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是清朝200多年中綜合國力最強盛的時候,乾隆自己也拓邊修書,自號“十全老人”,十分得意。然而到了晚年,卻也為曾經打過的清緬之戰深感遺憾。並認為此事不成功。
要知道,清朝在軍隊上的支出成本要比其他朝代要高出不少。尤其是乾隆時期,更是有了完整的軍餉制度,對於數十萬的軍隊總數來講,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的開支。
清王朝自入關以來,一直閉關鎖國,使統治者逐漸形成成了驕傲自大的思想。乾隆帝本人又相當的自負。
到了後期,皇家生活奢靡,大興文字獄,限制人們思想。這也使得國力逐漸衰弱。
就作戰規模而言,清朝的征戰人數要大大少於歷朝歷代,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一直保持三萬到五萬的樣子。儘管到了乾隆時期,全國人口已經是清朝歷史中人數最多的。
加上清統治者重用八旗軍,所有的精銳都是八旗子弟,享有較高的軍餉,最好的訓練條件和最先進的武器。然而八旗軍人數只佔總兵人數的四分之一,僅有20萬左右。
這20萬精銳,不會全都上戰場。其中10萬左右是駐守京城保衛京都安全的。一般駐紮在城內或京郊,以便緊急時刻,皇帝可以快速召回。所以,這些人是不可能一次性都調出去打仗的。
其餘10萬左右則是分散在全國各地,平均下來每個地方多則數千人,少則幾百甚至是幾十人。這些人的主要任務也是監視漢軍,結合清朝出兵規模最多5萬左右,這些精銳上戰場作戰的機會也不多。
清朝兵力最多的就是綠營軍,人數達60萬之眾,所以說清朝絕對不是兵力不足,只是清王朝向來重八旗,輕漢軍,軍功首先考慮八旗。且綠營軍結構複雜,整體作戰實力不高。
乾隆時期的軍隊,主要由八旗軍和綠營軍組成。八旗軍兵源來自八旗子弟,主要擅長騎馬射箭。除此外,還有火器。有鳥銃,紅衣大炮等,當時還有專門的鳥槍隊。
但八旗軍來源關外,平時生產勞作,戰鬥時才披甲上陣,沒有長期正規的訓練,對於作戰其實很有弊端的。
綠營軍的主要來源是明軍的降兵,數量龐大,採用世兵制度保證兵源。雖然可以保證穩定的兵源,但是長久下來,沒有競爭力,許多士兵形成懶惰散漫的習性。
外加漢軍不受重視,軍營內部不重視訓練,俸祿又不高。導致有部分士兵當兵時候,同時兼任其他營生。即便乾隆上位以後,提出增長俸祿,也效果不顯。甚至還出現虛報花名冊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八旗軍中也有類似的情況,兵源不夠,質量不過關。軍人驕墮成性,不重訓練,早已沒有了入關時的尚武風氣,毫無危機意識。雖處於盛世,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對於軍隊,人數至關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軍隊戰鬥力。
乾隆帝雖多次嚴整八旗制度,但效果不甚明顯,八旗軍難勝重任。真正作戰時還是需要靠綠營軍的人數優勢。然而,當時最好的資源、武器都在八旗軍中。如此,並不能發揮真正的武裝戰鬥力。
所以,相較於清朝初期,乾隆時期的軍隊力量,其實已經開始有逐漸衰弱的跡象了。
清緬戰爭發生在我國雲南普洱地區,遠離中原。前後共打了4次。起初清兵並不瞭解緬軍具體情況,以為緬甸不過是小國,事先也沒有詳細打探敵情,瞭解其真實戰力,導致吃了大虧。
首次出戰,未有所獲,讓緬軍反而再次劫掠而退。官員不以此為戒,反而以“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上奏。導致數月後,緬軍佔領車裡(西雙版納)。
第二次出戰,乾隆查找了《明史》,專門翻閱《雲南土司傳》,本為了解對方,卻在發現緬甸曾為明朝屬國後橫生輕視,隨後居然要求將領儘量少費財力人力,儘快解決問題。這次出戰,仍然以失敗告終。
兩次出戰,朝廷對於前方戰事佈局,兵力情況,以及戰況,絲毫不瞭解,所以出戰失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次出戰,由於前兩次戰敗,清兵死傷數量不小,單靠雲南當地的綠營軍已無法單獨完成作戰任務,遂上報朝廷,請求支援。
而此時的乾隆皇帝則認為是綠營兵不堪重任,對於攻打緬甸仍不甚放在心上。拒絕了朝臣請暹羅(今泰國)出兵相助的建議。
這次出戰,清軍依然戰敗,損兵折將,加上附屬國暹羅被滅,可謂是損失慘重。
第四次出征,乾隆終於意識到,緬甸並非簡單的小小蠻夷之地,開始重視起來,準備發動大規模進攻。
先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後又加派3000滿洲兵和2000福建水師。同時放下面子,聯合周邊附屬國聯手共同出兵。
短時間、遠距離、大規模的調集人馬,糧草,物資,無疑是不小的工程。
乾隆這一次是下了決心要一舉擊破的。
然而,戰爭已歷時6年之久,雙方士兵都已有了厭戰情緒。尤其是清軍,遠離本土,水土不服,又歷經戰事,染病不能作戰以及病死的人已經比戰死的人還多。甚至一些將領,如主帥傅恆也染病臥床。軍心動盪。
這一次緬甸看似損失較大,因是作戰主場,加之武器先進仍然略佔優勢。不過長久以來的征戰,兩國均已不堪重負。領兵者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
雙方士兵均已無心征戰,這才決定議和停戰。至此,這場持續7年之久,耗資巨大,傷亡慘重的清緬戰爭才正式結束。
雖是以議和結束,但清朝4次出征,結果都損失嚴重,確實算得上是失敗的。以致乾隆晚年總結“十全武功”,還心有未甘地說:“50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不算成功”。可謂心中一大遺恨。
清緬戰爭也暴露了清帝國脫軌於世界後的弊病,像緬軍使用的新式武器燧發槍,就令還在使用鳥銃的清軍大開眼界。見識了這種新式武器的兵將奏請乾隆引進,他一句“大清騎射立國”(“弓馬騎射乃建州之本”)就給否了。基本的武器代差都能視而不見,也難怪易中天老師瞧不上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