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世界科學的進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改變,以前常用的物品已悄然退出歷史舞臺,大多被丟棄。當我再次看到一些家中那些倖存的物品,不禁勾起對往事的回憶。
煤油燈
這盞其貌不揚的煤油燈,是1968年下放農村前夕,生產隊用安置費給我買的,它曾伴隨我度過整整六年的知青生活。
當年絕大多數農村不通電,煤油燈成了家家必備的照明工具。那時城市的電力供應不足,晚上停電是家常便飯,城市家庭也不得不備用它。
煤油燈使用棉織帶作燈芯,其燈頭用金屬製成,而燈座和擋風的燈罩則用透明玻璃製成:燈頭中央有個窩窩頭狀的金屬罩,上面留有一條叫“馬口”的縫,用來調節空氣,使火焰燒得更旺。燈頭周圍有四個金屬爪子,用來固定玻璃燈罩。
燈頭旁有一根可旋紐的長柄,可帶動燈芯旁的小齒輪旋轉,使燈芯升降,以控制火焰的大小。燈芯末端伸入燈座內,燈頭下方有螺紋口可將燈頭牢牢固定在燈座上。燈座內注有煤油,煤油透過燈芯虹吸到燈頭。用火柴點燃燈頭“馬口”內的燈芯頭,罩上燈罩,點亮的燈就能使四周獲得光明。
當年我下放的農村,雖然公社大院通了電,但電壓不足,燈光老是暗紅的,比煤油燈強不了多少。生產隊沒有一個隊通電。
因此,煤油燈就成了我晚上最親密的陪伴。在煤油燈的光照下,寫家信,看書。招工回城的時候,我真捨不得挪下這個小夥伴,將它用紙包了好幾層,小心地裝入衣箱。
煤油燈除開照明外,還能滅蚊。鄉下的蚊子特多,一旦鑽入蚊帳,趕也趕不走,只要將玻璃燈罩的上口對準停留在蚊帳上的蚊子,它便立馬落入燈罩內,成了名符其實的“蚊幹”。
農村普及用電,城市電力充足後,煤油燈漸漸淡化於人們的視野之中。不過,在眼鏡店還能見到它的身影。非金屬眼鏡架放在煤油燈玻璃罩口加溫,使鏡架或鏡腳變軟,可調節鏡架的形狀及鏡腳的弧度。
與煤油燈類似的還有馬燈。馬燈的原理與普通煤油燈一樣,只是亮度更大,更能防風,適合戶外使用。
煤氣燈
(網路圖)
當年用來照明的還有煤氣燈,它的構造和原理與煤油燈有很大的區別。煤氣燈由儲油罐、手動氣泵、氣壓表、煤油氣導管、噴油嘴、塗有氧化釷(99%)和氧化鈰(1%)的棉紗罩、調節開關、玻璃燈罩、金屬燈罩、金屬支架及手提環組成。
將煤油注入儲油罐,蓋緊,用手動氣泵向罐中打足空氣,調節開關,使壓縮的煤油透過導管從噴嘴均勻噴出,噴在塗有氧化釷和氧化鈰的棉紗罩上,點火後棉紗罩會發出強光。棉紗罩燃燒後,千萬不能碰它,否則紗罩會立馬變成一小撮灰白色的粉末。
上圖的煤氣燈是座式的,還有一種吊式的,燈上方有吊環,可懸掛在樑上,這種燈不存在“燈下黑”的現象,照明的面積更大。
當年生產大隊晚上開大會,用的就是這種煤氣燈。想不到回城後,看到街道工廠也使用煤氣燈。
蒲扇
上世紀末,電扇和空調還是奢侈品,普通百姓家用來納涼的工具依然是扇子,而使用得最多的算是蒲扇。蒲扇的製作工藝簡單,以自然生長的葵樹葉作主要原料,價格低廉,深受百姓青睞。無論城市或鄉村,家家戶戶都會備有好幾把蒲扇。
買回新扇子,媽媽都會親手在扇邊滾上布條或塑膠條(上圖),用針線縫合,經過小小的加工,蒲扇會更耐用些。
夏日晚上在大街上納涼,我們一人一扇,不停地扇著。大街小巷都能聽到“撲!撲!”的蒲扇撲打聲,扇子在造風納涼的同時,還可用來驅趕蚊子。
那時家裡用的還是藕煤爐子,頭天晚上如果沒留好火,第二天一大早就得“生”爐子。燒得旺旺的柴火一旦壓上藕煤,火苗不見了,一股濃煙直往上衝,這時蒲扇就發揮作用了,用扇子不斷地扇爐門,青煙變小,從藕煤孔裡冒出火苗,很快爐子就點著了。
火柴
我還保留著幾盒媽媽沒有用完的火柴,這些遺物既是對媽媽的懷念,也是對往日生活的一種記憶。
火柴,曾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家庭用品,無論城市、鄉村,家家戶戶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當時的火柴價格也非常便宜,兩分錢一盒。
文革前,媽媽在醫院還要值夜班,到了下半夜,實在是熬不住了,便點燃一支香菸解困。夏夜,媽媽用火柴給我們點蚊香、點煤油燈,發藕煤爐子,因此火柴成了媽媽常用的物品。
當年,長沙的街頭巷尾常常可以看到婦女和兒童在糊火柴盒,一些家庭經濟拮据的,不得不找些零活來補貼家用,糊火柴盒就是其中的一項。
