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媽媽都抱怨過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因為對於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感性的幼兒來說,“時間”確實是個非常抽象和模糊的概念。
豆丁媽媽:說好的10分鐘以後出門去幼兒園,結果往往要拖到半個多小時,經常遲到。
小安爸爸:兒子在遊樂場玩起來特別瘋,說好5分鐘就走,結果時間到了,卻拽著滑梯不肯走。
婷婷媽媽:女兒大班,還是不知道什麼時間幹什麼事情,該刷牙睡覺了還在玩玩具,該上幼兒園了還躺在沙發上,真是急死人!
田田媽媽:為了培養時間觀念,我買了各種沙漏、番茄鍾,可孩子還是沒有時間觀念。
認知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與自身的時間知覺密切相關,大部分孩子的時間知覺在3歲左右才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開始萌芽,時間知覺與他們的數學、語言、社會、情感能力發展都密切相關。
所以,我們的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時間教育”。比如,可以把時間教育循序漸進地拆分為:時間詞語(次序、單位、速度)、時間概念(對時間的感知和理解)、時間管理能力等。
豐富孩子的時間詞彙
①家長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有意識地引入與時間相關的詞彙。如:
“你今天起得很早呀。”
“已經12點了,我們該吃中飯了。”
“還有10分鐘爸爸就要回家了。”
“今年你3歲了。”
“星期天早上吃完早飯,我們先去爺爺奶奶家,中午吃過午飯再去動物園。”
家長經常性地引入時間詞彙,孩子才會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逐漸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所經歷的具體事情結合起來,並逐漸去模仿表達。
②利用與時間相關的親子閱讀材料也是學習時間詞彙、形成時間概念的好方法。如:《好餓的毛毛蟲》《晚安,月亮》《老狼老狼幾點了》這些繪本就提到了時間概念,包括時間的順序和數量關係,這些故事能幫助孩子更為直觀地理解時間。
③家長還可以透過自制“事件書”來培養孩子的時間順序感和秩序感。如:將孩子的照片從出生到長大,按順序排列,或者將“我的一天”用圖片排列出來,形成有趣的“視覺時間表”,和孩子就圖片進行愉快的回顧和討論。
規律的生活促進時間觀念形成
①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有規律的生活不但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更是促進他們時間觀念形成的基本條件。當孩子按照規律的時間起床、吃早餐、上幼兒園、做遊戲、回家時,他們會感到安全。
例如,當4歲的孩子問:“我們什麼時候去外面玩?”他會期待著家長回答“午睡後就去玩”。如果事件順序發生更改,年幼的孩子往往會困惑甚至憤怒。
當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時間詞彙並有了一定的時間概念後,家長就可以設定一個日程表,並結合家裡的時鐘,告訴孩子,當時針轉到某一位置時,就表示該進行某些活動了。
可以先固定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時間,比如“上午9點鐘是玩玩具的時間,下午3點鐘是畫畫時間”等,確定之後,家長反覆強化並執行,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的好習慣。
②用特別的活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有研究者認為,經常接觸有節奏性的活動,比如學習音樂、舞蹈、戲劇的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能力更強。此外,我們也可以適當地讓孩子體會不守時的後果。
例如,孩子因為賴床導致錯過了公交車,那就自己走路去公園吧;玩耍耗費了太長的時間,那就沒有時間看動畫片了。這樣的“反向激勵”能夠潛移默化地形成孩子內心的責任感和獨立性。
③家長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家庭作息習慣,身教勝於言傳
孩子的時間管理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家長的時間管理。如果家長都有良好的作息習慣,能把時間安排得緊湊有序,孩子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逐漸加以模仿學習。
所以說,如果父母雷厲風行,孩子克服磨蹭拖拉的習慣也指日可待。
新聞來源 | 新浪育兒
內容編輯 | 優佳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