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兩個讀音,兩個意思。
1、皋陶(yáo):也作咎(Gāo)陶、咎(Gāo)繇,偃姓,傳說生於曲阜,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以正直著稱,曾被大禹推薦為他的接班人。其後裔在江淮之間建立英、六(Lù)[今安徽六(Lù)安]、群舒等小國。據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所說,皋陶是東夷族首領。(見該書第三卷乙編第一章第一節)。
《書·舜典》:“禹拜稽(qǐ)首,讓於稷、契(Xiè)暨皋陶。”
《史記·五帝本紀》:“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Xiè)、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fèn)職。”唐·張守節正義:“高姚二音。”
《論(Lún)語·顏淵》:“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朱熹注:“陶音遙。”
《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guàn)元年》:“(魏)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願使臣為良臣,勿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異乎?’對曰:‘稷、契(Xiè)、皋陶,君臣協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逄(páng)、比干(gān),面折廷爭(zhèng),身誅國亡,所謂忠臣。’”《舊唐書·魏徵傳》作“咎(Gāo)陶”。
宋·陳師道《寄外舅郭大(dà)夫二首》詩之二:“丈人魯諸生,明刑如皋陶。”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你竟這樣的侮辱我!說我不是人!我要和你到皋陶大人那裡去法律解決!”
《孔子家語•正論》:“《夏書》曰:‘昏、默、賊殺,咎陶之刑也。’”
《楚辭•離騷》:“湯禹嚴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
2、皋陶(táo):鼓的木框。皋,通“鼛(gāo)”。《周禮·考工記·韗(Yùn)人》:“韗人為皋陶。”鄭玄注引鄭司農雲:“皋陶,鼓木也。”孫詒讓正義:“此工主治革以冒鼓,又兼為鼓木。”
清·張之洞《銅鼓歌》:“土花紺碧沁肌理,雷紋宛轉環皋陶。”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