用過的火柴盒還可當玩具,我曾把三個火柴盒粘在一起,再粘上四個用硬紙板剪成的圓形當車輪,一輛吉普車就做成了。多個火柴盒連起來,每個盒子也安上紙輪子,串起來,就成了火車車廂模型。還有用火柴棒擺成一個字,再加上幾根或減去兩根,就變成另一個字。
原始社會,燒烤、取暖的火源主要靠“鑽木取火”,這種方法很費事,一旦得到火種,就要設法儲存下來。後來,我們的祖先又發明了火石碰撞點火。這兩種方法都落後,操作不方便。
1855年,瑞典的一家火柴廠研製出了安全火柴,逐漸為世界各國所採用。安全火柴是根據物體摩擦生熱的原理,利用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活性,製造出的一種能摩擦發火的取火工具。
火柴盒的側面塗有紅磷、三硫化二銻和玻璃粉;火柴頭上則為氧化劑、催化劑等。當兩者摩擦時,產生的熱引發火柴頭上的易燃物燃燒,從而使火柴桿著火。安全火柴沒有毒性,摩擦生火的兩者一個貼在盒外側,一個放在盒內,相互接觸不到,所以稱為安全火柴。
因為火柴開始是從國外傳入,所以老輩人稱它為“洋火”。
改革開放後,打火機普遍使用的同時,火柴悄然退出歷史舞臺。為迎合顧客懷舊心理,在高檔賓館偶爾還能看到製作精美的火柴。
手電筒
圖中的這支老式手電筒,雖然經歷了幾十年,依然鋥亮鋥亮的。它是1968年12月下鄉前幾天,我憑“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光榮證”在商店購買的。平時買手電筒都要憑“長沙市購物券”,為支援上山下鄉運動,政府給知青開了綠燈,可以憑“光榮證”免券購買手電、膠鞋、香皂、毛巾等日用品。
這種手電筒的燈泡均採用鎢絲白熾燈泡,發光效率低,使用壽命較短,易被燒壞。電源採用大號鹼性電池,容積大但續航能力不高。電筒的外殼表面是電鍍的,光明鋥亮。
當年學校發的“光榮證”
手電筒是一百年前,從俄國移民到美國的康拉德·休伯特發明的。休伯特下班回家,一位朋友自豪地向他展示了一個閃光的花盆。原來,花盆裡裝了一節電池和一個小燈泡。電門一開,燈泡照亮了花朵,顯得光彩奪目。
這件事給他以啟示:在夜晚黑暗中走路,高一腳低一腳極不方便,如果能用電燈隨身照明,不是實用方便嗎?休伯特把電池和燈泡放在一個管子裡,第一個移動照明手電筒就這樣問世了。
晚上,鄉下屋外一片漆黑,即使有月亮的日子,也只能隱隱約約看到大概的輪廓,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大跟斗。去知青同學那裡串門,非得帶上手電筒不可。除可照亮道路外,還可防蛇,鄉下蛇多,咬一口就麻煩了;鄉下墳山多,手電照著,可以壯膽。
買肉買東西要去三公里遠的公社供銷社,何況知青們囊中羞澀,只得向大自然索取。生產隊的社員笑城裡伢子都是好呷鬼,什麼東西都敢呷!他們從不吃青蛙、泥鰍、鱔魚、蛇之類的野生動物,知青們只要能搞到手,統統將它們送到鍋裡。
夏夜,四周都能聽到青蛙悅耳的叫聲,知青們提著布袋,打著手電去捉青蛙。只要手電的聚光照到青蛙,那小傢伙睜大眼睛,竟然一動也不動,我們輕手輕腳地靠攏,一抓一個。兩個小時下來,就滿載而歸。捉鱔魚就要有經驗,看到田埂旁的小孔,將手指伸進去,一條鱔魚就抓到了。
現在仍舊有人使用手電筒,但它的體積變小,重量變輕,造型美觀,燈泡採用多個節能電珠,射程更遠,亮度更強,防水效能好,不用電池,充電增補電能。
自來水筆
啟蒙上學時,我使用的寫字工具還是石板、石筆、鉛筆和紙,大概讀到三年級,不再用石板、石筆了,開始使用鋼筆。學生用的銥金鋼筆很便宜,才幾毛錢一支。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製出鋼筆尖,這種筆尖圓滑而有彈性,但依然要蘸墨水才能書寫,十分麻煩。1884年,美國人沃特曼發明了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解決了蘸墨水的問題。
20世紀初,中西文化的交流逐漸密切和融合,美國的品牌鋼筆陸續進口到中國。鋼筆的使用比毛筆要便捷,很快在中國得到普及。
之後,中國也有了自己生產的鋼筆,如英雄、永生、博士等名牌鋼筆。鋼筆容易出毛病,隨之就有修理鋼筆的行業問世了。
鋼筆的種類和型號繁多。根據筆尖的含金成分多少,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兩種。鋼筆吸取墨水後,可持續使用一段時間,因此有人又稱之為“自來水筆”。
