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術簡介
擒拿術是徒手實戰中必不可少的特殊手段,踢、打、摔、拿是武術技擊的四大要素。所謂擒拿術就是人們在搏擊對抗中,按照反關節的原理,用一手或雙手將對手的區域性關節、筋脈及其穴位進行控制,迫使對手超出人體關節的活動範圍和規律,違反人體的生理機能、機制特點,使其身形僵滯或疼痛而喪失反抗能力,處於被動狀態的一種技擊方法。
擒拿的技法妙術,就是用切、點、折、抓、拍、拿、搬、封、鎖、壓、託等方法。向對手的“死角”攻擊。
“死角”,是人體關節運用至最大限度亦不能超越的角度。擒拿的技術除了鎖制住對手外,逆打對手關節,擒對手“死角”以及要害部位使其受傷,也是擒拿技術之一。
擒拿技術具體又分為五類,即:反折關節,搓頸斷骨,拿骨法,拿筋脈,點按穴位。
反折關節:
這類技法主要是逆著關節的運動方向而動,迫使對手超出人體關節的活動範圍。如別肩、送肩、託肘、卷肘、壓肘、別肘、纏腕、切腕、拍腕、搬指、扣腳、截腿、按腿等。
挫頸斷骨:
這類技法主要是將對手的關節向逆方向打擊脫離原位,挫制人體的要害及較薄弱的頸部關節。如擊壓肘部,搬折手指,擰扭頸部關節等。
拿骨法:
這類技法主要是擒拿住對手的某一骨節、骨位,達到制一點而牽動全身。如拿扣腮骨,拿扣鎖骨,扣拿眼眶骨等。
拿筋脈:
這類技法主要是用抓提、力壓的方法,攻擊對手某部位筋腱、肌肉、動脈以及咽喉,使其運動肌肉被牽制而失去運動能力,或者是氣血不通而窒息。如抓拿頸動脈,提抓肱二頭肌,提抓胸鎖乳突肌,鎖釦咽喉等。
點按穴位:
這類技法主要是用抓拿點按的方法,攻擊對手的痛穴、麻穴、暈穴,使其身體區域性並波及全身暫時喪失戰鬥能力。如點按合谷穴、太陽穴、曲池穴,章門穴、井池穴等。但這類技法需依靠其它技術動作配合才能發揮威力。
除以上幾種技法外,擒拿術還有奪目、摳鼻孔、擠塞耳膜、撐顎,鎖擊命門(指要害部位)等技法,也是務求將對手的關節和某部位陷入死角,使對手疼痛、麻痺而被窘,不能解脫而被制。
擒拿術在武術技擊中早已成為專項技術,有系統理論和技術方法。流傳於民間的有太極擒拿,少林擒拿法,脫手法,三十六路擒拿法,三十六路解脫法,七十二把擒拿法,鷹爪一百零八擒拿手等等。各拳種流派中,均又有自己的精粹招數。
在擒拿技術中還有一種反擒拿技術,即用一定的技術方法解脫對手施加在自己身體某個關節和某些要害部位的束縛和控制,解脫後,反過來擒拿控制對手某一部位的技術方法。
在學習和練習擒拿技術時,首先要了解人體骨骼、肌肉系統的結構特徵和關節運動的特點,掌握人體的薄弱環節,這樣在實戰中,才能有的放矢,制人而不為人制。
擒拿技術在實戰運用中,要做到膽大力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出手穩,力點準,發勁狠。正如俗話所說:“要毒要狠,力量為本”,“迅疾運法,命中為的“;”伸手擒拿快打慢“,”進攻要準,反攻要狠“。
除運用自已原有之實力外,借人之力,順人之勢,化解彼勁反制之,更是擒拿術技法的上乘。擒拿技術除專門訓練外,還需加強拳腳攻防技術的訓練。因為,只有良好的拳腳攻防技術作基礎,在施展擒拿技術時才有條件,否則運用擒拿術來制服有一定實力的對手是很難奏效的。所以,有人稱擒拿術是強者的武技。(黎劍平)
1,制敵拿腕技法——使腕前屈法
2,摔跤技法——“趴拿”在進攻和反攻時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