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楊俏
編輯|楊潔
調味料行業的漲價潮湧來,但“懶人調料”賽道卻火了起來。
10月12日,海天味業宣佈了對醬油、蠔油、醬料等部分產品的出廠價進行調整,調整幅度為3%-7%不等。隨後,恆順醋業、加加食品等多家食品調味料企業都紛紛宣佈提價。
醬油醋們開始紛紛“漲價”,但在調味品市場中,另一個細分的“複合調味品”賽道卻意外地火了起來。這種複合調味品宣傳稱,使用者只需要幾個料理包,就可以做出與餐廳一樣美味的食品。同時它在使用上也更加便利,因而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歡,也被他們形象地稱為“懶人調料”。“懶人調料火了”的話題,也在近日登上微博熱搜,目前閱讀量達到了近1.4億。
“懶人調料”的興起
“懶人經濟”和“宅經濟”的興起,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懶人調料”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懶人調料”,簡而言之,就是取代了傳統下廚所需要購買的醬油、蠔油、辣椒等不同調味品,針對不同菜品的需要,集合多種調味品於一身、按照一定比例調製而成的特殊料包。使用者購買這類料理包進行炒菜、熬湯等,就不需要再新增其他的調味品。
AI財經社在多家線下商超中發現,常見的有“麻辣香鍋調料”、“雞公煲調料”、“酸菜魚調料”、“麻婆豆腐調料”等不同口味的懶人調料,在電商渠道上則有更多的菜品料理包在售。在電商平臺上,這類料理包的價格普遍在10-30元之間。
(圖/淘寶截圖)
單一調料品升級、複合調味品流行,背後離不開“單身經濟”的推波助瀾。單身在家的“孤獨的美食家”們,越來越愛好在家做飯、逃離外賣的生活方式,他們不那麼“美麗”的廚藝,也讓複合調味品有了市場。不少年輕人願意在網上花低價購買料理包,既可以展現自己的廚藝,又可以體驗到可口的食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調味品的“懶人化”,正是匹配了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思維和消費行為。越來越多的複合調味品從幕後走到臺前,這種轉變也是新生代人口紅利不斷疊加的表現。
在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上,有網友評論稱“加了料理包,做啥啥都香”。但也有網友詫異地表示,居然“火鍋底料也是萬能的調料產品”了。但眾多網友更關心的,還是“希望食品安全性也能跟上”。
複合調味品的千億市場
中國調味品協會網釋出的2020年市場資料顯示,近年來隨著餐飲業發展迅速以及新型餐飲的誕生,調味品在餐飲行業和家庭生活中的銷售比例由2018年初的46%、24%增長至2020年的50%和30%。
國金證券顯示,複合調味品相比於單一的調味品而言,行業增速更快,B端的佔比也在持續提升。2020年,我國調味品行業規模為3950億元,2013年-2020年複合增長率約為8.04%,整體已經進入穩定成熟期。2020年,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達到了1500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將增至1658億元。
在複合調味料領域,目前其產品主要為火鍋底料、中餐調味料以及佐餐醬三類。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調味品企業以這些品類為切入點入局。在上市公司中,天味食品主要的產品就是複合調味料,包括火鍋底料、中式菜品調料、香辣醬等,其中火鍋底料和川菜調料則是撐起其營收的“大頭”。2020年,這兩類產品合計為天味食品帶來的營收佔比達到了90%以上。
不少調味料龍頭品牌也已強勢入局這一賽道。海天味業在2020年就已經推出了火鍋底料,在電商平臺上,海天味業旗艦店上線了“火鍋@ME”品牌的火鍋底料,並推出了日式拌飯汁和小蒜蓉辣醬等產品。海天味業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包括火鍋底料等其他產品的收入在營收中佔比為9.57%。
李錦記和千禾味業等也推出了年輕消費群體喜愛的熱賣口味調味料,包括香鍋醬、糖醋汁、風味小炒醬等產品。
同時,越來越多的新興品牌也加入其中,並得到了資本的關注。
2021年5月,自嗨鍋推出了新品牌"小七廚房",主要經營以炒菜醬和拌飯醬為主的各式調味品;6月,複合調味品公司美鑫食品宣佈完成A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其經營的產品主要包括香辣醬、火鍋底料等;11月份,複合調味品品牌“加點滋味”完成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其旗下主要產品包括缽缽雞調味料、海鮮冬陰功湯底料等。朱丹蓬認為,新調味品牌們從包裝、功能以及便捷性,都比傳統品牌更具有優勢,資本對其的追捧也是必然的。
但是,由於複合調味品SKU繁多、進入門檻低,目前複合調味品行業集中度仍然偏低。在單一調味品領域已經存在頭部玩家,市場格局明確。但複合調味品市場受制於各區域餐飲文化差異,細分賽道眾多;另一方面,複合調味品的消費雖然高頻,但並非生活必需品、可替代性也較強,市場存在侷限性。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