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逐漸轉涼,很多老年人擔心會得腦血栓、心梗等,就開始琢磨透過輸液稀釋血液、軟化血管的方式,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很多老人是這麼做的,甚至有的年輕人也鼓勵長輩們定期輸液。
然而,輸液就真的萬事大吉了嗎?輸液是否能疏通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那該如何正確預防?別花了錢還落了病,靠譜做法一起來看看吧!
01
定期輸液能疏通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回答是肯定的:不能!
臨床上,在一些緊急情況下,也會靜脈輸注降壓、降糖藥物,但僅用於急救。
人們常說的“定期輸液”是指輸一些改善迴圈的藥物,這些藥物都有嚴格的適應症,並不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保健藥”。
動脈狹窄、堵塞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可以簡單地分為:一是血液中膽固醇水平,膽固醇是形成斑塊的“原料”,膽固醇水平越高發生斑塊的風險就越大;二是破壞因素,例如高血壓、吸菸、糖尿病、增齡等,它們是膽固醇的幫兇,可以破壞動脈血管內皮,使得膽固醇更容易進入血管壁形成斑塊。另外,還有遺傳因素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斑塊的形成,不是三五天的事情,而是經年累月的演變的結果,這豈能透過輸液輕鬆疏通掉?
02
輸液通血管,反而有風險
定期輸液不但不能夠降低心梗、腦梗風險,還有可能發生輸液反應的潛在風險。
臨床上常見的輸液反應包括發熱反應、血栓性靜脈炎、急性肺水腫、過敏反應、空氣栓塞等。輸液反應與藥物質量、輸液器質量、輸液的滴速、環境及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關,有時候也會導致嚴重後果。
03
定期輸液不科學,怎麼做才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多種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諸多危險因素中,不可控性(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民族、基因組成、出生狀況、家族病史等。可控性(可以改變)危險因素包括:血壓、血脂、糖尿病、吸菸、超重/肥胖、社會心理因素、營養與飲食失衡、缺乏身體活動、飲酒等。
所以,如果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就要控制每一項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三高”。
04
如何科學合理的控制“三高”?
- 如何吃?
增加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全穀物和魚類的攝入;
限制過高膽固醇攝入;
用不飽和脂肪(橄欖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代替飽和脂肪(牛油、豬油、黃油、椰子油、棕櫚油等);
應避免攝入反式脂肪(人造黃油、人造奶油、咖啡伴侶等);
限制過多鈉攝入,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
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碳水化合物供能佔每日能量的50%~55%。
- 如何動?
建議成人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75分鐘高強度鍛鍊。可以採用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廣場舞等多種形式的有氧運動。老年人也可選擇瑜伽、太極拳、廣場舞等鍛鍊形式,增加心肺適應性。
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選擇適宜的活動形式、強度與時間。需要提醒的是,久坐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儘量減少久坐時間。
- 如何服藥?
降壓藥物:在選擇藥物的時候,要參考患者的血脂、血糖、尿酸等其他危險因素和合並的臨床疾病的情況。降壓達標(<130/80 mmHg)是長期獲益的基礎。
降脂藥物: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首要干預靶點。每一名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標是不一樣的。化驗單上的LDL-C<3.4mmol/L,只是針對心血管低危人群的。對於中危、高危、極高危、超高危的群體,LDL-C有不同的目標值,越是風險高,目標值越嚴格。有些人存在觀念上的誤區,過度誇大他汀類降脂藥物的肝臟副作用。其實,只要是規範的隨訪監測,他汀類的心血管獲益遠遠超過其潛在的風險。
降糖藥物:有心血管風險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降糖藥物的時候,在關注降糖達標的同時,要根據個體情況優先選擇具有降低心血管風險和腎病風險的新型降糖藥物。
說到底
想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就要控制“三高”
做到管住嘴、邁開腿
戒菸戒酒、遵醫囑規範服藥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