1990年,一種叫簽字筆的新產品開始出現在市場。簽字筆是指專門用於簽字或者籤樣的筆,分水性簽字筆和油性簽字筆兩種。由於簽字筆價格便宜,攜帶方便,不用上墨水,簽字筆逐漸代替了鋼筆。
2002年,國內開始大批次生產、普及簽字筆,普通鋼筆逐漸從市場淡化,商店的寶籠裡只剩下高檔金筆了。
電晶體收音機
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一天,一陣歌聲從坡子街由東往西飄去。當時還沒有能移動的收音機,我好奇地衝出家門,也沒找到那個提著收音機的人。
直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民間開始流行礦石收音機。我學著別人,自己也裝了一臺礦石收音機。
礦石收音機的構造很簡單,主要由:礦石檢波器、360p可變電容、自繞線圈、天線、地線、耳機組成。只要在室外架上一個蜘蛛網狀天線,在地下埋一根電線當地線,引進屋內,分別接在可變電容的兩個接線柱上,旋轉檢波器的旋扭,耳機就會收聽到電臺播出的節目。
礦石收音機(網路圖)
又過了十幾年,電晶體收音機問世了,商店裡有售,但價格令人咋舌。因此有人自己組裝,花的錢比買的便宜多了。
父親透過熟人,在天心閣西門的那條街上,找到了一位因病失業在家的大學畢業生,他在自家承接安裝收音機的業務。
當時安裝收音機,沒有現成的印刷線路版,而是按線路圖,在一塊絕緣膠合板上用鉛筆畫好零件佈局的位置,再鑽上孔,將變壓器、二級管、三極體、可變電容等大元件定位,最後用帶絕緣的導線將各零件連線起來。有的電阻、電容還要經過萬用表的測試,選擇與線路相匹配的電阻、電容。安裝工具主要是電烙鐵和萬用表。安裝收音機的過程和技術比安裝電腦要複雜得多。
父親動手做的收音機外殼
師傅只管安裝收音機的內部構件,外殼還得自己想辦法。父親找來幾塊五夾板,按自己設計的尺寸裁好,再用酒精浸泡過的蟲膠漆粘合成一個匣子,最後在外層再粘上一層深色的塑膠板,這樣就不用刷油漆了。
新裝的收音機,成了全家人的寵物。我們圍著它,收聽新聞,欣賞歌曲。儘管只能收聽幾個電臺的節目,也新鮮了好一段時間。
儲存的收音機
隨著收音機的普及,品種越來越多,價格也逐漸便宜,我家又買了個巴掌大的小收音機(見上圖)。小“傢伙”可裝進口袋,隨身攜帶,極為方便。
為了收聽更多節目,我家又添置了一臺南京無線電廠生產的“熊貓”牌電晶體收音機(上圖)。此款收音12管四波段,收聽的電臺就多了。
自從智慧手機上市後,收音機的身價大跌,逐漸退出市場。
物資購買證
這是我珍藏的“長沙市生活物資購買證(居民戶)”。證上註明的戶主是媽媽(見上圖),1976年元月頒發時核定為1人,1979年6月才複核為3人。
因為我家三姊妹分別於1968年年底和1969年年初下放農村,父親又於1970年因歷史問題遣送湘西農村,家中只剩下媽媽一人。後來,我抵職招工回城,父親落實政策,家中才有了三個人的戶口。
由於當年物資匱乏,很多生活物資都得憑證供應。這本購物證購買過的東西有:豆製品(包括臘八豆、香乾)、豬油、豬肉、副食品(包括紅棗、白酒、食糖、花生、廣柑及春節物資等)、工業品(包括元釘、肥皂、鐵絲、縫紉機針、金屬腳盆等)、其他(包括雞蛋、鹽蛋、鮮魚、煤油等)。
我儲存的部分票券
眼看要過年了,憑媽媽一個人的券買不了多少年貨。幸虧我下放的生產隊條件在當時還算不錯,在好心社員的幫助下,將分給我的糯米打成餈粑,用金屬燙腳壺裝上滿滿的一壺茶油,帶上隊裡分的黃豆,還殺了兩隻自已喂的雞,包上自己做的罈子菜,湊足滿滿的一擔,用斷扁擔改制成的兩尺長的短扁擔挑回家。
媽媽面對關心她的人說:我兒子回來就有年貨了!
除憑“物資購買證”供應的東西外,還有藕煤、食油、大米、麵條、雜糧、蔬菜、布匹、成衣、腳踏車、手錶、縫紉機、鍋盆瓢勺、雨鞋、解放鞋等等,都要憑票供應。
如今物資豐富了,超市的商品繁多,品種令人眼花繚亂。買任何東西只需人民幣,什麼票證都不用了。
上述這些東西早已不用了,只要看到它們,都能引起我滿滿的回憶。
系列文章,恭請待讀!
END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釋出,作者 | 湯武。編輯 | 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