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認為,解決糧食與人口增長速度不協調的矛盾,只有透過戰爭和瘟疫來幹掉多餘的人口。
先秦時期,人口密度很低,大片的土地、沼澤和森林可以使人們輕鬆獲得足夠的食物,隨著人口的幾何式增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糧食矛盾達到了頂點,發生了無數的戰爭,其背後都是糧食在作祟。
據考證,小麥最早起源於一萬年前的西亞,引入中國的時間不祥,戰國七雄中,秦國位於西方,肯定是最早接觸到小麥作物,秦國所處的廣袤的關中平原,氣候和水文條件非常適合小麥的生長,秦國最後能統一天下,豐富的糧食產能為部隊提供了強大的動能。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提到,秦國土地不過天下的1/3,富庶程度卻達到了天下總量的70%。
到了漢朝,非常重視關中平原小麥的種植,《漢書》記載,國家糧食的豐盈程度資質堆積到了糧庫的外面,甚至出現了休耕,就是種一季休一季,後來由於土地鹽鹼化,大批農民飢不裹腹,揭杆而起就不可避免了。我們可以看出,導致王朝覆滅的農民起義,大都發源於小麥的種植區,比如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爆發於河南洛陽,隋末農民起義、唐末黃巢起義爆發于山東,秦末農民起義爆發於安徽。
到了唐朝,其耕地面積達到了12億畝,幾乎達到了今天的70%,可見唐朝對耕地的開發達到了極限,這也是盛唐的基礎所在,進入中國歷史輝煌階段。
糧食決定人口的數量。宋朝時期,引入越南的占城稻穀,產量極高,直接激發了宋朝人口的大爆炸,人口突破一億,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能量開始體現,尤其是大運河修通後,糧食的調動更加方便,救濟災民效率提高,國家變得很穩定。
到了清朝的時候,可開發的耕地已經到了極限,土地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口的大量增長,再多一批人,就得餓死一批人,大量無地農民不得不湧向無主的丘陵地帶靠微薄的產量養家餬口,可以說,如果不是康乾時期引入玉米、番薯等作物補充,清朝提前覆滅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