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都希望自己是優秀的,也都有追求優越性的上進心。然而,人既不能過度的自卑,也不能優越性過剩,適當的有些自卑和適當的追求優越性對自身的成長才是有利的。
剛剛閱讀完了《被討厭的勇氣》中的相關內容: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文中青年提出阿德勒認為希望進步的“追求優越性”是普遍欲求,但又提醒人們不可以陷入過剩的自卑感或優越感之中。對於這樣的觀點,應該怎麼做而提出了疑問。哲人提出,人們一提到“追求優越性”,往往容易被認為是盡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透過排擠他人以取得晉升之類的追求,往往給人一種踩著別人往上升的印象。阿德勒也不肯定這種態度。在同一個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後面。所謂“追求優越性”是指自己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也沒有必要把自己和別人相比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我們應該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我們“雖然不同但是平等”。哲人表示,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當一個人想要做自己的時候,競爭勢必會成為障礙。如果那個競爭對手對我們來說是可以稱得上“夥伴”的存在,那也許會有利於自我研究,但是,多數情況下,競爭對手並不能成為夥伴。
老生常談,我們常常也聽一些有學識的長輩們說,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把別人當成競爭對手,人應該和自己比較,和自己的過往比較,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得到進步,才不至於陷入焦慮和深深地自卑之中。心態也會更平和,人也會活得更輕鬆愉快。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使自己活成最高版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