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廣州,在象崗山上一支施工隊正在用挖掘機對一座小山坡進行作業,他們準備用挖掘機把這座小山坡削平,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座拔地而起高樓大廈。幾十個工人日夜奮戰了幾個月,終於把山頂削平,正當他們還在討論說這施工進展還很順利,可就在這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出現一個大坑,上面的石板哐當掉了下去,他們當時心中一驚,但瞬間反應過來原來這是一座古墓啊。隨即馬上上報當地政府,政府立馬委派一名考古專家對這古墓進行勘察。
憑藉一隻手電,他俯身向內探看,只見洞內空間巨大,石壁造型粗獷,可見的一角還擺放著一尊巨大的銅鼎。他的心頭一下子緊了起來,可以初步斷定這裡絕不是普通的晉代或明代古墓,而是漢代以前的貴族墓葬。要知道,整個廣州地區還從未發現過漢代以前的墓葬,如此巨大的墓室更是前所未有。事關重大,緊急聯絡了廣州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此人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身兼廣州博物館館長之職,當他接到電話後,一個念頭閃電般穿過他的大腦:難道從古至今眾說紛紜的越王墓現身了?
入夜時分,考古隊讓身材瘦小的同事進墓勘察。從石板縫隙進入陰森冰冷的地下宮殿後,頓時沉浸在眼前景象帶來的驚歎之中,原本的恐懼感蕩然無存。數不清的青銅器物和古玉飾品在手電光照耀下發出璀璨的光芒,尤其是儲存完好的青銅編鐘讓人為之一振,很明顯,這裡不但未曾被盜墓者光顧,而且毫無疑問是儲存完好的漢代王族之墓。根據勘察結果分析眾人心中有了底,這極可能就是——南越王室之墓。
經過艱辛的墓道清理工作,一座歷經2000多年的帝王墓即將被開啟!開啟墓門之後,佈滿精美絕倫畫像的墓室終於展現在人們面前,四壁黑紅相間的雲紋圖案氣勢磅礴,飄逸奔放,彷彿在訴說著墓主人叱吒風雲的一生,謎底終於揭曉,這座墓主人就是南越王——趙眜。
南越王墓是劈山而建,在山體上鑿出一個平面"凸"字形的豎穴 ,再從前端東、西側開橫洞成耳室,南面開闢斜坡墓道。墓室以紅砂岩石仿照前堂後寢的形制砌成地宮,墓頂用24塊大石覆蓋,再分層夯實而成。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築成,墓室坐北朝南,前三後四共7室,寬 12.5米,長10.85米。
墓主居後部中室,前廳後庫,前部東西為耳室,後部東西為側室。殉葬者共15人,其中姬妾4人,僕役7人。前部前室四壁和頂上均繪有朱、墨兩色雲緞圖案;東耳室是飲宴用器,有青銅編鐘、石編鐘和提筒、鍅、鉳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盤等;西耳室是兵器、車、馬、甲冑、弓箭、五色藥石和生活用品、珍寶藏所,尤其珍貴的是來自波斯的銀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燻爐和深藍色玻璃片。
這些文物證明南越國早期或更前年代廣州已與波斯和非洲東岸有海上貿易。後部主室居中,為墓主棺庫主西漢南越王墓室,墓主身穿絲縷玉衣,隨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為"文帝行璽"龍鈕金印,此外,還有螭虎鈕"帝印"。龜鈕"泰子"金印以及墓主"趙眜"玉印等。東側室為姬妾藏室,殉葬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1枚。西側室為廚役之所,殉葬7人,無棺木,室後置豬、牛、羊三牲。後藏室為儲藏食物庫房,有近百件大型銅、鐵、陶製炊具和容器。出土文物共千餘件(套),金印是國內首次出土的漢代帝王金印。
這些出土文物對研究秦漢時期嶺南土地開發、生產、文化、貿易、建築等狀況以及南越國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