但依然沒有下船的躁念。
然後要看增長穩不穩。
有兩個需要重點關注的資料:如果已經盈利的,主要看市盈率;如果還沒有盈利的,主要看市銷率。
騰訊和阿里等公司,擁有強大的盈利能力。危機來臨的時候,這些公司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跌幅,必然成為遊資的“避險股”。
短期沒有盈利的公司,比如拼多多、快手、嗶哩嗶哩等,市銷率是主要參考因素。市銷率低於5,並且保持每個季度正增長的,應該都可以算作被低估。
最後要看大將能不能打。
天花爛墜的概念沒什麼用,業務還是靠人打出來的。
試想,這輪K12危機下,為什麼新東方比好未來的形勢好一些?原因就在於將多,每個新東方的分校校長都很能打。盛世求穩,亂世靠將。
再如,快手在兩年內組建起多支鐵軍,尤其是磁力引擎,戰鬥力爆表。在整體勢能落後抖音的情況下,戰鬥力不落下風,值得對手和同行尊敬。
未來的巨頭競爭,都是生態級、多業務線、多賽道、多層次的全面競爭。在戰略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關鍵還在於將能不能打,能不能持久打,能不能一輪又一輪的打贏。HR是讓員工快樂工作的,而老闆要直接為“將軍成長營”負責。
文章最後,我們想說:
什麼叫對資本市場負責?做好公司做好業務,活得健康活得持久,別被炒短線的遊資干擾,按照以年為時間單位的既定路徑前行。
什麼叫長期主義?要承認週期的存在,做好一切最壞的打算,準備好過冬的糧草,該省的省,該狠的狠,該忍的忍,世界波譎雲詭,我心巋然不動。
歸根到底一句話:忘記雲霧,修煉內功,穿越週期,發現價值和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