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在《後會無期》裡曾說過一句話: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多人都被這句話擊中了,簡直就是自己的真實寫照啊! 這些年翻過的書,就如同沙灘上的字一樣,都隨著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說好的知識改變命運呢?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因為我們總是知而不行,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刻意練習,不去刺激相關神經元的強關聯,這些美好的認知,將永遠不會真正對自己產生影響。
.在技能學習的路徑中,僅僅“知道”是無法形成反饋閉環的,只有經過大量的練習,讓大腦相關的神經元形成強關聯,反饋閉環才能經由“做到”這個節點得以形成。所以在後來閱讀過程中,我始終提醒自己一點:閱讀是為了改變。
就像你讀了一本關於冥想的書、懂得了冥想的一百個好處和一百種方法,但從來不練習,遠不如你只懂得一種好處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續冥想10分鐘。
只要緊緊盯住“改變”這個根本目標,很多閱讀障礙就會立即消失。比如我們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讀後記住多少內容,即使整本書都記不起來了也沒關係,只要有一個點、一句話觸動了自己,並讓自己發生了改變,這本書就沒有白讀。
.目前我每看完一本書之後,都會寫讀書筆記、寫讀後感、梳理文章重點、歸納總結、輸出一篇書評,最重要的一點是至少列一條行動清單,並且馬上就要去做,執行“72小時定律”,也就是三天之內必須要去執行,否則過了72小時後你就再也不會做這件事了。
比如,我看完《小狗錢錢》後,開始每天寫成功日記、列夢想清單,養成儲蓄和記賬的習慣,慢慢培養會下金蛋的“鵝”,一點點把她養肥,儘量不去殺她。
比如看完《學會寫作》等三四本關於寫作的書籍後,開始堅持每天寫作,從每天200字開始,到現在一口氣可以寫2000字。
很多小夥伴說我執行力很強,其實只不過是我篤定上面這些事從長遠來看,一定會對我有幫助,那我就去持續行動。
比如閱讀、寫作、跑步、時間記錄、投資理財、覆盤反思等等,這些事我都賦予了他們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這些事值得堅持一輩子,做的時間越長,越有價值,並且這些事都具有複利效應。
懂得百點不如改變一點。真正的成長不在於,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於自己改變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